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34篇
  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权重配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的优化配伍方案。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55岁。诱导药物的低效量和足量分别确定为咪达唑仑0.02、0.06mg/kg,芬太尼2、6μg/kg,异丙酚0.5、1.5mg/kg。根据权重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配至3种药物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配伍组(n=10)。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各组依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罗库溴铵0.6mg/kg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即刻、异丙酚注入后1、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min的BIS、MAP及HR。按权重配方法的剂量优化原则评判复合药效,分析各组份药的重要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性质。结果以BIS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s、异丙酚1.0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MAP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具有协同性作用,异丙酚与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HR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0mg/kg配伍时,芬太尼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协同性作用。结论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在维持镇静方面为相加作用,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为协同作用;优化配伍方案为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特征。方法 2017—2018年,收集就诊于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48例,以性别、年龄、学历匹配正常人群47例进行对照研究,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II)进行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34.58±7.47)vs(40.25±7.16)]、客观支持评分[(7.54±2.34)vs(8.85±2.89)]、主观支持评分[(20.02±4.44)vs(23.30±4.52)]、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6.00±2.02)vs(7.79±2.05)]、家庭亲密度评分[(54.35±10.87) vs (63.91±15.55)]、适应性评分[(35.75±10.27)vs (42.38±13.37)]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3.78、-2.43、-3.57、-4.28、-3.47、-2.71,P值分别为0.000、0.017、0.001、0.000、0.001、0.008);两组在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因子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沟通评分[(2.69±0.57) vs (2.11±0.36),(t=5.95,P=0.004)]、情感介入评分[(2.60±0.36) vs (2.24±0.49),(t=4.13,P=0.032)]、家庭总的功能评分[(2.80±0.56)vs( 2.07±0.43),(t=7.14,P=0.00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是躯体形式障碍的危险因素(R=0.91,P<0.01)。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沟通、情感介入方面表现较差,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影响最显著的为情感反应因子。  相似文献   
3.
Ithasbeenprovedbypreviousstudies(1-3)thattheopolyphenols(TP)hastheeffectsofscavengingoxygenfreeradical,adjustingserumlipid,andprotectingmyocardium,etc.ThisstudyaimedattheprotectiveeffectofTPonhepatichistologyinhyperlipidemiamodelofquailstocertifyitspr…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频繁发作(frequent exacerbator,FE)和非频繁发作(infrequent exacerbator,iFE)的不同临床表型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诱导痰中巨噬细胞的异质性。方法: 分析80例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肺气肿(emphysema,EM)、哮喘-COPD重叠(asthma-COPD overlap, ACO)表型的COPD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痰巨噬细胞CCL3和CD163的表达,定 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HIF-1α和Cav-1的表达。结果:FE和iFE患者在年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痰细菌阳性率,COPD评估测试 (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Modifi 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方面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iFE患者,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上CCL3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而CD163显著增 高(P<0.01),同时HIF-1α和Cav-1 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CB表型的FE患者与iFE患者之间在年龄,痰细菌阳 性率,CAT评分,mMRC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iFE患者,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上CCL3荧 光强度轻度降低(P>0.05),而CD163显著增高(P<0.01),同时HIF-1α和Cav-1 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EM表型 的FE患者与iFE患者之间在年龄,病程,FEV1/FVC,痰细菌阳性率,CAT评分,mMRC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对于iFE患者,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CCL3荧光强度轻度减低(P>0.05),而CD163轻度升高(P>0.05),同 时HIF-1α水平轻度升高(P>0.05),Cav-1水平则显著增加(P<0.01)。ACO表型的FE与iFE患者所有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CCL3荧光强度明显低于iFE患者(P<0.01),而CD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 时HIF-1α(P<0.01)和Cav-1(P<0.05)表达也显著增加。全部FE及CB表型FE患者CCL3与HIF-1α和Cav-1均呈显著负相关, CD163仅与HIF-1α呈显著正相关;EM表型FE患者CD163与HIF-1α呈显著正相关;ACO表型FE患者CCL3与HIF-1α呈显 著负相关,而CD163与HIF-1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B,EM,ACO表型FE和iFE患者临床特征差异不一,诱导痰中替 代活化巨噬细胞(M2)在FE患者中占优势,HIF-1α可能在其极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存素(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一个IAP家族的独特成员,表达于胚胎组织和多种癌组织,但不见于正常组织。能抑制各种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参与血管生成,作为一种普遍表达的肿瘤特异性凋亡抑制因子,生存素可能是肿瘤靶基因蛋白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否允许作为健康受试参加药物动力学研究,目前存在较大分歧。本列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旨在防范这类研究在健康儿童的不适当实施,以保证其符合国际共认的伦理学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了解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与单用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6项研究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胰腺炎的病死率、并发症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病死率同质性检验χ2=3.156,P>0.05,并发症同质性检验χ2=1.210,P>0.05,均具有同质性,可以合并进行分析。病死率合并效应量的估计OR合并=3.164,R合并95%可信区间为1.390~7.200,OR合并的检验P<0.05,并发症合并效应量估计OR合并=3.209,R合并95%可信区间为1.747~5.900。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单用生长抑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生长抑素单用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异性靶向生存素的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系HL 6 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 (AI) ;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检测细胞凋亡 ;RT PCR半定量检测生存素mRNA的表达。结果 :5~ 2 0 μmol·L-1生存素ASODN对HL 6 0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SODN组凋亡率和生存素基因表达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存素ASODN能有效抑制HL 6 0细胞生存素mRNA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 ,表明生存素对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粉尘螨脂质体,并探讨其对粉尘螨(抗原)致敏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了解粉尘螨脂质体脱敏效果及机制。方法:用粉尘螨(抗原)致敏BALB c小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粉尘螨脂质体,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总IgG、总IgE、螨特异性IgG (sIgG)、螨特异性IgE (sIgE)滴度及IL 4、IFN γ水平。结果:致敏组小鼠血清总IgE、sIgE、总IgG、sIgG滴度及IL 4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 <0 .0 1) ,IFN γ水平显著下降(P <0 .0 1)。皮下注射粉尘螨脂质体后,小(1μg·g-1体重)、中(3μg·g-1体重)、大(9μg·g-1体重)剂量组小鼠血清IL 4水平较致敏组下降,IFN γ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近(P>.0 5 )。总IgE、sIgE均显著下降,并以小剂量组下降最明显,与正常组相近,但中、大剂量组仍未下降至正常水平;小、中剂量组IgG及sIgG滴度与致敏组相比显著升高,尤以小剂量组升高最明显,而大剂量组与致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仍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结论:所制备的粉尘螨脂质体可以对粉尘螨致敏小鼠产生脱敏作用,其中以小剂量组脱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砷化合物(AsI3-3Tu)对C26移植性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Fu组和AsI3-3Tu组,于接种C26移植性肿瘤细胞后第6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隔天1次,共给药8次,观察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AsI3-3Tu对肿瘤组织COX-2及MVD的影响.结果 AsI3-3Tu对C26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55.0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sI3-3Tu对肿瘤组织的COX-2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MVD明显降低.结论 AsI3-3Tu对C26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