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11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854篇
综合类   542篇
预防医学   23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4篇
中国医学   788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1篇
  196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介绍鼻咽癌的致病原因及临床症状表现,致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地理因素和病毒感染等,临床症状有头痛、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复视等;然后介绍了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早期及近代发展,包括二维放疗、三维立体适形放疗和精确放疗;最后介绍近年来新兴的精确放疗在治疗鼻咽癌方面的一些新进展以及所取得成就。  相似文献   
82.
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改善作用及抗氧化应激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非诺贝特低、中、高剂量(20,40,80mg·kg-1)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非诺贝特,于第8周末测尿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肌酐;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取出肾脏,一部分肾组织用4℃生理盐水冲洗后,称重研磨制成匀浆,再离心,取上清液测定MDA、SOD活性、GSH活性、NO含量、NOS活性和Na-K-ATP酶活性。另一部分肾组织光镜下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lb和RBP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NO含量、NOS、GSH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Na-K-ATP酶活性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与模型组相比,非诺贝特80mg·kg-1组Alb和RBP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中NO含量、NOS、GSH-Px和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Na-K-ATP酶活性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非诺贝特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起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提高肾脏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3.
潘建红 《重庆医学》2015,(30):4292-4294
目前,高血压仍然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左室肥厚(lef 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4],可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SCD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高血压的预后。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胆总管腺瘤的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下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胆总管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EUS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胆总管腺瘤EUS下表现为均质中等或中低回声软组织团块,边界清晰,动态观察可见腺瘤于胆管内漂浮,但不可移动。15例患者EUS与病理诊断符合14例,诊断符合率为93.3%。1例患者由于胆汁淤积误以为病变可移动而被EUS诊断为胆泥团。1例患者胆总管有2处孤立腺瘤,分别位于胆总管中段及下段,其余均为单发腺瘤。腺瘤位于胆总管下段9处,位于壶腹部4处,位于胆总管上段2处,位于胆总管中段1处;病理为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处,局部恶变4处;绒毛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处,局部恶变3处;绒毛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处;乳头状腺瘤1处。 结论EUS有助于胆总管腺瘤的定性诊断,可作为提高胆总管腺瘤诊断准确率的重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5.
耳穴疗法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势,在不同性质和部位的疼痛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耳穴疗法镇痛的作用机制、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归纳了耳穴疗法镇痛的干预方式,包括耳针、耳穴贴压、耳穴放血、耳穴注射和耳穴综合疗法等,以期为今后耳穴疗法镇痛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估黏膜下注射曲马多缓解下颌智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拔除智齿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A组:曲马多注射组)和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注射组)。采集患者在术后1、2、6、24、48 h由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PS)评定的分值。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两因素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统计。结果:A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在2、6、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01)。术后48 h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曲马多黏膜下注射对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早期疼痛控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导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结合组给予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干预时间为15d。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5天时评价患者JOA评分和腰腿疼痛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干预前后JOA及疼痛评分(VA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组间比较,JOA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法有利于改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部疼痛状况,促进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核基质结合蛋白1(SAT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SATB1在PDAC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PDA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SATB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 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对配对冷冻保存的新鲜PDAC组织、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ATB1在13例PDAC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有5例高表达(26.5%比10.2%).SATB1的表达与PDAC分化程度(x2=4.131,P<0.05)、淋巴结转移(x2 =5.000,P<0.05)、T分期(x2=14.348,P<0.05)和TNM分期(x2=6.69,P<0.05)相关.阳性表达SATB1的PDAC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53 d,阴性表达SATB1者为508 d.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TB1在PDAC患者中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2.432,P<0.0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05).结论 SATB1在PDAC中表达呈上调状态,与PDAC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9.
新型电子内镜OlympusJF─130评价鲁焕章,李文,范君度自1994年8月~12月我科受日本Olympus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的委托,对新型电子内镜JF-130进行了临床试用,考察其性能。在此期间完成检查共515例,其中胃十二指肠检查270例,ERC...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阑尾脓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4例阑尾脓肿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4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8例。西医治疗组给予单纯B超导向下穿刺辅助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除给予B超导向下穿刺及抗生素治疗外,同时口服阑尾清解汤以及局部外敷芙蓉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脓肿消失时间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西医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9.6±14.6)d,远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1.6±5.2)d,西医治疗组住院费用(30 153.7±13 680.3)元也远远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住院费用(18 238.7±7106.1)元。脓肿消失时间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4.1±1.6)d,而西医治疗组为(5.9±4.2)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比单纯西医治疗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脓肿消退快,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