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产前检查对流动人口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前检查对流动人口足月小样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上海市浦江镇流动人口分娩点成立以来所有住院分娩、产下足月小样儿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足月小样儿产妇年龄偏小,初产妇占64.84%;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5.05%,产前检查不足4次者占59.34%;妊娠并发/合并症前3位为子痫前期21例(11.54%)、缺铁性贫血27例(14.84%)、胎儿宫内窘迫13例(7.14%);新生儿平均体质量(2344.38±132.03)g,娩出胎儿有畸形者7例(3.85%);妊娠并发/合并症多见于产检利用不足者(P=0.007);产检次数与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足月小样儿孕产妇妊娠合并/并发症发生率高,新生儿预后相对差,产前检查利用仍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在疑似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产前检查的质量,以做到及时诊断并治疗,改善足月小样儿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常于后期侵袭转移,它的转移涉及诸多因素,并有多种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参与该过程发生.近年相关研究发现,miRNA能够在转录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因此对影响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miRNA的研究成为乳腺癌的研究热点[1].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分娩方式与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母婴队列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从沟通、粗大动作、精细运动、解决问题以及个人-社会5个能区评价651名12和24月龄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状况。以剖宫产为暴露组,阴道分娩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分娩方式与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的关联及关联强度。结果 12和24月龄儿童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3.94%和13.12%。剖宫产对12月龄儿童神经精神发育无显著影响。调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后,24月龄剖宫产儿童沟通能区发育迟缓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发病风险为阴道分娩组的3.37倍(95%CI:1.02~10.5,P0.05)。结论剖宫产可能增加24月龄儿童沟通能区发育迟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前MRI检查明确为PPP的90例孕晚期孕妇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MRI对单纯PPP和PPP伴胎盘植入及其分型的诊断效果,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手术病理证实90例PPP孕妇中单纯PPP者24例,占26. 67%,发生胎盘植入者66例,占73. 33%; MRI诊断PPP伴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 42%(61/66)、87. 50%(21/24)、91. 11%(82/9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 31%(61/64)、80. 77%(21/26);误诊8例,其中5例胎盘植入误诊为单纯PPP,3例单纯PPP误诊为胎盘植入,总体误诊率为8. 89%(8/90); MRI对PPP伴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与手术病理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 728,P 0. 05);手术病理证实,66例胎盘植入包括42. 42%(28/66)粘连型、31. 82%(21/66)植入型和25. 76%(17/66)穿透型,MRI对上述3种分型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分别为82. 14%(23/28)、90. 48%(19/21)、100. 00%(17/17)。结论 MRI能较好地观察胎盘组织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对PPP伴胎盘植入及分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前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方才发现的糖尿病,占糖尿病孕妇的80%以上,GDM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本组应用超声监测血糖控制良好的GDM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参数,并与正常胎儿比较,旨在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妊娠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新生儿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00对母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对,观察组实施新生儿床旁护理,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有母婴专科护士在床旁进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促其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的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7.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知识行为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慢性肾脏病MBD知识行为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03例行MH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MHD患者MBD知识得分为(21.21±10.14)分,得分指数为46.11%;行为得分为(99.43±8.22)分,得分指数为82.86%。其中教育程度(β=0.463,P<0.001)、年龄(β=-0.243,P<0.001)、每日服药总数(β=-0.211,P<0.001)及透析龄(β=0.160,P<0.001)是MHD患者MBD知识影响因素;性别(β=0.245,P<0.001)、每日服药总数(β=-0.193,P<0.001)、年龄(β=0.177,P=0.001)及合并症(β=0.169,P=0.002)是MHD患者MBD行为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MBD知识和行为有待提高且受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基于患者个性特征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提高知识水平,促进行为改善。  相似文献   
98.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能量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除了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外,还调控脂肪的积聚、细胞的增生和炎性反应。近年研究发现人类生殖系统中存在PPARs表达,其参与卵巢雌孕激素的合成并影响受孕,通过影响组织的重塑方式调节卵泡的发生、排卵和黄体的发育,参与胚胎种植和发育及调节胎盘功能维持妊娠等。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估子宫动脉栓塞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作用。 方法 对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下引产的3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引产同时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氨甲蝶呤介入治疗作为观察组,另22例引产同时未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基本情况及引产结局,评估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在引产中的作用。电话随访引产后月经恢复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孕次、产次、胎盘主体位置、前次剖宫产史、引产方法、感染、引产成功率、胎盘黏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21),引产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31)。②对照组中有8例引产出血量>300 ml,有4例发生了较严重的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氨甲蝶呤介入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③电话随访:子宫动脉栓塞病例患者和非子宫动脉栓塞病例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 结论 对于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的患者,引产前预防性应用子宫动脉栓塞能够减少引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引产出血时的急救处理也是安全有效的。子宫动脉栓塞对引产后月经恢复及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电子病历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住院电子病历660份,对其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0份电子病历中涉及用药医嘱共6214条,其中合理用药医嘱数为6147条,不合理用药医嘱数为67条(占1.08%)。每个月不合理医嘱数占当月医嘱数的比例分别为1.37%,1.05%,2.09%,0.95%,1.39%,0.98%,0.78%,1.22%,1.14%,1.09%,0.37%和0.57%。不合理用药的医嘱中,未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使用抗菌药物的占19.40%;遴选药品不适宜的占8.96%;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占16.42%;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占50.75%;重复给药占1.49%;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的占2.99%。结论:医务人员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