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76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顾军花 《中医杂志》2012,53(15):1344-1348
就中美两国中医学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以美国中医硕士生培养方案与中国七年制本科相当硕士学历教育比较为例,从教学目的、专业及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加阐述,认为美国的学历教育更着重于专才教育,着眼于让学生早日从事中医执业.而国内中医学历教育着重于通才教育,着眼于让学生更全面地接受中西医并重的医学知识,而缺乏职业发展规划等就业培训,于学生今后的中医就业并无密切联系.提倡两种教育方式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以推动中医教育以中医为主,并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曲环汝  苏励 《中医杂志》2005,46(2):126-127
1 病历摘要 张某某,男,14岁,学生,住院号300863.因"左膝关节反复肿痛14个月,伴腰背部酸痛2个月"于2002年4月25日入院.  相似文献   
73.
肝脏祖细胞有双向分化潜能,在肝细胞严重受损和分裂增生受抑制时可向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分化.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肝脏祖细胞的表型特征和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方法研究, 运用数据挖掘探索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的治疗特点和规律, 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痛风的达标、安全治疗及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 收集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痛风为诊断的门诊治疗患者, 将其在门诊治疗中产生的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及Excel软件, 采取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总结经治疗后达标的痛风患者的治疗措施特点及规律。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痛风患者3 287例, 随访诊次9 861个。其中治疗后血清尿酸(SUA)达标诊次占比为7.01%(691/9 861), 关节疼痛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达标占比为59.81%(5 898/9 861)。治疗后SUA控制达标诊次691个, 降尿酸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非布司他, 其次为苯溴马隆。高频治疗措施中, 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 发现6组治疗方案:①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中成药, ②阿魏酸哌嗪片-NSAIDs, ③别嘌醇-碳酸氢钠, ④苯溴马隆, ⑤激素-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75.
肿瘤转移是导致实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可介导转移靶器官免疫抑制,诱导转移前微环境形成,促进肿瘤细胞休眠重激活并增殖,最终形成影像学可检测的转移灶。肿瘤来源外泌体能够通过细胞间通信,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MDSC,促进靶器官对MDSC的募集,介导MDSC的免疫抑制功能,为肿瘤细胞生存营造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局部正虚),进而促进癌症转移或发生。本文聚焦肿瘤来源外泌体介导MDSC促进靶器官免疫抑制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从干预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的角度,为防治恶性肿瘤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背景:嗅鞘细胞是介于星形胶质细胞和许旺细胞之间的一类特殊的胶质细胞,具有切实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但其相关机制还没确定。目的:观察嗅球成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功能形态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以及嗅鞘细胞移植后脊髓慢性压迫损伤动物脊髓功能的修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动物实验,细胞学观察,于2005—11/2007—0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完成。材料:新生SD雄性大鼠采用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嗅鞘细胞,并将其制成细胞悬液。雄性3月龄SD大鼠以螺钉持续性压迫大鼠C4脊髓建立脊髓慢性压迫动物模型。方法:造模后大鼠分为模型组、嗅鞘细胞组、DMEM/Ham’s F-12培养液组、正常组,每组12只。嗅鞘细胞组在距离脊髓压迫区域上下0.5mm处选4点注射,按1μL/点脊髓内注射10^9L^-1嗅鞘细胞,注入速度为1μL/min。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脊髓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T—PCR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以改良的Gale联合行为评分法对脊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嗅鞘细胞移植能部分改善大鼠脊髓灰质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延缓白质神经纤维的减少,促进髓鞘的修复与再生。与模型组、DMEM/Ham’s F-12培养液组比较,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后脊髓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DMEM/Ham’s F-12培养液组比较,嗅鞘细胞移植能较大程度的改善大鼠脊髓功能(P〈0.05)。结论:嗅鞘移植能够部分改善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的病理形态,促进脊髓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减轻脊髓慢性压迫后的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7.
