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447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266篇
  1篇
中国医学   254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玄府首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世补充完善,至金元时期河间学派代表人物刘完素将其提炼为"升降出入"指导临床实践,河间学派门人后学亦秉承该理论,并各有侧重,如刘完素倡导出以宣通、张从正遵循下以通降、李东垣重视升以提清、朱震亨强调入以滋阴,共同发展和完善了玄府理论;现代学者围绕玄府的特性,提出与之相应的现代医学微观结构假说,促进了玄府理论在形质研究上的发展。本文通过论述河间流派对玄府及其升降出入理论的认识,加以严谨的探讨和总结,以期对玄府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2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中药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0 g/次,3次/d。2组疗程均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Geboes指数、结肠镜下黏膜表现、生活质量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统计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e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糜烂、溃疡改善不明显(P>0.05),充血水肿、颗粒样变等肠镜表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64%,对照组为23.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病理损伤,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和凝血因子FI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强心通脉灵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心通脉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室重构(VR)的干预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强心通脉灵大剂量组(QXLmax组)12只、强心通脉灵小剂量组(QXLmin组)14只、卡托普利组11只、模型组15只和假手术组13只,采取冠状动脉结扎造成AMI模型,术后均予口服给药治疗,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以相应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放射免疫法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光镜下观察心尖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ABC染色测TGF-β1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及各给药组AngⅡ水平较高,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中QXLmax组较卡托普利组及QXLmin组更低。模型组及各给药组SOD水平较假手术组降低,QXLmax组及QXLmin组较模型组有升高趋势,左心室质量指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各给药组较假手术组有升高趋势,QXLmax组较QXLmin组及卡托普利组低。卡托普利组及QXLmin组健存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QXLmax组病理改变最轻,偶有少量胶原纤维增生。TGF-β1表达QXLmax组较QXLmin组及卡托普利组低(P<0.01)。结论强心通脉灵可降低AMI后大鼠血浆AngⅡ水平,增加SOD活性,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组织TGF-β1表达,从而平稳AMI后VR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衡水市儿童铅中毒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方法对本市9875例6月~6岁的儿童进行末梢血(采用电极法)血铅检测。结果受检儿童中超过100μg/L的有122例,占总人数的0.61%。结论我市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状况并不严重,家长不必要过度恐慌。  相似文献   
5.
苏春芝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83-138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腹水疗效。方法:对78例肝硬化后难治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脾益气利水活血汤(云苓、生黄芪、白术、党参、猪苓、山药、泽泻、车前草、大腹皮、当归、丹参、川芎、鳖甲、山甲珠、生地、女贞子、墨旱莲、白茅根、郁金等),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腹水减少情况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腹水减少及肝功能好转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仙灵洗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仙灵洗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仙灵洗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新癀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3.92%,对照组复发率为21.57%,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配合仙灵洗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被认为是胃的“癌前期状态”。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仅是对症治疗或手术切除。李恩复教授多年潜心研究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确立了凉润通降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艾滋病咨询热线15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艾滋病咨询热线的管理质量,搞好今后的咨询热线工作,本文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的艾滋病咨询热线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分析。截至2006年12月,该条咨询热线已经接入热线14万余人次,这个中国大陆的第一条艾滋病咨询热线在工作质量、咨询员素质、兼职督导员协调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艾滋病咨询热线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分析回顾,艾滋病咨询热线将在今后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从血液流变学探讨萎缩性胃炎的血瘀改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血液流变学探讨萎缩性胃炎的血瘀改变戴晓玲,张庚良,海滨,滕玲,程丽娜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 050011)  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普遍认为本病为胃癌的前期病变。因此,在国内外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现已公认,血液流变学改变可做...  相似文献   
10.
《中图法》增设感染性疾病相关类目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图法》类目设置与各专业学科设置紧密相关 ,它应该科学地、前瞻性地反映各个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然而 ,《中图法》(第四版 ) (以下简称《第四版》)无感染性疾病相关类目。1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diseases)是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犯或侵入宿主机体所引起的疾病 ,包括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 ,还有各种医院内、外的非传染性感染病 ,涉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等各科[1,2 ] 。在我国 ,一些人误将infectiousdiseases译成传染病 ,混淆了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的概念。1998年就有学者建议将国内现行的传染病科改为感染病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