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共6例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神经电生理学、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谱、脑脊液、临床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本组6例患者发病前均有外伤或手术史,创伤至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时间平均8 d,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6例)、呼吸肌麻痹(4例)和脑神经损害(4例);1例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 IgG阳性,1例GM1和GD1b IgG阳性;2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6例蛋白定量升高、4例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学以运动神经轴索损害为主。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1例为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2例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病至呼吸肌麻痹时间平均3.25 d,1例呼吸机辅助通气27 d后放弃治疗,死亡;1例拒绝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5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0 g/(kg·d),1例仅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500 mg/d。平均随访9.50个月,4例生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肌萎缩,3例肌力恢复良好,1例肌力3~4级。结论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以发生于不同的创伤应激后,临床表现较严重,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及时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超时间窗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超时间窗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8例基底动脉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经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后均成功获得再通。术前NIHSS评分为(24.83±2.71)分,术后30 d为(14.12±2.48)分,术后90 d为(8.12±2.48)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 评分1分1例,2分1例,3分2例,4分2例,5分2例。MRA或CTA复查显示,1例血管闭塞(左侧大脑后动脉),余7例无开通血管再闭塞。结论 超时间窗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是有效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可产生过多的激素诱发全身疾病,或因肿瘤占位效应而引起头痛、眩晕或视力障碍。通过检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对患者预后及治疗分析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与垂体肿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具有致癌或抑制肿瘤的特性,可在血清、血浆等生物液体中检测到,且具有创伤小、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等特点,有望成为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评估靶点。因此本文就ncRNA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方法:对30例左侧原发性TN患者(患者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扫描及全脑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通过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比较2组之间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和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的差异。对差异脑区患者组的DTI指标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病程长短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右上侧放射冠和右前侧放射冠FA值均显著降低(P<0.05,FWE校正),患者组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右前侧放射冠、左前侧放射冠、右上侧放射冠和右后侧放射冠RD值均显著增高(P<0.05,FWE校正)。2组之间MD值和AD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组的右前侧放射冠FA值与VAS呈负相关(r=-0.445,P=0.018),左前侧放射冠RD值与VAS呈正相关(r=0.471,P=0.011)。患者组的DTI各项指标与病程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左侧原发性TN患者存在广泛的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改变,且以对侧大脑半球白质为主;放射冠FA值与RD值改变对于评估TN患者的疼痛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贝伐单抗联合洛莫司汀治疗复发性胶质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随机对照试验中探讨复发性胶质瘤患者使用贝伐单抗与洛莫司汀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04。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数据库,筛查文献后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并分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有患者1053例(试验组523例,对照组5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贝伐单抗联合洛莫司汀治疗可显著改善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HR=0.52,95%CI:0.44~0.61,P<0.05)与客观缓解率(ORR)(OR=0.33,95%CI:0.14~0.78,P<0.05),对总生存期(OS)无明显改善作用(HR=0.89,95%CI:0.75~1.07,P<0.05)。不良反应方面,贝伐单抗联合洛莫司汀治疗组的蛋白尿及三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洛莫司汀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Wnt1和LGR5的表达变化,进而研究其与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健康7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组和重度创伤性脑损伤(sTBI)组,每组10只。用电子皮质损伤撞击仪打击分别致mTBI及sTBI,造模前后分别对3组大鼠计算24和48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造模后48 h,大鼠在全麻下开腹利用多普勒血流量计测定胃底、胃大弯、幽门和贲门部黏膜血流量,造模48 h后处死大鼠并取胃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1及LGR5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2种蛋白在细胞水平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TBI组和sTBI组NSS评分明显升高(P<0.01),TBI后大鼠胃各部黏膜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且sTBI组较mTBI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mTBI组中Wnt1及LGR5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5),sTBI组较mTBI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sham组胃黏膜组织HE染色可见正常腺胃组织,未见异常改变,mTBI组与sTBI组胃黏膜腺体、黏膜及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结论:脑损伤后可导致Wnt1及LGR5表达上调,从而诱导胃黏膜组织发生炎性改变,进而诱发应激性溃疡。本研究对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机械使用替罗非班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机械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术中不应用替罗非班。结局指标为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出血率、3个月预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6篇文献中,3篇为英文,3篇中文,共计642例,试验组266例,对照组3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管再通率、出血风险以及3个月预后良好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并不能显著提升血管再通率,但也未明显增加出血风险,对3个月预后也无显著影响,因此,不建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机械栓术中常规使用替罗非班。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