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分析比较美金刚、喹硫平、氟哌啶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AD患者随机分配到美金刚组、喹硫平组、氟哌啶醇组,各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加用美金刚、喹硫平、氟哌啶醇治疗。观察12周。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判定认知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间BEHAVE-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金刚组MMSE评分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氟哌啶醇组>喹硫平组>美金刚组。结论美金刚治疗AD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方面与喹硫平、氟哌啶醇相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认知,不良反应少,在临床选药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63.
赖惠芳  钟志良  莫翠英 《医学综述》2014,(11):2101-2102
目的探讨彩色B超对于海洛因依赖者肝脏损伤程度的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伍仲佩纪念医院自愿戒毒中心收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3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色B超对两组进行肝区检测,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和肝静脉内径的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抗-HCV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海洛因依赖者肝脏彩色B超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46%vs 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食年限>5年的肝功能异常的海洛因依赖者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大于吸食年限≤5年者(P<0.05),且吸食年限>5年的肝功能异常海洛因依赖者肝静脉内径更为狭窄(P<0.05)。静脉注射每日≥2 g的肝功能异常的海洛因依赖者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大于静脉注射每日<2 g者,且静脉注射每日≥2 g的肝功能异常的海洛因依赖者肝静脉内径更为狭窄(P<0.05)。结论利用彩色B超可以诊断出海洛因依赖者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女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组(研究组)和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4周。分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0%和87.5%,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轻微,在EPS、体重增加及催乳素升高等方面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女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究对双相抑郁(BDD)患者施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8例BD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拉莫三嗪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施以假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以rTMS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68%,高于对照组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和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和CGIS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1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DD患者施以rTMS治疗可以早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60例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BD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观察组采用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症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认知功能[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试量表第四版(WAIS-Ⅳ)]、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YM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AIS-Ⅳ中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少于干预前(P<0.05)、数字广度、连线A时间及数字符号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各方面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各方面评分和总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可改善BD患者抑郁、躁狂症状,增强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8.
69.
国产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使用国产奥氮平治疗,疗程8周,选用BPRS及TESS观察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即开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第2、4、8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副作用方面,体重增加及抗胆碱能副反应稍多,个别病人出现肝功能损害、锥体外系症状、窦律不齐等症状,均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国产奥氮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寄宿制小学生多动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家长讲座、心理辅导等方法对32名多动障碍儿童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瑞文测试、感觉统合评定量表、Conners父母问卷量表、注意力评定、记忆力评定评估疗效。结果感觉统合训练评定、学习问题、心身健康、冲动多动、多动指数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意力、记忆力均有改善。结论感觉统合训练配合心理治疗及家长培训对多动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