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687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48篇
  4篇
中国医学   233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2.
顺铂(DDP)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金属抗癌药物,是目前最有潜力和应用最广泛的抗肿瘤药物。顺铂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尤为重要,目前已被推荐为同步放化疗的首选药物。但随着广泛的使用,顺铂的耐药性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限制临床疗效和部分患者肿瘤治疗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顺铂的耐药机制复杂,发生环节较多,但具体耐药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按照顺铂耐药发生的环节可分为:①顺铂在血液循环过程中产生耐药;②顺铂通过细胞膜的流入或流出产生耐药;③顺铂在胞质中产生耐药;④顺铂与DNA结合后产生耐药。本文综述了宫颈癌顺铂耐药可能发生的四个环节及克服耐药常用的手段,为提高顺铂对宫颈癌的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背景 随着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代谢综合征(MS)的预防与控制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脂质比值是重要的筛查指标之一,与MS之间的关系成为热点研究话题。目的 基于贵州省多阶段横断面研究人群分析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总胆固醇/HDL-C(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MS发病风险的关联及预测价值评价。方法 回顾性选取贵州省参与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地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和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的21 727例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根据是否患有MS将研究对象分为MS组(n=4 981)和非MS组(n=16 746)。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评价男性和女性TG/HDL-C、TC/HDL-C、LDL-C/HDL-C和non-HDL-C对MS的预测价值。通过Delong检验比较脂质比值预测MS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对老年患者重症肺炎(SP)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27例老年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入住ICU后28 d的生存情况,并依据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老年S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sTREM-1、PCT、BNP及联合检测对老年S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入住ICU时间、体温、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机械通气、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及血乳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病变累及多个肺叶占比和PSI评分、CRP、IL-6、IL-18、sTREM-1、PCT及BNP水平高于生存组(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累及多个肺叶[■=2.901(95%CI:1.335,6.305)]、PSI评分[■=2.807(9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分别加入NE和哌唑嗪、普萘洛尔及维生素E等刺激,观察心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NF-κB核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NE刺激后,心肌细胞活性氧生成明显增加、NF-κB活性增强,维生素E、哌唑嗪和普萘洛尔可不同程度减少心肌细胞活性氧含量、降低NF-κB活性。结论:NE对心肌细胞的作用部分通过激活NF-κB实现,这与NE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活性氧过量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严重烧 伤后24h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方法:(1 )采用40%全身总体表面积(TBSA)Ⅲ°烧伤大鼠模型,用干、湿重法检测NE刺激烧伤24h大 鼠脑组织含水量;(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烧伤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活性水平的变 化;(3) 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E诱导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1) 烧伤大鼠和NE刺激后的烧伤大鼠脑组织水肿明显;(2)烧伤后2 4 h大鼠脑组织NE活性增加,而NE刺激后的烧伤大鼠,脑组织NE的活性增加显著;(3) NE刺 激剂量增大时,脑组织VEGF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烧伤后VEGF的蛋白表达增加明显,随NE刺 激剂量增大,烧伤后VEGF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NE可诱导严重烧 伤大鼠脑组织VEGF的蛋白表达,提示烧伤后NE水平增高是脑水肿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INS)及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Insulin 2 hours after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S-2H)与高血压发病的风险。方法 本研究采用全人群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贵州省12个区(县)的48个乡镇共9 280人进行调查,排除基线HbA1c、INS及INS-2H缺失及有高血压病史者,最终纳入1 684例进入分析。中位随访6.23年。采用Cox生存回归分析HbA1c、INS及INS-2H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PAF及Survival计算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结果 HbA1c和INS-2H每升高一个单位,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1.5%和1.1%。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87倍。相比第一分位组,INS-2H第四分位组发病风险增加73.6%。HbA1c水平控制在6.3 mmol/L及以下可降低人群8.6%的发病。INS-2H水平分别控制在8.81 mIU/L、15.60 mIU/L、24.30 mIU/L以下,可降低人群22.6%、11.9%和6.8%的发病。年龄>42岁组的人群中,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84倍; INS-2H第二、三、四分位组发病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组的2.001倍、2.145倍和2.145倍。男性人群中,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760倍; INS-2H第三、四分位组发病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1.828倍和2.116倍。结论 HbA1c及INS-2H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年龄>42岁和男性人群更为敏感。控制HbA1c及INS-2H能有效降低人群高血压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201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12—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2—2019年共报告1 714例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5例/10万,无明显季节性分布,男性发病率(3.14/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2.07/10万),1~6岁儿童居多(55.43%),以散居儿童(45.22%)和集体单位儿童(托幼机构、学校)(42.47%)为主;脊灰疫苗免疫史≥3剂次的病例占91.72%;AFP病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8.38%;27.48%的病例为短暂性肢体麻痹;16.45%的病例残留麻痹。结论 贵州省仍需保持AFP病例监测的高敏感性和及时性,保持常住儿童脊灰疫苗高覆盖率,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随访时加强健康教育,促进病例肌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保护成年后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双色谱柱双FID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探讨不同一致性评价方法应用价值,为司法鉴定中涉嫌“醉驾”案件准确检测乙醇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配置浓度为80mg/100ml 乙醇溶液和4mg/100ml叔丁醇的混合样。使用自动进样器进样,然后用配备色谱柱和双FIDs的HS-GC分别分析样品。共进行了20次试验,分别计算FID-1和FID-2组的乙醇浓度。采用配对 t 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Bland- Altman 法、ATE/LER区域法等,对两组乙醇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FID-1组乙醇浓度为(79.57±1.65) mg/100ml,RSD为2.07%;FID-2组为(81.42±1.33) mg/100 ml,RSD为1.63%。配对 t 检验: t =-7.69( P <0.001);Pearson相关系数: r =0.757( P <0.001);组内相关系数: ICC =0.739( P <0.001);Bland-Altman 法显示,95%的点均落在一致性限内;ATE/LER区域法显示,100%点落在ATE区域,无点落在LER区域。结论 推荐联合使用Bland- Altman图分析法、ATE/LER区域法和组内相关系数作为双柱双检法检测样本中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良好。但还应结合测量不确定度等方面对FID-1、FID-2的结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