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CLP小鼠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不同脏器炎症浸润程度的变化以及不同免疫器官中T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小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模型,在术后0h、6h、12h、24h、48h及72h不同时间点检测小鼠血液、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IL-10、IL-2、IL-4的含量变化,并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reg及Th17比例变化、回肠黏膜固有层中CD4+T及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于术后6h达到峰值,血浆中IL-6含量于术后12h达到峰值,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P<0.01)。回肠组织中IL-10含量于术后6h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回肠组织中IL-2含量与术后出现持续上升,并在术后24h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血液、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IL-10、IL-2、IL-4均于24h后大幅下降。CLP术后6h及24h的脾脏淋巴细胞Th17、Treg比例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P<0.01)。回肠黏膜固有层中CD4+T细胞比例于术后12h达到最高,CD8+T细胞比例于术后24h达到最高,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Th17、Treg、CD4+T及CD8+T细胞均于24h后出现下降。结论 脓毒症发病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炎症因子浸润程度不同,肠道黏膜中炎症反应出现最早且持续时间更长。脓毒症中后期CD8+T细胞的显著减少及Treg比例的相对性增加可能提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中医肺康复疗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以"不治已病,治未病"为指导思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疗效确切,可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道症状,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中医肺康复技术种类较为单一,后期能否将中医肺康复技术多样化,是否可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量身定做合适的康复技术;(2)稳定期COPD患者是否能坚持肺康复训练,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有效锻炼;(3)稳定期COPD患者如若中途放弃相关训练,是否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是否会加快病情发展;(4)稳定期COPD患者如何在康复训练期间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5)中医肺康复疗法的中医理论依据还不够充分,临床仍处于摸索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lnc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通过诱导免疫逃逸、驱动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加化疗及靶向治疗抗性、促进血管新生等影响结直肠癌的进程。古今医家认为结直肠癌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正气亏虚, 标实为痰、湿、热、毒、瘀等病理因素交互为患, 外泌体lncRNAs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与中医学对结直肠癌“正虚邪实”病机的认识高度契合。通过梳理近年来外泌体lnc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为未来中西医结合防治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