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罗华  梁亮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2011,26(7):739-741
目的:探讨胰腺巨囊型浆液性囊腺瘤的MSCT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巨囊型浆液性囊腺瘤的患者,术前行上腹部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13个病灶均为类圆形囊性灶,呈均匀薄壁,轮廓清、欠规则,大部分未见壁结节(12例),其中2例呈外生性生长,最大径2.0~6.5 cm,平均3.3 cm。...  相似文献   
402.
16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16-muld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16-MDCT)检测和区分冠状动脉斑块的准确性。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6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先行16-MDCT检查,4天内再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狭窄(DS)≥50%定义为有意义的狭窄,分别测量斑块的CT密度,单位为CT值(Hounsfield units,HU),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的CT值区分斑块性质并作出分类:(1)软斑块:CT值为≤50HU;(2)纤维斑块(中等斑块):CT值为50—119HU;(3)钙化斑块≥120HU。结果在112段16-MDCT和QCA均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中,其敏感性为91.8%(112/122),特异性为97.8%(556/568),共96段有意义的狭窄病变纳入研究,分别位于左前降支57段,左回旋支17段,右冠状动脉14段,左主干8段。IVUS发现软斑块21个(21.9%)、纤维斑块36个(37.5%)、钙化斑块38个(39.5%),混合性斑块(纤维钙化斑块)1个(1.1%),16-MDCT发现软斑块20个,平均CT值(11±36)HU(-27~42HU)、纤维斑块37个,平均CT值(83±20)Hu(58—105HU)、钙化斑块39个,平均CT值(292±80)HU(167—53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性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不仅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同时对区分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03.
目的评价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显示Adamkiewicz动脉(ADA)和脊髓前动脉(ASA)的能力。资料与方法采用4层螺旋CT对54例无动脉系统疾病的受检者进行增强扫描检查,扫描参数:0.5s/r,有效层厚1.3mm,重建间隔0.6mm,对比剂总量100ml,流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的设定是机器自备自动追踪技术,于降主动脉强化最佳时开始预设定扫描程序。在横断面的基础上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电影模式(Cine)重建,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阅片,经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看法,明确ADA及ASA显示及其定位。结果48例(48/54,88.9%)至少有单支ADA可以清晰地显示,其行径从胸腹主动脉发出,经椎间孔到脊髓与ASA接合成“发夹状”。11例(11/54,20.4%)可以显示有2支ADA,故48例共显示59支ADA,其中42支ADA(71.2%)起源于左侧肋间动脉。55支ADA(93.2%)起源于T8~L1之间主动脉。共有15例(31.3%)在CINE或CPR中追踪到ADA和ASA全程连续显影。结论4层螺旋CT显示ADA和ASA有很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0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r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PRNET)的CT和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罕见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PRNETs,4例行CT扫描,3例行MRI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I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PRNETs中,6例分化良好,G1和G2级各3例,分化差的G3级2例;双肾各4例,病灶平均直径(4.1±1.7) cm,范围2.0~7.0 cm;类圆形5例,形态不规则3例;囊变4例,出血6例,坏死2例,钙化0例。1例位于肾上极,7例位于肾门附近。分化良好的PRNETs淋巴结转移1例,脉管癌栓1例。1例分化差的PRNET伴脉管癌栓、肝脏、骨及淋巴结多发转移。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分化良好的PRNETs实质部分T1WI 3例等信号,1例高信号;T2WI 1例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4例ADC图均呈低信号。分化良好的PRENTs增强后呈中度及明显强化,分化差的PRNETs轻中度强化,其中7例呈持续性强化,1例“快进快出”强化。结论 PRNETs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好发...  相似文献   
405.
微球是血管介入手术中常用的栓塞材料,然而受到制作材料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微球都无法在体内被影像学设备检测到。微球的可视化是指在微球中加入各种显影材料,使之具备在影像学设备下显影的能力。为了优化栓塞过程和便于术后随访,目前已报道多种可视化微球,如X线可视化微球、MRI可视化微球、超声可视化微球等。临床经验表明,这些微球可以提供真实的空间分布和实时的术中反馈,有助于优化、个性化以及改进血管栓塞技术。本文就上述可视化微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6.
407.
背景与目的:激素抵抗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steroid-resistant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myocarditis,srICIAM)是一种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出现的心脏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总体预后较差。既往研究显示,包含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托法替布在内的免疫强化抑制治疗可能对srICIAM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其治疗效果及对于肿瘤病情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托法替布对srICIAM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了2019年7月—2022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且出现srICIAM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的患者被分配至托法替布组(n=19),未使用托法替布治疗的患者被分配至对照组(n=17)。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检验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方面的数据。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以监测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研究方案经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B2021-275R)。本研究...  相似文献   
408.
目的 研究肠道神经鞘瘤(intestinal schwannoma,I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生长方式、CT密度、MRI信号、PET/CT代谢等特征。结果 14例IS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3例,盲肠2例,结肠8例,直肠1例。病灶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最大径平均(2.4±1.1)cm。病灶为实性13例,肠腔外生长型10例,囊变1例,黏液变性1例。9例病变肠周可见慢性炎性淋巴结,其中6例淋巴结短径>5 mm。14例IS的CT平扫均为低密度,增强后均为渐进性强化,其中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11例。2例IS在MRI上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2例IS在18F-FDG-PET/CT上均表现为高代谢,病灶SUVmax分别为9.4和8.8。结论 I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下来源的实质性结节或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18F-FDG-PET/CT上肿瘤明显高代谢,灶周...  相似文献   
409.
腹膜后脂肪肉瘤:螺旋CT动态增强的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13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注射流率3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3例脂肪肉瘤中脂肪瘤样脂肪肉瘤5例,硬化型2例,黏液型3例,去分化型2例,混合型1例.肿瘤形态不规则9例,规则4例.直径11.3~29.7cm,平均14.9cm.不同类型肿瘤和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密度多样.肿瘤实质成分动脉期轻度至中度强化,内可见肿瘤血管;门脉期强化程度有所增加,不同类型肿瘤和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多样.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境界不清,跨腹膜后器官间隙生长,成分复杂,动态增强为进行性延迟强化.认识脂肪肉瘤的各种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10.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MDCT评估术后残肝体积对肝切除手术的影响.方法:拟行肝切除患者27例,行4排螺旋CT增强扫描,3D模式测量残肝体积和切除肝脏体积,计算残肝体积与体表面积标化的肝体积比较,切除肝脏MDCT测量体积与术后即刻水测法肝体积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25例(25/27)行肝大部切除术,其中行右半肝切除术20例,左半肝切除术4例,肝Ⅳ、Ⅴ、Ⅷ三段联合切除术1例.术后平均残肝体积(461.7±176)cm3,相对术后残肝标化比(42±16)%,1例患者相对残肝标化比小于35%,临床放弃了手术;另一例术中发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放弃手术改为动脉插管化疗.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结论:4排螺旋CT术前测量术后残脏体积,能够作为指导临床正确实施肝切除以及避免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