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定量评估64层螺旋CT(MSCT)与DSA2种成像方法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应用心脏动态体模,设定心率为0、50、70、90次/min,对内径3mm的模拟冠状动脉(内设25%、50%、75%3段狭窄)及内径4mm的模拟带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段内设50%、75%2段狭窄)分别进行MSCT与DSA成像,将MSCT与DSA对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MSCT对25%、50%、75%3段狭窄的平均测量值为(30.0±1.4)%、(49.5±1.3)%、(72.9±3.9)%(P值分别为0.005、0.531、0.369);DSA分别为(24.8±2.0)%、(48.2±2.1)%、(75.3±2.4)%(P值分别为0.883、0.180、0.796)。(2)MSCT图像伪影随心率增快而增加,心率≥70次/min影响变明显;DSA不受心率影响,所有心率下都可清晰地显示狭窄程度,无伪影。(3)MSCT与DSA测量血管狭窄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5,P=0.000)。(4)MSCT可同时显示支架及支架内狭窄,但显示支架内狭窄能力有限,对50%狭窄分别显示为(46.4±4.5)%(心率为0)和(43.6±5.7)%(心率为50次/min),与标准值(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可清晰显示支架内狭窄,但不能很好显示支架形态。结论(1)MSCT与DS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结果可靠,MSCT受心率的影响大,时间分辨率有待提高,作为排除性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判断尚有一定局限性,但在管径较粗和低心率条件下评价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宫颈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宫颈妊娠患者,孕龄36~68天,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术后患者的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中止,血β-HCG水平迅速下降.患者的宫颈形态及月经周期于治疗后4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是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自体髂骨进行比较,评价医用硫酸钙单独应用的成骨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成骨机理。[方法]建立家兔腰椎后外侧融合模型,以自身作为对照,双侧横突间植骨,左侧植入硫酸钙颗粒,右侧植入自体髂骨。于术后3、6、12周行X线、CT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3周,硫酸钙尚可见残留颗粒,自体骨完全降解;植骨区域内均可见到大量的破骨细胞,并有血管纤维组织长入。术后6周,硫酸钙完全降解,影像学检查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局部骨密度增高,新骨成形;组织学检查两侧植骨区内均为大量的透明软骨形成,自体髂骨植骨区内可见散在的骨小梁结构。术后12周,组织学及影像学上二者没有任何的差别,两侧形成的骨组织与家兔的椎体骨组织结构相同。[结论]医用硫酸钙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除了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外,硫酸钙可能还具有骨诱导性,其成骨能力与自体髂骨相当,医用硫酸钙单独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1.5T和3.0T两种不同的磁场强度对膝关节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系列、不同磁场强度的两种成像设备,对16位健康自愿者在1.5T和3.0T两种不同的磁场强度下,分别进行膝关节成像,序列使用相同的参数,不校正磁场强度的变化对TR的影响.分别测量半月板、肌肉、脂肪和骨骼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相对对比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0T条件下膝关节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明显优于1.5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T条件下膝关节图像的相对对比度与1.5T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膝关节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随着场强的增加而提高,膝关节图像的相对对比度随场强的变化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导管动脉栓塞(TAE)用于改善经常规化学治疗(化疗)无效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伴皮肤破溃的效果。方法 10例晚期乳腺癌经常规化疗及系统靶向治疗均无效,肿瘤增大伴皮肤破溃,伴恶臭、渗液、出血及感染等;于DSA引导下对其行TAE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0例均成功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均未出现栓塞相关皮肤坏死及神经损伤。术后7天皮肤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30天9例皮肤破损面积减小、1例皮肤破溃加重;术后2个月内6例、术后3个月内10例皮肤破损面积增大并症状复发。结论 TAE用于治疗伴皮肤破溃的局部晚期乳腺癌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症状,但中长期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中的效果及失败原因。方法: 对65例伴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经皮肾镜术后出血患者行肾动脉造影,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插管,用微弹簧圈栓塞损伤动脉。若首次肾动脉造影无阳性发现,则采用以下措施以防止遗漏病灶:(1)腹主动脉造影;(2)重复肾动脉造影;(3)造瘘管走行区域肾动脉分支超选择造影;(4)保留穿刺通道,拔除肾造瘘管后造影。对肾动脉出血的造影表现进行总结,并对栓塞止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造影有阳性发现的60例(62个肾脏), 均经超选择性栓塞成功止血。肾动脉造影的阳性表现包括:假性动脉瘤形成、斑片状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造影剂进入集合系统、造影剂弥散至肾被膜下。一次栓塞成功53例(55个肾脏), 成功率88.71%,两次栓塞成功率96.77%。首次栓塞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遗漏病灶(4例,57.10%)和栓塞的受损血管再通(2例,28.57%)。5例患者肾动脉造影无阳性发现,经保守治疗血尿停止。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均未再次出现血尿,且未发生持续、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结论: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肾动脉造影遗漏病灶是造成止血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为正常和单纯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29例,按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分为5组,无狭窄组27例,轻度狭窄组30例(1%~49%),中度狭窄组19例(50%~69%),重度狭窄组34例(70%~99%)和闭塞组19例(100%),计算NLR,并进行比较。使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的高血压比例分别为37.04%、66.67%、73.68%、70.59%、63.16%,糖尿病比例分别为14.81%、33.33%、57.89%、41.18%、42.11%,脑梗死比例分别为7.41%、30.00%、36.84%、55.88%、57.89%,NLR分别为1.46±0.42、1.73±0.45、2.37±0.82、2.41±0.82和2.75±1.3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41,P=0.001,P=0.000)。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NLR(OR=3.146,95%CI:1.919~5.340,P=0.000)和年龄(OR=1.682,95%CI:1.197~2.340,P=0.002)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风险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其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及相应MRI表现。结果 颅内感染8例,包括真菌感染5例,颅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伴环形强化;病毒感染3例,为多发斑片状T2WI及FLAIR高信号。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右侧额叶出血性占位伴不均匀强化。脑血管病6例,包括硬膜下出血2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硬膜下新月状T1WI、T2WI混杂信号;脑梗死4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5例,MRI示双侧顶枕叶为主的皮层下FLAIR高信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例,其中软脑膜浸润1例,软脑膜呈FLAIR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脑实质浸润1例,左侧小脑斑片状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类型多样;MRI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评估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胶片-报告按需自助打印技术对放射科取报告过程的流程优化价值。方法:针对放置在放射科入口处的四台自助打印机,观察患者使用及排队情况、胶片匹配识别情况和废弃胶片积压情况,记录机器故障情况。结果:经过一年的使用,每天约有80%患者愿意尝试通过自助打印机取检查结果,其中多数患者使用顺利,并表示愿意下次继续使用。少数情况下,由于患者行动不便、网络故障、耗材不足等因素,造成患者自助取结果失败。结论:胶片-报告自助打印技术在放射科存在许多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同时需重视对设备的定期养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的CT表现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脊柱结核患者的CT表现,将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分为骨碎片型、溶骨型、局灶破坏硬化型、骨膜下型及混合型5种类型,分析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及其构成比.结果:共分析202个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类型,其中骨碎片型17个(8.4%),溶骨型76个(37.6%),局灶破坏硬化型57个(28.2%),骨膜下型25个(12.4%),混合型27个(13.4%),以溶骨型和局灶破坏硬化型多见.不同节段椎体骨质破坏类型构成比不同,腰椎以局灶破坏硬化型多见,颈胸椎以溶骨型多见.结论:脊柱结核不同骨质破坏类型具有相应的CT表现特点,不同节段椎体骨质破坏类型构成比存在差异,CT检查对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