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 (NORAD)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RNA-seq分析肺癌组织中LncRNA及miRNA的表达改变,根据表达量确定候选LncRNA;q RT-PCR检测分析肺癌组织及肺癌细胞中候选NORAD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分析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肺癌组织中NORAD与Ki-67的表达相关性。生物在线软件联合miRNA测序结果,并通过荧光素酶检测分析NORAD与miR-26b-5p、miR-654-5p结合情况。将A549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si-NORAD组、miR-26b-5p mimics、miR-654-5p mimics、si-NORAD与miR-26b-5p mimics联合组、si-NORAD与miR-654-5p mimics联合组,利用EdU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d、Bcl-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 NORAD...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4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对儿童ALL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我院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143例ALL患儿,采集骨髓样品使用流式细胞学检测化疗第15d,第33d及第12周MRD表达水平并调整分度,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EFS,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以P <0. 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根据MRD调整分度后标危组42例(29. 4%)、中危组74例(51.7%)、高危组27例(18.9%),5年EFS率分别为77.3%、67.3%、56.3%,采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第15d MRD≥10~(-3)、第33d MRD≥10~(-4)、第12周MRD≥10~(-3),最终分度和BCR-ABL(+)组间EF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测第33d MRD≥10~(-4)、最终危险分度、BCR-ABL(+)为影响EFS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至2018年1月1日,共有29例复发(20. 3%),标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复发率分别是6. 9%、44. 8%、48. 3%(P <0. 05)。结论监测第33d MRD是ALL治疗方案重要的分层参数,对进行危险度分级,判断复发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早期临床特点,提高NEC的早期预警、尽早干预,从而提高NEC的预后。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2日—2020年11月22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NICU确诊为NEC的患儿95例,按照1∶1配对比例,选取同期95例非NEC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变量采用χ2 检验,筛选可能对NEC发生有影响的因素,再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等级资料运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统计学方法,α= 0.05。  结果  提示早产、低出生体重、感染、机械通气是NEC的独立高危因素,早期以腹胀、胃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NEC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淋巴细胞及血小板与病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P < 0.05),腹部立位X片对NEC早期诊断无明显特异性。  结论  当患儿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感染、机械通气危险因素时,且出现腹胀、吃奶欠佳表现,同时伴有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升高,需警惕NEC的发生,并动态行腹部立位X片,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miR-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性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mi R-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性与脑卒中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1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9个病例研究共6 991例,包括3 428例患者(病例组)和3 563例对照(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未发现miR-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在亚洲人群的相关性[G与C:OR=1.09,95%CI(0.95,1.26),P=0.21;GG与CC:OR=1.20,95%CI(0.88,1.65),P=0.25;GC与CC:OR=1.12,95%CI (1.01,1.24),P=0.03;GG+GC与CC:OR=1.13,95%CI (0.97,1.32),P=0.11;GG与GC+CC:OR=1.14,95%CI(0.88,1.47),P=0.33]。结论亚洲人群miR-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肝癌(HCC)患者生存结局中的预后价值,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库,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外周血NLR与肝癌TACE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及数据提取后,以危险比(HR)及其95%的置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利用state16.0 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8项研究,共计80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高NLR与HCC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HR=1.84,95%CI=1.64~2.06,P=0.000)、无进展生存期(HR=1.33,95%CI=1.16~1.53,P=0.000)缩短相关;但术前NLR与无病生存期无关(HR=1.58,95%CI=0.93~2.69,P=0.093)。当NLR的临界值在1.77~2.2范围内时,其对于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能力更为显著(HR=2.10,95%CI=1.88~2.34,...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导致的高截肢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复杂, 创面反复迁延不愈, 是公认的三大慢性创面之一。间充质干细胞以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优势, 在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此外, 检索并列举国内外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的最新临床试验研究, 从基础到临床, 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 全面展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全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和PSD组,每组5只。卒中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 )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PS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1周加以CUMS 和孤养建立PSD 大鼠模型。在首次CUMS 后第1天、第8天、第15天和第29天进行蔗糖水消耗实验( sucrose preference test, SPT)和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 OFT)评价抑郁行为,在第29天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GFAP表达。结果在CUMS后第29天时,抑郁组和PSD组SPT 蔗糖水消耗量以及OFT水平和垂直运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卒中组(P均<0.05);PSD组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少于正常组、抑郁组和卒中组(P均<0.05),而正常组、抑郁组和卒中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PS D 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GFAP表达下降可能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的不良孕产女性患者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为进一步寻求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检查的1512例不良孕产女性患者的检查染色体核型,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及G显带,对每个受检者计数50个核型,分析5个G显带核型.异常者分析核型10个以上.必要时行C和R显带分析.结果 1512例女性患者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62例,占4%,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57例,占91.94%(57/62),成为了异常染色体的主要部分;其分布为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占4.84%(3/62),常染色体结构异常54例,占87.10%(54/62).数目异常5例,占8.06%(5/62),其中性染色体1例,占1.61%,常染色体4例,占6.45%.结论 原因不明的不良孕产女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有效地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对于诊断病因、干预以及靶向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PCOS患者lncRNA MIRLET7BHG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75例PCOS患者及25例非PCOS患者组,其中PCOS组均分为非肥胖胰岛素抵抗(NOIR)亚组、肥胖型胰岛素抵抗(OIR)亚组及非肥胖非胰岛素抵抗(NIR)亚组。所有纳入对象均检测体质量、LH、FSH、LH/FSH及AMH,采用RT-PCR检测血清中lncRNAMIRLET7BHG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lncRNA MIRLET7BHG表达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的体质量、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LH/FSH及AMH明显升高(P<0.05),lncRNA MIRLET7BHG表达水平升高(P<0.05)。亚组分析发现AMH在NIR亚组的含量低于NOIR组及OI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MIRLET7BHG仅仅在NIR组及NOIR组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lncRNA MIRLET7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额前皮质小胶质细胞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情况,了解小胶质细胞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PSD组,每组10只。卒中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CUMS)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PS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再加以CUMS及孤养法建立PSD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29 d(4周后)及第57 d(8周后)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额前皮质小胶质细胞表达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情况。结果:造模后第29 d PSD组额前皮质OX42(小胶质细胞标记物)与BDNF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及与TrkB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最小,正常对照组均最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D组与各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及脑卒中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造模后第57 d PSD组额前皮质OX42与BDNF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及OX42与TrkB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为最小,正常对照组均最大。PSD组与各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也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脑卒中组也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抑郁组与脑卒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大鼠额前皮质小胶质细胞表达BDNF及TrkB,其平均光密度值在PSD急性期及慢性期均明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相关。小胶质细胞可能通过减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表达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