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比较研究交叉螺钉与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术后即刻稳定性。方法 采集1名正常男性足部薄层CT数据集,据此建立交叉螺钉和钢板两种内植物固定跟骨Sander-III型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两个模型在700 N垂直荷载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规律。结果 螺钉固定时应力集中于骨折端与螺钉接触的部位,不同部位螺钉的最大应力存在差别。钢板固定时应力集中于钢板与螺钉接触的位置,高应力区位于钢板中前部。钢板、螺钉与跟骨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各自剪切强度。正常跟骨及骨折模型的位移集中于后距下关节,越向内侧位移越大。结论 交叉螺钉与钢板均可用于治疗跟骨骨折,固定具有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建议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近几十年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获得较大进展。钙剂及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的基础药物,所有患者均应推荐使用。激素类药物因其严重不良事件,不能作为OP的一线治疗用药。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临床应用较广,疗效肯定,用药依从性欠佳,也存在一些不良事件。新的抗OP药物,如狄诺塞麦、特立帕肽、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S rc激酶抑制剂等或许会有更好的疗效及用药依从性,但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本文就OP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治疗O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上海市工伤人员康复现状及参加康复治疗的意愿情况,促进工伤人员参加康复,提高治疗积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依据松江、闵行、浦东、奉贤、嘉定、金山、青浦7个区2019年工伤鉴定核准人数的比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于2020年8月至9月对抽取的工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伤人员康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860份,回收860份,有效问卷834份,有效回收率为97.0%。被调查者男性629人(75.4%),女性205人(24.6%);平均年龄(39.9±7.3)岁;缴纳工伤保险人员764人(91.6%)。613名工伤人员(73.5%)表示有康复意愿;不愿意参加康复的原因与对政策和康复知识了解不足、定点医院便利性较差有关。沪籍(OR=1.671;95%CI: 1.072~2.603),3000~5000元收入水平(OR=2.396;95%CI: 1.044~5.502)和10000元以上收入水平(OR=3.351;95%CI: 1.372~8.185),首诊医院接受过住院服务(OR=7.122;95%CI: 4.875~10.404),部分了解(OR=2.153;95%CI: 1.066~4.350)和较为了解(OR=3.240;95%CI: 2.160~4.859)政策的工伤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康复治疗(P<0.001)。结论上海市工伤保险覆盖率较高,但政策知晓率较低。重视人员流动、收入水平、政策了解程度、首诊住院情况等因素,推动贯彻执行“先康复,后鉴定”的工伤康复原则,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是促进工伤人员康复积极性的有力关注点。  相似文献   
84.
范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578-1580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病人采取视觉感官、肢体运动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病人康复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时间越长,NIHSS评分越低(P<0.01)。治疗后病人BI评分亦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空间忽略病人治疗后的BI指数评分与右侧空间忽略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病人采用视觉感官、肢体运动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康复治疗明显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骨盆干预对脑卒中后骨盆前倾患者的骨盆倾斜角度、步行能力和平衡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骨盆前倾患者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3)和对照组(n=13),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骨盆处肌内效贴干预, 对照组则进行骨盆处肌内效贴安慰治疗。2组受试者均在贴扎前(干预前)和贴扎后即刻(干预后)接受骨盆倾斜角度、10 m步行时间、步态分析(干预前、后步态时空参数的差值)和平衡能力(干预前、后稳定极限的差值)的评估。于贴扎前(干预前)和贴扎后即刻(干预后)对2组患者进行骨盆倾斜角度评定、10 m步行时间测试、步态分析和平衡能力的评估。结果干预后, 2组双侧骨盆倾斜角度与组内干预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干预后双侧骨盆倾斜角度与对照组干预同侧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10 m步行时间为(19.55±6.51)s, 与组内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态参数中的步速、步频、步长、步幅干预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86.
脑卒中常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持续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由于时间、地区、经济条件等影响,多数患者难以得到长期有效的康复,因此对居家康复的需求是迫切的。辅以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居家康复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达到相应的训练强度及训练时间,同时结合动态的康复评价方式,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强化康复治疗效果。本文就目前智能化居家康复技术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有助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居家康复方案制定,完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体系。  相似文献   
87.
88.
患者,男,74岁,于2018年12月8日因"双下肢活动障碍2年余"就诊。现病史:2016年12月8日突发神志不清、四肢瘫软、行动不能,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急诊科,入院后出现高热,最高至40.5℃,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腔隙性脑梗死",对症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出现黑便1次、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及二便失禁,于2016年12月12日转至某三甲医院进一步诊治,MRI提示炎性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总结1例行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患者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发HOD患者的用药、康复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本例患者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四肢静止性及动作性震颤、构音障碍、腭肌震颤、眼球活动障碍、行走困难等症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头颅MRI结果可明确诊断为HOD,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联合针灸、辨证口服中药综合治疗。治疗后,患者震颤显著减轻,可独立站立、行走,平衡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口服西药用量减少。结论 颅脑手术后可继发神经变性并出现相应症状,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联合传统康复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