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率75次/min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320排CT冠脉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的可行性,并评价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共有94例心率75次/min的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联影320排CT以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单个心动周期扫描行CCTA。根据患者呼吸方式分为2组:屏气组47例,自由呼吸组47例。测量各组患者主动脉的信噪比(SNR),左主干(LM)近段和中段、前降支(LAD)近段、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及中段的对比噪声比(CNR),主动脉、LM和RCA的CT值及主动脉的标准值。由2名放射科医生以5分法对94例患者进行冠脉18分段图像质量进行双盲评价,分数≥3分符合诊断标准。结果:2组患者的CNR、SNR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屏气组和自由呼吸组冠脉节段评分5分者分别占68.8%、67.4%,4分者分别占18.0%、20.3%,3分者分别占10.2%、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由呼吸组辐射剂量少于屏气组(P0.01)。结论:对于心率75次/min的患者,采用自由呼吸与标准屏气进行320排宽体CT进行CCTA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说明对于该类患者,自由呼吸CCTA是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腹部的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研究25例经病理证实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随访证实的AIP患者临床资料,21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其中10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 胰腺弥漫肿大者16例(64.0%),局限肿块型7例(28.0%),混合型2例(8.0%).CT平扫病变呈等密度13例(61.9%),稍低密度8例(39.1%),1例胰腺内及周边见多个囊性低密度灶,MRI检查病变T1 WI序列信号均匀或稍不均匀降低,T2WI序列信号不同程度均匀或稍不均匀升高,23例( 92.0%) DWI序列信号升高.动态增强扫描时,胰腺病变处呈“雪花状”不均匀渐进性延迟强化.18例(72.0%)病变周围见包壳样结构.7例(28.0%)胰管形态不规则,5例( 20.0%)胰管轻度扩张.17例(68.0%)胆道系统受累;4例(16.0%)肾脏受累;4例(16.0%)见腹膜后纤维化.1例(4.0%)肝门区见肿大淋巴结.结论 AIP患者胰腺及其他腹部器官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肺占位性病变双重血供CT灌注(dual-input CT perfusion,DI-CTP)的可重复性、鉴别良恶性病变的能力及与病变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11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占位性病变患者接受320排容积CT的DI-CTP检查,由两名观察者单独进行DI-CTP参数测量,获得病变的肺动脉血流量(pulmonary flow,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ronchial flow,BF)及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并计算灌注总量(total perfusion,TPF)。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分析良恶性病变DI-CTP参数的差异;并对其中94例外科手术切除病灶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分析DI-CTP参数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达到良好以上(ICC>0.90)。良恶性肺占位的BF、PF、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良恶性肺占位间的M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F、PF及TPF与MVD呈正相关。结论  320排容积DI-CIP可重复性良好,其参数可反映肺占位性病变的血管生成情况,并为鉴别肺占位的良恶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uCT960+宽体探测器CT单心动周期在心律不齐患者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对接受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的63例心律不齐患者和63例窦性心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五分法评估冠状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比较两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主动脉根部CT值、有效辐射剂量(ED)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律波动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图像均能满足诊断需要,两组患者的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冠脉各段CT值、SNR、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不齐组有效辐射剂量为窦性心律组的150%。结论 uCT960+宽体探测器CT对心律不齐患者行CCTA与窦性心律患者图像质量无差异,且辐射剂量保持在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对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原始数据应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IDR)与滤过反投影法(FBP)两种方法的图像进行比较,旨在了解迭代重建算法的图像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临床疑似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320排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利用AIDR 重建的常规X线剂量方案扫描,对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分别用AIDR和FBP两种方法进行图像重建。测量升主动脉开口、右冠状动脉近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前降支近段及左回旋支近段的CT值、背景SD并计算分析SNR、CNR值。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结果:26例患者都在一次心动周期完成冠状动脉检查。在血管各节段测得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S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计算得到的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DR (3.73±0.49)、FBP(3.59±0.61)(P<0.01)。