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作为一组临床综合病征,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成[1]。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能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异常,呈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性中毒症状,从而导致多器官损伤、多系统功能障碍,使疾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方法将收住肿瘤病区的90对晚期癌症患者及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肿瘤常规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尊严干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主要照顾者预期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进行比较,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前、干预1月、出院2月3个时间点,2组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度得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尊严干预能增加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度,降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程度,从而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3.
34.
刘新锋  潘家华  沈艳 《中草药》2019,50(4):931-935
目的观察自拟枣仁安神方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CHD)伴焦虑症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清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自拟枣仁安神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CHD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CHD常规治疗方案,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片、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同时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枣仁安神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心绞痛评分,评价CHD和焦虑症疗效,并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髓过氧化物酶(MPO)、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浆神经肽(NPY)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HD和焦虑症有效率分别为91.67%、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8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HAM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心绞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5-HT、NE、NPY水平高于对照组,M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枣仁安神方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CHD伴焦虑症,能够改善患者CHD和焦虑症症状,提高疗效,通过调节5-HT、NE、NPY和MPO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5.
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芳  刘莹莹  杨从卫  李国栋  钱子刚 《中草药》2019,50(22):5532-5536
目的解析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确定其在石竹科的系统位置。方法基于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Hiseq平台,对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组装和注释,并以苋科植物千穗谷为外类群,通过RAxM L 8.2.11软件构建ML系统发育树,分析石竹科属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总长为153977bp。LSC和SSC区被2个反向重复区域IRs隔开,其大小分别为84 385、17 526、26 033 bp。除去重复后,共编码109个基因,包含75个PCGs,30个tR NA和4个rR NA基因。总的CG含量为36.5%,IR区(42.4%)GC含量明显高于LSC(34.2%)和SSC(30.1%)区。在系统进化树中,金铁锁与长萼瞿麦互为姊妹类群,且各节点的支持率较高,能够清晰反映属间的亲缘关系。结论本研究对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石竹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为金铁锁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相关营养指标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同透析龄营养状况的差异.方法 纳入非住院MHD患者186例,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结合人体测量学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MHD患者营养指标,包括体质指数、蛋白质、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面积、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RP.结果 根据透析龄的不同分为三组(< 36个月、36~ 72个月、>72个月),三组之间年龄、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蛋白质、肌肉量、内脏脂肪面积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72个月组患者BMI、AMC明显低于<36个月组患者,<36个月组患者TSF、体脂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透析龄越大,BMI、肌肉及脂肪越低,透析龄超过72个月的MHD患者更应加强营养指导和营养监测,对营养不良患者及时采取个体化营养治疗,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比病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肾内科教学中的效果,为选择更好的肾内科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50(n =50),实验组进行病案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教学查房结束后进行统一随堂闭卷测试和满意度调查,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随堂测试成绩为(81.76 ±7.75)分和(61.58 ±17.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030,P<0.001),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6%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594,P<0.001),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病案式的临床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在肾内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云南省HIV-1 CRF01_AE毒株的流行分布及基因型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2018—2021年云南省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AIDS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集患者血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对基因型为CRF01_AE的序列进行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通过基因型耐药检测共获得967例亚型为CRF01_AE序列,其中男性682例(占70.5%),耐药509例,耐药率为52.6%,异性性传播813例(占84.1%),同性性传播95例(占9.8%)。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最高,为65.3%;治疗时长<12个月的耐药率最低,为35.9%,36~<48个月耐药率最高,为58.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率为33.9%,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率为48.5%,蛋白酶抑制剂(PIs)的耐药率较低为1.3%。NRTIs类药物中阿巴卡韦(ABC)、恩曲他滨(FTC)和拉米夫定(3TC)耐药率较高,分别为为32.9%、32.4%和32.4%;NNRTIs类药物中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仑(EFV)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7.6%和47.5%,均以高度耐药为主。一线治疗方案耐药率56.2%高于二线治疗方案耐药率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中,以M184V/I突变位点为主,突变率为30.0%;N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中,以K103N/Q/S突变位点为主,突变率为28.1%;PIs耐药位点突变率相对较低,主要的耐药突变位点是L33F,突变率为3.7%。结论 云南省抗病毒治疗失败亚型CRF01_AE的患者耐药率有所降低,但部分地区及人群的耐药率仍较高,应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管理,加强耐药监测,对治疗失败的患者及时掌握耐药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9.
患者 男性,21岁,因腰痛伴间断发热2月,双下肢疼痛1周于2013年10月14日入院。 病史2个月前摔伤,9d后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床上翻身、站立、行走困难,伴寒战、发热T40.5℃,无双下肢痛,二便正常。就诊当地医院经腰椎核磁检查提示L3/4椎间隙信号异常,静点“抗生素及对症”(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治疗3日后发热好转,下床活动后仍腰痛。此后发热、腰痛反复发作,T最高39℃,均于当地诊所间断静点“抗生素”治疗,热退停药,口服止疼药后腰痛症状可缓解。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