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90篇
  2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88例诊断为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平均年龄(37.34±11.24)岁,以男性为主(89.77%)。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合并疾病由多到少依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结核、曲霉菌感染、慢性乙型肝炎、肺孢子虫病。死亡患者15例,占比17.05%。62.50%的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个/μl。消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RNA≥105copies/ml均为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消瘦、HIV RNA≥105 copies/m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MPS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杭州市西溪医院诊治的ACLF患者102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PSS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PMA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194,P=0.04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T、ALT和TBIL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T、APTT均显著短于本组治疗前,FIB、TSH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AST、ALT和TBI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T、APT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FIB、TS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PMAS联合MPSS治疗ACLF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多项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AFLD)发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1-3]。在T2DM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可高达70%[4]。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是近年来新兴的超声无创检查方法,主要基于超声信号在肝组织中传播受肝细胞中脂滴的影响而出现显著衰减的原理来评估肝脏脂肪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GBE50)联合芹菜素(apigenin)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用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银杏酮酯组、芹菜素组、银杏酮酯联合芹菜素组,均按照100 mg/kg灌胃。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CK)和心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介素-6(IL-6)变化。同时,取心脏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银杏酮酯组100mg/kg、芹菜素组100mg/kg能降低MDA、CK-MB、c Tn T、CK、IL-6水平和升高SOD水平;与银杏酮酯组100mg/kg、芹菜素组100mg/kg相比,银杏酮酯联合芹菜素组100mg/kg能显著降低MDA、CK-MB、c Tn T、CK、IL-6水平和升高SOD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银杏酮酯组100mg/kg、芹菜素组100mg/kg能减轻心肌组织损伤的病理学变化;与银杏酮酯组100mg/kg、芹菜素组100mg/kg相比,银杏酮酯联合芹菜素组100mg/kg能显著减轻心肌组织损伤的病理学变化。结论:与银杏酮酯100mg/kg、芹菜素100mg/kg相比,银杏酮酯联合芹菜素100mg/k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提高心脏组织中SOD水平和降低心脏组织中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静脉置泵化疗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7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使用KL-Ⅱ型皮下埋植式给药装置进行化疗,同时进行规范护理。对照组39例应用全身化疗,并进行规范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化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癌性疲溃感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门静脉置入化疗泵对肝癌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患者的疲溃感,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在小鼠体内的血和肝组织分布,探讨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作为肝靶向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单次灌胃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剂量500 mg·kg-1,给药后30 min,1 h,2 h,4 h时取血浆及肝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及肝脏中甘草酸二铵的浓度。结果:泡腾颗粒组小鼠血及肝组织中血药浓度显著高于胶囊组(P<0.01),肝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中药物浓度(P<0.01),而胶囊组血及肝组织中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能显著提高小鼠血及肝组织中甘草酸二铵的浓度,特别是肝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有肝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年素娟  李儿  丁小金   《护理与康复》2018,17(9):59-60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配合加压包扎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深静脉置管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将11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局部加压包扎,观察组采取云南白药外敷配合局部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渗血持续时间、换药次数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渗血持续时间(31.78±18.68)h、换药(2.21±1.05)次,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53.29±15.59)h、换药次(3.33±1.15)次,观察组穿刺点疼痛、红肿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点渗血止血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配合加压包扎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深静脉置管穿刺点渗血的止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总结呼吸道传染性病毒感染孕产妇手术时的医院感染管理。管理重点是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条目,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手术前做好手术间及需用物品的准备,对参与手术人员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手术中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放置;手术后规范患者及工作人员处置,规范手术用物及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手术间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9.
沈文礼 《健康博览》2021,(12):22-23
43岁的刘先生(化名)已经腹部隐痛一个多月,一直当成是胃炎,自己在家吃药.可这次痛得特别厉害,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实在熬不过去的他,日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 腹部CT显示,刘先生的胆囊有多发结石.接诊的主任医师建议刘先生立即入院给予抗感染、解痉等对症治疗,但刘先生的腹痛、体温仍然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22日—2月20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由120急救车转入内科继续治疗的25例患者。对25例集中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进行观察,给予规范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消毒隔离与防护、一般护理、加强监测、药物的治疗与护理、中医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5例患者中发热21例,咳嗽、咳痰13例,乏力、肌肉酸痛7例,胃纳差12例,腹泻5例,胸闷12例,头痛5例。23例胸部CT示两肺单发或散在多发的多叶段的高密度斑片状磨玻璃影,2例出现了实变影和支气管充气征等。25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均达治愈标准并予以出院,1个月后随访未出现复发。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期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咳嗽、胃纳差、恶心、腹泻,部分患者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护理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不仅避免了自身感染风险,而且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