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55例MHD患者.采用高分辨B型超声多普勒方法测定其双侧颈动脉解剖,按斑块有无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对2组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斑块产生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例MHD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69.09%.与斑块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皮厚度(即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明显增加(P=0.001).2组患者在年龄(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P=0.01)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P=0.002)上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β=1.102,P=0.014)、高CRP水平(β=0.138,P=0.026)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MHD患者具有较高的CAS发生率,其主要危险因素是高龄、高CRP水平.  相似文献   
62.
李波静  王兴鹏 《上海医学》2011,34(2):129-132,后插2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对大鼠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1(AT1)和2(AT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经逆行胰胆管注射2%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用色甘酸钠(色甘酸钠组)、MC激动剂48/80复合物(48/80复合物组)及0...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CT泪囊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ic dacryocystography,CT-DCG)和泪道系统的CT三维重建(CT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在诊治鼻腔结构异常伴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腔结构异常并伴功能性溢泪及鼻阻塞患者18例,均有下鼻甲肥大,其中12例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术前均排除由眼部疾病引起的溢泪。所有患者均采用CT-DCG和三维重建检查,行鼻内镜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12例伴鼻中隔偏曲者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CT-DCG和CT三维重建术能清晰显示泪道引流系统的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术前影像显示鼻泪管口通而不畅,术后影像显示泪道系统通畅,造影剂可顺利经下鼻道流出。18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阻塞痊愈14例(77.8%),好转4例(22.2%);13例(72.2%)溢泪症状消失,5例(27.8%)溢泪症状好转。结论 CT-DCG和泪道系统的三维重建技术对鼻腔结构异常伴功能性溢泪的诊治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痰瘀阻肺型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川芎平喘合剂。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及血清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 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90. 0%(36/40),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血清ROCK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结论 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ROCK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收缩及重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髓外张力带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外侧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8广西桂林市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张力带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外侧壁骨折的患者60例,按Evans-Jensen分型:ⅡA型18例,ⅡB型19例,Ⅲ型23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利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使骨折复位固定,并采用张力带法对大粗隆后外侧骨块进行复位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并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拍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分析颈干角、股骨颈长度及骨折愈合情况,同时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5. 7个月,手术时间(88. 4±12. 3) min,术中出血量(207. 8±40. 8) ml,住院时间(10. 5±2. 2) d。术后3个月X线片上大粗隆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半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2. 44±9. 86)分,末次随访维持在(90. 17±5. 34)分,术后半年颈干角为(122. 1±9. 3)°,末次随访维持在(121. 7±9. 4)°,术后半年股骨颈长度为(104. 6±5. 9) mm,末次随访维持在(105. 4±6. 3) mm,无一例患者出现髓内钉及克氏针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1例患者因高龄、基础疾病较多,术后出现肺栓塞死亡。1例患者浅表伤口感染,经积极抗炎换药等处理好转,患者家属均表示满意。结论髓内钉联合张力带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后外侧壁骨折患者具有髓内及髓外固定的优势,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应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脂代谢状态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肾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达格列净治疗及未应用达格列净治疗的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纳入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记录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脂代谢、血压、体质量、肾功能及肾损伤指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2组外周血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及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脂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收缩压(SBP)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MG、尿NA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对T2DM患者的降糖、降压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且能降低部分肾损伤标志物,可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并研究孕妇的中医体质类型对产后出血的影响,通过对孕妇体质的调整以降低产后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病率。方法:将孕妇采用道生中医四诊仪对她们进行体质辨识,剔除未顺利完成者及非顺产者。结论:瘀血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平和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与孕妇体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摘要】目的:利用剪应力分布图绘制软件定量分析颈动脉窦部斑块附近壁面剪应力(WSS)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AIS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斑块凸入管腔厚度。采集颈动脉窦部斑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动态图并利用剪应力分布图绘制软件绘制颈动脉窦部斑块附近的二维、三维剪应力空间分布图。 比较斑块肩部近心端与肩部远心端WSS的平均值,分析WSS与斑块厚度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WSS变化的因素。结果:剪应力二维空间分布图可见斑块肩部近心端颜色明亮,远心端颜色暗淡。三维空间分布图可见斑块肩部近心端代表WSS值的Z轴波幅较远心端明显增高。斑块肩部近心端的舒张末期WSS为(8.15±2.27)dyne/cm2,远心端为(4.82±0.95)dyne/cm2,近心端WSS显著高于远心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0,P=0.000)。斑块肩部近心端WSS与斑块厚度呈正相关(r=0.496,P=0.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厚度是斑块肩部近心端WSS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拟合方程为WSS=-1.746+3.574×斑块厚度,拟合优度R2=0.246。结论:剪应力分布图绘制软件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斑块肩部近心端WSS高于远心端,斑块厚度是斑块WSS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产前相同体质状态、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进行产后体质辨识,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体质恢复的影响,为孕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平和质孕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顺产组各500例,在产后3 d及产后42 d,分别运用道生中医四诊仪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产后3 d,顺产组仍能保持平和质的产妇比例为54.4%,剖宫产组为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产后3 d,产生偏颇体质的产妇中,剖宫产组气虚质的比例为15.8%,高于顺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42 d,偏颇体质恢复平和质的产妇比例,顺产组为43.8%,剖宫产组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较顺产更容易导致产妇气虚,剖宫产对产妇体质影响较大,剖宫产产后体质恢复比顺产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