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1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中医预防保健的方法来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方法:通过对轻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健康档案中危险因素评估、体质量表、中医辨证及其他量表的评定、随访和家庭指导、个案评估的方法来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并通过培训和宣传来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措施。结果:通过对建档立卡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中医预防保健的干预,从而降低了老年痴呆的发病率。结论:对轻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中医预防保健的干预后,降低了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与康复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改良森田疗法组(n=85)和康复疗法组(n=85),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生活质量量表(SQL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 改良森田疗法组与麋复疗法组治疗前后SQLS、NOSIE、ADL总分及量表分值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森田疗法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康复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有效,改良森田疗法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3.
浦东新区小学生心理卫生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小学生心理卫生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关量表整群抽样调查1310名学生;结果 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6.49%,学习困难为9.92%,多动症为4.05%,具某种性格特征为7.25%,智力低下为2.06%,他们与多种家庭因素有关。结论 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应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64.
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时血糖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抗精神病药影响血糖代谢的特点。方法:198例未曾治疗或停药3个月以上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给予氯丙嗪或利培酮治疗。于入院时及治疗1、2、3和6个月时检测血糖浓度。结果:氯丙嗪组治疗2个月餐后2 h糖耐量试验(2hPG)、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血葡萄糖调节受损(IGR),氯丙嗪组有15.54%,利培酮组有7.37%;≥40岁者2hPG和HbA1C明显高于<40岁者。结论:2hPG和HbA1C浓度增高是糖代谢异常的早期表现,早期干预有利于防止IGR。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护人员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关系.方法运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的86名临床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其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医护人员PSQI总分为5.63±4.12,有54.65%的精神科医护人员存在睡眠质量问题,22.09%的医护人员睡眠质量较差.精神科组PSQI睡眠效率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内科组.除入睡时间外,PSQI各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睡眠质量较差,且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是互为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66.
酒精中毒患者的人格障碍很明显,对其恰当的分型是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必要前提.目前对其亚型仍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可行的分类和判别方法,随着计算机统计技术和软件的发展,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已被应用到分类学实践中,本研究将此统计方法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药物维持治疗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为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28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治疗的有关因素并作城乡比较.结果城区和农村维持治疗率分别为57.3%和58.4%.城区维持治疗完全依从性比例和平均治疗剂量高于农村,合用抗胆碱药物和抗失眠药物的比例低于农村.维持治疗主要影响因素城区为年龄和住院次数,农村为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院外康复期药物维持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其维持治疗率和用药合理性是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中国汉族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0例FDD组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BDNF水平检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对FDD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FDD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DD患者WCST的完成分类数(Cc)、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错误数(Rpe)及非持续性错误(nRpe)均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在FDD患者中,血清BDNF水平与WCST完成分类数评分呈正相关,并且与错误应答数(Re)和持续性错误数(Rpe)评分呈负相关。结论:低BDNF可能与抑郁症易感性及其认知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躁狂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躁狂型麻痹性痴呆患者中纳入13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前患者的MMSE评分(14.69±5.42)分、ADL评分(45.73±5.08)分,护理后MMSE评分(20.03±0.15)分、ADL评分(32.06±2.31)分,P0.05。结论躁狂型麻痹性痴呆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采用细致且具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