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85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施行MRCP和定量动态肝胆核素闪烁扫描、胆道排泄试验。结果 10例均经施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其中开腹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6例,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4例,全部治愈。结论 定量动态肝胆核素闪烁扫描、胆道排泄试验和MRCP是可取的诊断方法;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或开腹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92.
背景:以含血清培养基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在着进一步应用的障碍。 目的:建立无血清培养体系原代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方法:取脐带华通氏胶(Wharton’s Jelly),采用机械法将组织胶切碎,1-3 mm3大小,分别培养到含胎牛血清完全培养液中以及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第11,14,17天收获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在符合2006年制定的干细胞最低评估标准的基础上,以集落形成单元指标评估何种培养体系能获得较多高质量的原代细胞。 结果与结论:无血清培养体系相对于经典的含血清的培养体系而言,细胞生长速度更快。另外,培养第11天,集落形成实验表明无血清培养体系下能获得更多的集落。因此,无血清培养体系可以保持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为替代含血清培养体系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对医生工作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MATLAB R2022b软件对医生工作量进行Kernel核密度估计,分析10年来医生工作量的变化情况;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借助Stata MP 17.0软件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生工作量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 当前,我国医生工作量存在严重的区域多级分化现象;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技术均明显降低了医生工作量,但人工智能技术的负向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地区影响最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影响不明显;老龄化程度和个人健康投资均负向调节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与医生工作量的关系。结论 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对降低医生工作量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缓解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带来的压力,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4.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因具有独特的异位骨诱导活性而被发现并被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是诱导骨发生的主要活性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骨、肾组织中表达,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 目的:全面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骨发育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电子检索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0/2010收录的骨形态发生蛋白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生物学作用及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望在骨折愈合、退行性骨关节炎、相关骨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对骨折、骨缺损、延迟愈合,骨不连、骨质疏松等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证据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局部应用或骨形态发生蛋白涂层有利于假体-骨界面的骨整合,包括假体周围骨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5.
Jiang ZY  Qu XM  Li XX  Liu YL  Shen NC  Zhang L  Ke BL  Zhao PQ  Jiang J  Yao K  Zeng J  Yang X  Chu RY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2):1099-1103
目的 研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屈光性视疲劳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11家医院多中心联合开展临床研究.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全国11家医院就诊的属光性视疲劳患者,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分别评估患者主觉症状、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和正负相对调节进行观察,对所得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使用4周疗程,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各项主觉症状(F=353.30,P<0.05).治疗前、治疗1周和冶疗4周,左眼裸眼视力分别为4.51±0.50、4.52±0.50和4.54±0.49(F=23.39,P<0.05),右眼分别为4.50±0.52、4.50±0.53和4.51±0.52(F=15.62,P<0.05);左眼屈光度数分别为(-2.03±2.84)、(-1.98±2.82)和(-2.03±2.84)D(F=10.34,P<0.05),右眼分别为(-2.16±3.00)、(-2.13±3.00)和(-2.10±3.00)D(F=17.13,P<0.05);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6.60±4.19)、(6.86±4.57)和(7.22±4.76)D(F=13.86,P<0.05);调节滞后量分别为(0.57±0.81)、(0.51±0.72)和(0.46±0.67)D(F=14.89,P<0.05);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9.12±5.40)、(10.68±6.20)和(11.57±6.37)D(F=82.74,P<0.05).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屈光性视疲劳主觉症状及客观调节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治疗屈光性视疲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6.
紫草素衍生物SK36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紫草素衍生物5,8-二甲基-2-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5,8-dimethyl-2-β-hydroxy-isovaleryl shikonin,SK36)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SK36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Ⅴ /PI 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FCM法检测caspase-3活性;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SK36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FCM法检测结果显示,SK36作用HL-60细胞24和48 h时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55±2.88)%和(72.12±14.50)%,明显高于对照组;caspase-3活性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发生崩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效应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K36在体外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病人心肌外脂肪厚度(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thickness,EATT)的关系。方法:选择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病人共510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根据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心脏多层螺旋CT扫描,根据CT图像分别测定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脉区域的EATT,并计算三者的厚度之和(Total EATT),同时测定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冠心病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2±1.2)mmol/L,高于对照组的(5.8±0.8)mmol/L(P<0.01),冠心病组Total EATT(26.33±7.8)mm,高于对照组的(22.72±6.3)mm(P<0.01)。在冠心病病人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Total EATT呈正相关关系(r=0.207,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与Total EATT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中,EATT增加可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8.
我科对13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Nd-YAG激光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伴3型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乳突轮廓化、耳后肌骨膜瓣、耳甲腔成形术等,对4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伴乳突根治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3年,42例移植筋膜成活,1例鼓膜再穿孔但干耳。术后纯音测听语言频率气导平均听阈,提高30 dBHL以上10耳,提高15~29 dBHL 30耳,提高15 dBHL 3耳。结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伴3型鼓室成形术,能根治病变,听力恢复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预测PCI术后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69例临床怀疑有冠心病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人进行多巴酚丁胺201 Tl负荷-再分布显像,显像结束后行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显像后2周内69例病人全部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69例病人PCI术后左心室功能较术前有改善(△LVEF=4.78±2.4,t=2.02,P值<0.05).②左心室功能降低组术后心功能提高值明显高于左心室功能正常组(△LVEF=5.3±2.0对LVEF=3.1±2.9,t=2.83,P<0.05).③可逆性灌注缺损心肌节段数>3组术后心功能提高值明显高于可逆性灌注缺损心肌节段数≤3组(△LVEF=5.8±1.6对△LVEF=4.4±1.4,t=2.45,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能准确检出缺血且存活心肌,对PCI术后心功能改善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