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义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单一延长应激模型组(model)。建模后第7d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PCR检测两组大鼠皮质RGMa的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僵立行为明显增加(0.01),皮质RGMa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多(0.01)。结论单一延长刺激诱导大鼠皮质RGMa蛋白及转录水平上调,可能是引起PTSD皮质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测量术后复发残余病灶、术后未复发病变区、残腔病灶及脑组织正常区域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管表面通透性(PS),以及其各相对参数值(rCBF、rCBV、rPS)],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复发残余组10例,CBF值、CBV值及PS值均升高,rCBF值为1.99±0.72,rCBV值为2.57±0.79,rPS值为10.79±5.85。未复发组11例,CBF值及CBV值均降低,rCBF为0.36±0.99,rCBV为0.76±0.41。8例PS值接近正常值,3例术后早期CT灌注检查PS值较明显升高,8~10个月再次复查PS值接近正常。术后残腔2例,CBF值略降低,CBV值略升高,PS值较明显升高。胶质瘤术后复发残余组与术后未复发组比较,二者的CT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脑组织区域比较,二者的CT灌注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残腔组比较,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及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与脑组织正常区域比较,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病例组与术后残腔组比较,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及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地反映脑肿瘤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确定肿瘤术后是复发残余还是未复发上有重要价值;PS值大小能较准确反映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但在鉴别肿瘤术后为复发残余还是残腔上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0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CAM-1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可见ICAM-1的表达水平上调,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水平(P<0.01)。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表达ICAM-1,且神经元表达较明显。结论ICAM-1在人类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表达水平上调,其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白细胞浸润,最终引发炎性反应和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中凋亡的情况,探讨凋亡与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细胞末端转移标记(ISEL)法进行凋亡指数测定,TdT去除液用于阴性对照,断奶4 d后的母鼠乳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肾母细胞瘤中胚基型的3种分化程度的凋亡指数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预后较好病理组织(FH)中的各病理分型间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FH与预后不好病理组织(UH),FH与正常对照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UH与正常对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母细胞瘤中降低的凋亡指数与差的预后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脑血管造影的常规运用,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的诊断率逐渐增加。我们总结了43例MIA的外科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内窥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第三、四脑室内巨大肿瘤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技巧.5例巨大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第三脑室旁的下丘脑反应及第四脑室旁结构水肿反应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甲蓝(M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的增殖抑制及与化疗药物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BCN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MB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MB和BCNU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MB、BCNU联合应用与BCNU的单独应用对C6大鼠肿瘤模型的作用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BCNU具有协同的抗胶质细胞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颅脑术后急性心因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因性反应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所引发的精神障碍。颅脑手术作为一种剧烈的生活事件,有可能导致病人急性心因性反应的发生。围手术期应注意心理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本文就我院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颅脑手术后发生急性心因性反应病例11例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脊髓内肿瘤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方法81例儿童髓内肿瘤均经显微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髓内肿瘤以星形细胞瘤24例(29.6%)、室管膜瘤13例(16.0%)和表皮样囊肿11例(13.6%)为多见,其运动系统损害是儿童髓内肿瘤最常见首发症状,其次为疼痛、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放疗用于高度恶性肿瘤。椎板成形术可以有效减少脊柱畸形发生率。结论运动系统损害是儿童髓内肿瘤最常见首发症状,感觉障碍较成人发生率低。积极手术切除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人经血管内栓塞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诣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