结论:应用AIDR重建法的图像质量优于FBP重建法,迭代重建技术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影像质量并具有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原始数据应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IDR )与滤过反投影法(FBP )两种方法的图像进行比较,旨在了解迭代重建算法的图像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临床疑似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320排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利用AIDR 重建的常规X线剂量方案扫描,对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分别用AIDR和FBP两种方法进行图像重建。测量升主动脉开口、右冠状动脉近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前降支近段及左回旋支近段的CT值、背景SD并计算分析SNR、CNR值。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结果:26例患者都在一次心动周期完成冠状动脉检查。在血管各节段测得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S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计算得到的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DR (3.73±0.49)、FBP(3.59±0.61)(P<0.01)。结论:应用AIDR重建法的图像质量优于FBP 重建法,迭代重建技术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影像质量并具有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的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患者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3月35例AAA患者的SCTA资料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资料,这些患者均在术前采用CP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术中采用DSA检测瘤颈长度、瘤体长度、瘤颈内径等AAA相关指标,比较各方法间结果的差异。结果:CPR法检测的瘤颈长度及瘤体长度之和与DSA法检测的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而MPR法检测的瘤颈长度及瘤体长度之和与DSA、CPR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PR可以准确测量AAA患者的各解剖学参数,为临床上AAA患者进行EVAR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大范围颈动脉MDCTA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通过比较MDCTA与DSA对颈动脉病变的诊断差异以期评价MD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搜集经颈动脉DSA和MDCTA检查的临床病例19例。(2)随机选择实验动物猪10头,通过导丝损伤和外科手术建立猪颈动脉血管腔内、腔外狭窄模型,行DSA和MDCTA造影对照。根据国外采用的分类方法并结合血管外科手术与否的判断标准,以50%为界将狭窄程度分成两组,分别评价MDCTA诊断价值。数据分析采用诊断实验评价。结果 DSA检查正常13例中,MDCTA正常12例,1例误诊为轻度狭窄。狭窄血管56处,MDCTA漏诊3处。MD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与DSA有很好的相关性,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2.3%,准确性94.2%,阳性预测值为98.2%,阴性预测值为80.0%。其中,狭窄在50%以下者37处,CTA漏诊3处,敏感性为91.9%;狭窄超过50%者19处,MDCTA无漏诊,敏感性为100%。MDCTA显示病灶不规则内表面4例,斑块溃疡3例,均经病理标本证实,而DSA显示不规则2例,溃疡1例。结论 颈动脉MDCTA可以取代诊断用途的DSA。在显示血管狭窄的形态、斑块表面不规则、斑块溃疡以及重度狭窄后血管等方面,大范围颈动脉MDCTA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减影冠状动脉血管成像(subtraction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ub-CCTA)在具有严重钙化节段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同时接受320层减影CCTA扫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27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对照DSA检查结果,分别计算常规CCTA (conventional CCTA,Con-CCTA)和Sub-CCT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两种成像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冠脉病变节段的狭窄分为Ⅰ、Ⅱ、Ⅲ、Ⅳ 4个等级;采用Kappa系数描述两种成像方法与DSA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对于剪影前后的图像质量采用4等级评分法,并行t检验对比两者成像质量差异。结果  共评估严重钙化节段52个,其图像质量在Con-CCTA和Sub-CCTA中的得分分别为2.8±0.5和3.4±0.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P<0.05)。Con-CCTA与DSA对定量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0.55;Sub-CCTA与DSA之间的一致性为0.81。Con-CCTA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1.0%、63.1%、63.1%、81.1%及70.8%;Sub CCTA各值分别为90.5%、85.2%、82.1%、92.0%及87.5%。与Con-CCTA 的ROC曲线下面积0.84 (95%CI:0.70~0.93)相比,Sub-CCTA为0.96 (95%CI:0.86~1.00),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Sub-CCTA可以提高严重钙化节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性;减影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严重钙化斑块产生的伪影,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相融合重组后处理技术在显示门静脉高压程度及侧支血管开放情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80例临床确诊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腹部增强扫描,均行门静脉期单期及多期相融合门静脉重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重组的图像进行评估,包括静脉血管显示清晰度、门静脉显示的级别及门静脉高压侧支血管开放的情况.结果 运用多期相融合重组技术显示门静脉1~4级血管的清晰度优于门静脉期单期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显示门静脉分支的级别方面,融合重组技术显示2~5级的血管优于单期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显示1级和6级血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融合重组技术有效显示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者54例,而门静脉期重组显示35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64层螺旋CT多期相融合重组后技术方式可更清晰地显示门静脉走行及侧支血管开放情况,更加准确地评估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