疼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症状,采用颈椎牵引仍是治疗的方法.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发现多节神经根受累的颈椎间盘突出或膨隆患者,在牵引中部分患者往往出现疼痛加剧和心悸、头晕、恶心、出冷汗等不良反应,为了提高牵引的耐受性和效果,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解剖特点及神经根受压周围炎性病变特性,应用微波、多角度分次牵引方法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方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2003-06/2004-10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胆道科门诊和住院胆囊结石患者108例,男40例,女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养肝利胆方药治疗组56例,西药对照组52例。②养肝利胆方药治疗组:均服用养肝利胆中药(主要成分:生地12g,枸杞12g,首乌12g,白术12g,白芍12g,茯苓12g,生山楂12g,青皮9g,陈皮9g,佛手9g,六粬9g,玫瑰花3g,甘草6g等)。1剂/d,煎煮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西药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2.5mg/次,3次/d。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周。③每位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做一次胆囊功能测定。采用彩色B超仪测量胆囊的矢状长度、宽度、高度,然后按公式计算出空腹胆囊容积(胆囊容积=π/6×矢状长度×宽度×高度)。测出胆囊最小残留容积,计算胆囊排空指数,胆囊排空指数=(1-胆囊最小残留容积/空腹胆囊容积)%。通过观察胆囊排空指数反映胆囊收缩功能,胆囊排空指数值越大,说明胆囊收缩功能越佳。④各组数据采用配对及非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①胆囊结石患者10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②空腹胆囊容积:养肝利胆方药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犤(13.64+0.49),(14.13+0.58)mL,t=4.828,P<0.01犦。养肝利胆方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相近(P>0.05)。③胆囊排空指数:西药对照组与养肝利胆方药治疗组治疗后虽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犤治疗后:(48.52±1.63)%,(51.06±1.97)%,治疗前(46.82±1.74)%,(47.05±2.04)%,t=5.142,10.581,P<0.01犦,但中药治疗组对胆囊排空指数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西药对照组(t=7.270,P<0.01)。结论:养肝利胆方药对胆囊结石患者可提高胆囊收缩能力,改善胆囊运动功能,该作用效果强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79.
矫形器主要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与康复,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或代偿肢体丧失.下肢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下肢的矫形器,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矫形器.本文应用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1-01/2007-12的相关文献52篇,最终纳入19篇进行综合分析.重点了解下肢矫形器的分类、特点及功能,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确定矫形器的装配.综合评价应用设计适宜的下肢矫形器矫正脊髓损伤后截瘫、脑卒中后偏瘫、脑性瘫痪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温肾方药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甲状腺功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分析该影响是否有剂量依赖性,该方药与西药甲状腺片合用是否效果更好。 方法:实验于2005—04/05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技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②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给予其余50只大鼠每天灌胃0.4g/L他巴唑混悬液1.35mL(2.7mg/kg),持续45d。第46天。将造模后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甲状腺片组、温肾方小剂量组、温肾方大剂量组、温肾方合甲状腺片组,每组10只。③模型组:灌胃9.0mL/kg生理盐水;甲状腺片组:灌胃9.0mL/kg甲状腺片混悬液(上海市实业联合集团长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1001,40mg/片;用生理盐水配成0.4g/L混悬液);温肾方小剂量组:灌胃9.0mL/kg半硫丸悬液(半硫丸,主要成分为硫磺;将硫磺和豆腐以1:1.5的比例进行炮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药剂科制为胶囊,用生理盐水配成30g/L混悬液);温肾方大剂量组:18.0mL/kg半硫丸胶囊混悬液;温肾方+甲状腺片组:灌胃9.0mL/kg甲状腺片混悬液和9.0mL/kg半硫丸悬液,1次/d,共15d。④15d后取大鼠颈部血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⑤各组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各治疗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1)。温肾方大剂量组、甲状腺片组、温肾方+甲状腺片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温肾方小剂量组(P〈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温肾方小剂量组(P〈0.05—0.01)。温肾方+甲状腺片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及模型组(P〈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及模型组(P〈0.05—0.01)。②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除温肾方小剂量组对雄性大鼠促黄体生成素、雌性大鼠促卵泡激素外,各治疗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除温肾方大剂量组雌性大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外,温肾方大剂量组、甲状腺片组、温肾方+甲状腺片组大鼠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温肾方小剂量组(P〈0.05-0.01);其中温肾方+甲状腺片组与其他治疗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0.01)。 结论:温肾方可调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且该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温肾方与甲状腺片合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