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点位置不同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6月—2021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3~12(6.6±2.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60个月,平均8.6个月。BadoⅠ型骨折60例,Ⅲ型8例。患儿均采用尺骨近端截骨矫形治疗,术中选择尺骨畸形最明显处截断尺骨,按照截骨点至尺骨近端间距占尺骨全长的比例不同分为3组,A组(占比≤25%)27例、B组(25%<占比<30%)20例、C组(占比≥30%)21例。观察指标:(1)对比3组患儿临床基线资料。(2)对比3组患儿手术时间,观察术后患肘肱桡关系恢复情况,尺骨截骨处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术后定期随访。取出内固定前,测量对比3组患儿肘关节旋前、旋后、伸肘、屈肘角度,采用Kim肘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并对比3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拆除内固定后,采用影像学Nakamura分级标准评估并对比3组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 (1)3组患儿性别、年龄、患肢侧别、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患肢肘关节活动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3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为(100.6±31.7)min,B组为(133.0±24.2)min,C组为(94.9±2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2,P=0.367)。术后第3天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肱桡关系均恢复正常。A组有1例术后切口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后愈合。6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8.7个月。A组术后发生肱桡关节再脱位3例、半脱位3例,B组发生半脱位3例,C组发生半脱位2例、尺骨延迟愈合1例;3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儿尺骨截骨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P=0.989)。(3)3组患儿取出内固定前,肘关节旋前、旋后、伸肘、屈肘角度,以及Kim肘关节功能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拆除内固定后,影像学Nakamura分级评定肘关节功能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P=0.422)。结论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采用尺骨近端截骨矫形治疗,术中选择尺骨畸形最明显处截断尺骨,尺骨截骨点位置的不同对患儿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2岁以内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术前磁共振相关因素对手术方式的预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7例(60髋)符合条件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资料,其中男9例,女48例。术中根据Bowen造影标准将患儿分为3组,闭合复位成功为A组(26例),闭合复位失败为B组(24例),无法复位为C组(7例)。在磁共振上测量三组患儿术前关节囊前入口角(anterior access angle,AAA)、下入口角(inferior access angle,IAA)、冠状位最大入口直径(coronal maximal access diameter,CMAD)、轴位最大入口直径(axial maximal access diameter,AMAD)、轴位股骨头直径(axial femoral head diameter,AFHD)、冠状位股骨头直径(coronal femoral head diameter,CFHD)、冠状位口径比(CMAD/AFHD)及轴位口径比(AMAD/CFHD)等指标,比较三组数据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侧别、年龄、脱位程度、负重时间等和治疗方式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闭合复位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拐点。结果3组数据的AAA、CFHD、AFHD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AA角为(108.2±9.8)°,显著大于B组(98.8±11.2)°和C组(91.7±6.9)°,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在CMAD、AMAD、CMAD/AFHD等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AMAD/CFH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两组CMAD、AMAD、CMAD/AFHD、AMAD/CFH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性别、侧别、脱位程度、负重时间等和治疗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有相关性。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5组数据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AMAD/CFHD(0.848),确定AMAD/CFHD的敏感度(74.1%)、特异度(92.3%)及拐点(0.515)。结论术前磁共振指标IAA、CMAD、AMAD、CMAD/AFHD、AMAD/CFHD可作为术前预判因素。当AMAD/CFHD比值>0.515时,建议行闭合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手术经验。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为36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禁忌的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直视下行肠套叠复位术,如发现复位困难,则行空气灌肠辅助复位。如复位仍失败,可经Trocar将吸引器头或细硅胶管插入肠套叠鞘部,注入生理盐水,在空气灌肠辅助下用无损伤抓钳牵拉回肠末端,整复肠套叠,复位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如有肠坏死或器质性病变,则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结果:22例经空气灌肠辅助复位成功,8例经鞘内注入生理盐水辅助复位成功。30例复位成功的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例因肠坏死或套叠过紧无法在腹腔镜下复位,2例美克尔憩室,1例淋巴瘤,行腹腔镜辅助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间平均8min,术后48h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5d。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肠套叠复位术结合空气灌肠、肠套叠鞘部注水可使绝大多数肠套叠复位,手术安全可靠,具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点,复位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做回肠固定,可有效防止肠套叠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13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NICU入住时间48 h的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病特征及病原菌种类。结果 2013年1月—2017年12月NICU共监测新生儿10 551例,发生医院感染257例,27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44%,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56%,例次日感染发病率为2.31‰。不同性别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重、有无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年份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5.19%(其中VAP占36.30%);其次是血液(22.22%)。共检出病原菌16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6.03%)、肺炎克雷伯菌(22.49%)、大肠埃希菌(19.53%)。结论低出生体重及侵入性操作是NICU住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严格掌握各种置管指征,加强产前孕母的宣教与营养指导,将胎儿的出生体重维持在合理范围均是预防NICU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胶原蛋白Ⅳ型α5链(collagen type Ⅳ α 5 chain,COL4A5)基因进行分析,为1例X-连锁性遗传性Alport综合征家系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探讨Alport综合征COL4A5基因移码突变谱及临床表型。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候选致病变异进行验证。结果病人肾损害渐进展,出现肉眼血尿、肾病综合征,抗感染治疗后蛋白尿及肉眼血尿可缓解。先证者肾脏病理活检:病理表现为基底膜厚薄不一,致密层增厚,部分呈撕裂状和蛛网状。高通量测序和一代测序结果均提示病人COL4A5基因49号外显子存在c.4518_c.4519 insC(p.Gln1507Profs*14)的杂合变异;病人父母均不携带该变异。结论首次报道了COL4A5基因该位点的新生变异为病人的发病原因,丰富了COL4A5基因变异谱,为该X-连锁性遗传性肾炎家系的分子诊断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对指导家族中母亲及女儿再生育,通过产前基因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阻断该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胸入路小儿食管裂孔疝14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胸入路小儿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左侧经胸入路食管裂孔疝修补附加Belsey方法抗胃食管反流手术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14例。3例诊断为滑动性疝(Ⅰ型),1例为食管旁疝(Ⅱ型),余10例为混合性疝(Ⅲ型)。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130~180 min,术后3~11天拔管,住院15~31天。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2年,患儿体重增加,营养良好,无复发。结论: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Ⅰ型食管裂孔疝和Ⅱ、Ⅲ型食管裂孔疝应早期手术治疗,左侧经胸入路食管裂孔修补术附加Belsey方法抗胃食管反流手术视野暴露好,操作方便,损伤相邻器官少,修补准确,切口隐蔽美观,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9.
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8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本组无病死,并发肺炎22例,心律失常3例,气胸2例,低心排1例,残余分流1例。结论:反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治疗的经验。方法: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对18例TAPVD患儿行矫治手术,其中8例心上型采用左心房顶部入路。结果:痊愈15例,术后早期病死3例,病死率为16.7%。延迟关胸2例。心律失常4例,均经治疗痊愈。痊愈患儿随访4~48个月,心功能正常。结论:TAPVD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左心房与肺总静脉吻合口应足够大,避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