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2篇
  1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58例采用PVP和PK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及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术前病例选择及术中操作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例患者出现术中骨水泥渗漏,压迫神经根,即刻开放手术清除骨水泥,术后症状得到改善,41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对于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及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PVP、PKP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清 GP73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52例健康者、45例非肝性疾病患者、4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 HCC 患者血清标本中 GP7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 HCC 患者血清 AFP 水平,计算 ROC 曲线下面积及 GP73和 AFP 对 HCC 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非肝性疾病组(58.57±35.64)ng/mL、乙型肝炎组(70.36±49.88)ng/mL 和肝硬化组(114.47±51.27)ng/mL 以及 HCC 组(251.37±95.6)ng/mL 患者血清中的 GP7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4.03±15.2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C 组血清 GP73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HCC 组血清 GP73的阳性检测率(76.7%)显著高于非 HCC 组(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P <0.05);GP73诊断 HCC 敏感度(75.1%)和特异性(94.9%)均高于 AFP 的敏感度(52.3%)和特异性(86.6%)。结论 GP73可能成为 HCC 诊断的一个更好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溶血磷脂酸(LPA)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及健康者血清 HE4和血浆 LPA水平,比较各研究组 HE4和 LPA水平及阳性率,分析 HE4、LP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内膜癌组 HE4、LPA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5);HE4单项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48.58%、特异度为95.74%,LPA 单项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68.96%、特异度为87.23%,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75.86%、特异度为87.23%,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较 LPA、HE4单项增高(P<0.05)。结论 HE4和 LPA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优于二者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94.
从组织协调、院前与院内衔接、院内救护、心理护理等方面总结与优化了绿色通道在救治4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绿色通道的应用缩短了患者的急诊接诊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上升,医疗投诉纠纷的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多爱肤联合爱康肤银敷料治疗睑黄瘤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睑黄瘤激光术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3组,均按相同方法清洗创面,根据创面情况按需换药。观察组(n=39)创面内敷料为爱康肤银,外敷料为多爱肤敷料,待渗液减少后粘贴多爱肤敷料;对照1组(n=37)创面单纯敷盖多爱肤敷料;对照2组( n=38)创面采用传统换药法,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持清洁干燥。比较3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时间、治愈时间、瘢痕增生及治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时间(5.35±2.18)d,愈合时间(11.15±2.2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000,5.717;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瘢痕增生,治愈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515,21.351;P<0.01)。结论多爱肤联合爱康肤银敷料治疗睑黄瘤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多爱肤敷料和传统纱布换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狼疮活动指数的相关性,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及狼疮活动指数量表,于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对就诊于东莞康华医院内分泌及风湿免疫中心的46例15-58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对狼疮活动指数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狼疮活动指数总分与躯体化(t=-3.476,P=0.001〈0.05)、退缩(t=-2.494,P=0.017〈0.05)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假性利他(t=2.336,P=0.024〈0.05)、压抑(t=2.036,P=0.048〈0.05)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人群躯体化、退缩、假性利他和压抑机制对其狼疮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和病情的稳定与控制。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丁螺环酮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过程中的增效作用及药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A组(19例)主要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B组(17例)采用丁螺环酮联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为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预先进行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B组接受治疗后与A组接受治疗后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的治疗结束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头晕、头痛、视物模糊、便秘等。两组患者就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不良反应进行评分,B组与A组两者TESS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两周内无显著性差异,2个月治疗结束后,两组TESS评分也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丁螺环酮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联合使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8.
周君敬 《中外医疗》2014,33(7):10-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该院自2004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69例乳腺癌手术治疗且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放疗及其内分泌治疗的顺序分为同步组和序贯组,同步组术后放疗给予同步内分泌治疗,序贯组术后放疗给予序贯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生存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等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放射性皮肤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情况相近,建议在局部放疗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640CT在无心率(律)控制下对基础心率(HR)高及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患者行冠脉CTA的图像质量分析,并与冠脉造影诊断符合率的研究,进一步扩大冠脉CTA的适应症。方法:前瞻性入选2011年8月30日至2014年1月30日期间,不控制心率行冠脉CTA的212例患者,将患者按心室率分成3组(≤65次/min,6580次/min,≥80次/min);比较3组患者图像质量;同时对21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对比3组患者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的诊断符合率;并评价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室率快的房颤、频发早搏)患者图像质量与冠脉造影诊断符合率。结果:3组患者共212例,3组图像质量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212例患者冠脉CTA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心率在≥80次/min以上的基础心率高及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组中,灵敏度96%,特异度99%,阳性预测值98%,阴性预测值99%,诊断符合率99%;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亚组中,图像质量与前3组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敏感度96%,特异度99%,阳性预测值96%,阴性预测值99%,诊断符合率99%。结论:640CT成为冠心病中危以上人群的一种更为精准的初筛手段;尤其成为基础心率高(≥80次/min)及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患者一种无创、经济、可靠、准确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5例。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开腹组给予开腹D2根治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患者,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稍微长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小于开腹组,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可以有效治疗进展期胃癌,与开腹D2根治术疗法相比,具有患者出血少、术后止痛剂用量少、肠道功能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而且患者生存率较高,与开腹D2根治术疗法患者差异不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