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33篇
内科学   276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66篇
  2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皮层、海马及电针部位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鸢尾素(Iris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1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患侧“曲池”“足三里”,1次/d,每次20 min,共7 d。采用Longa评分及平衡木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及运动功能损伤情况,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周边区皮层、海马及电针部位骨骼肌PGC-1α、Ⅲ型纤连蛋白域包含蛋白5(FNDC5)和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onga评分及平衡木评分升高(P<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缺血周边区皮层及海马PGC-1α、FNDC5、BDNF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P<0.05),骨骼肌PGC-1α、FNDC5、BDNF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在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VIN)皮损中的感染和其癌基因在人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方法采用捕获杂交法及PCR技术筛选高危型HPV和HPV16、18DNA阳性VIN标本:经RT-PCR、巢式PCR及DNA杂交研究HPV16、18 DNA阳性VIN标本中的HPV基因转录。结果 32例VIN患者皮损中24例(75%)为高危型HPV阳性,23例为HPV 16阳性,1例为HPV 18阳性。23例HPV 16阳性标本中除1例VIN Ⅱ皮损无HPV转录外,15份标本为游离体型HPV 16基因转录,其余7例VIN Ⅲ标本呈现整合型HPV 16癌基因转录;1例HPV 18阳性VIN Ⅲ标本发现为整合型HPV 18癌基因转录。结论大部分VIN Ⅱ、Ⅲ标本存在HPV 16感染,HPV癌基因的整合多发生于VIN Ⅲ的皮损;推测高危型HPV癌基因在人基因组中的整合与VIN的发生及其向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患者男,80岁.双下肢出现水疱近1个月.患者10余年前自觉多饮多食,半年内体重下降5 kg左右,查空腹血糖8.4 mmol/L(正常值3.61~6.11 mmol/L,以下同),餐后2 h血糖14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以阿卡波糖(每次50 mg,每日3次)治疗,空腹血糖波动在8~10 mmol/L.近1个月来,患者血糖最高值达12 mmol/L,双足跖、小腿陆续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发病部位无烫伤及外伤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心功能Ⅲ级10余年,脑梗死、老年性痴呆8年.2005年11月20日曾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入住我院.  相似文献   
994.
报告1例皮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3岁.因双侧大腿皮下结节,于2007年2月初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见血管腔内有大量肿瘤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CD20阳性,诊断为皮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OP方案)化疗后皮损缩小.IVLBCL恶性程度较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较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95.
脑卒中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脑卒中发病次数越多,神经功能损害越严重,患者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和社会能力下降越显著,生活质量也越差.充分认识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是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根本途径.本文就脑卒中复发的防治进展做一综述,为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6.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对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社会支持、卒中次数、病程、合并疾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将60例患者分为轻度抑郁组30例和中重度抑郁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组时和康复治疗6周后由同一医生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经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神经功能缺损、合并疾病进入方程(P<0.05),其中社会支持影响最大;经Spearma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与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年龄、合并疾病、卒中次数呈负相关(P<0.05),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其中抑郁程度的影响最大;经康复治疗后,轻度抑郁组的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明显优于中重度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积极干预加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及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营养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的营养、免疫指标和血D-乳酸水平。结果治疗后第14天,实验组患者的营养代谢指标(血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免疫指标(IgA、IgG、IgM)和D-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背景:国内外学者已应用有限元分析在前臂的桡骨骨折及其固定、尺骨骨折及其固定等方面进行了生物力学评价,但还未见应用该方法对下尺桡关节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相关的文献报道。 目的:建立并验证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临床的生物力学研究。 方法:将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右肱骨远端到腕关节中段的CT和MRI图像,导入Mimics10.01和ANSYS10.0中,建立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试验,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观测下尺桡关节各结构的应力分布,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生物力学实测数据比较验证。 结果与结论:所构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共有333 805个单元,508 384个节点,客观反映下尺桡关节真实解剖形态。所建模型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理论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实测数据一致。证实所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真实性较高,可用于生物力学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999.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已成为全人类最具毁灭性的疾病。虽然全国各地都积极地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但是针对进入抗病毒治疗阶段的AIDS病人,目前尚无统一的管理模式,造成各地抗病毒治疗病人随访不规范。由此造成病人服药不规范,随访不及时,服药依从性差,最终导致耐药,同时也造成有限的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胰腺结核(pancreatic tuberculoses,PT)的多层螺旋CT(MDCT)征象,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2003年至2009年行MDCT检查并最终确诊为PT的9例患者,其中2例行MDCT血管成像.分析PT的MDCT特征性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DCT诊断为胰腺癌1例、囊腺癌1例、囊腺瘤2例、假性囊肿1例、胰腺癌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瘤2例.通过病理证实,9例均为PT,误诊率达100%.PT常表现为胰头肿块,亦可累及体尾部或整个胰腺.MDCT呈现等或略低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偶见钙化,增强后轻度至中度环形强化.通常不伴有胰管扩张,但常伴有后腹膜或邻近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亦呈环形强化.有时伴有腹部其他脏器结核.结论 环形强化的肿块不伴有胰管扩张,同时伴有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为PT特征性的MDCT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