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  方法:纳入68例早期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TX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MTX联合SIN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 20、50、70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MMP-3、OPG、RANKL表达水平。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ACR 20、50、70达标率分别为76.7%、40.0%、3.3%,对照组分别为34.5%、20.7%、6.9%,治疗组的ACR 20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ESR、CRP、RF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MP-3、RANKL水平降低(P<0.01,P<0.05),OPG水平和OPG/RANKL比值升高(P<0.01,P<0.05);对照组患者的MMP-3水平亦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的OPG、RANKL水平及OPG/RANKL比值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SIN联合MTX可改善早期RA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控MMP-3及RANKL/OPG系统,这可能是其抑制骨侵蚀、促进骨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髌韧带部分缺损联合内侧副韧带离断法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疾病模型。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3周组和模型6周组,每组10只。模型3周组和模型6周组采用手术方法造成髌韧带缺损和内侧副韧带离断;空白组只切开皮肤,暴露髌韧带和内侧副韧带,不进行其他手术处理。术后7天开始强迫大鼠定量运动(30 min/d)。分别于造模后3周和6周处死动物,解剖膝关节,暴露髌骨关节面和股骨髁关节面,大体观察关节面形态学改变情况,并采用Pelletier评分表对股骨髁关节面软骨形态进行评分。取膝关节标本,病理切片后行番红O-固绿和阿利新蓝染色,光镜下观察软骨形态结构,改良Mankin’s评分评价其退变程度。结果模型3周组和模型6周组大鼠膝关节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变,Pelletier和改良Mankin’s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5),且模型6周组评分高于模型3周组(P0.05)。结论采用髌韧带部分缺损联合内侧副韧带离断法可有效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组织学改变符合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病理特征,且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小、感染率低,是较理想的膝骨关节炎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3.
炎症小体是大型多蛋白复合物,其激活参与各种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介导的炎症小体通路受病原微生物和无菌应激物激活,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广泛参与各种慢性疾病的进展,如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病以及关节炎等。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各类炎症小体则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和调节细胞焦亡自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禇立希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属“早痹后痿”“标痹本痿”,病机特点为“由痹致痿,痹痿共存,痹痿互损”。治疗本病注重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相结合,整体与局部兼顾、标本兼顾、痹痿共治。同时,重视中药口服结合外治法,“内外同治”“一方三用”。另外,还重视“筋骨失衡”的内因,治疗中主张“筋骨并重”,推崇分期伤科手法治疗联合功能训练,“医康一体”治疗。并附临床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模拟步行压力对软骨细胞的作用及压力负荷下牛蒡子苷元(ARG)对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蛋白(ColⅡ)、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转录因子9(SOX9)、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亚家族4(TRPV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软骨细胞,制备3D培养软骨细胞水凝胶。将制备的水凝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RG组和抑制剂组。空白组不进行压力干预,使用常规培养基换液。其他3组均给予模拟步行压力(正弦波,1 Hz,20 kPa)干预2 h。压力干预同时,ARG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10μmol/L ARG和10 nmol/L TRPV4抑制剂GSK2193874。收集干预后各组水凝胶提取的软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olⅡ蛋白表达,PCR检测ColⅡ、SOX9、TRPV4、MMP9、MMP1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lⅡ、SOX9、TRPV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olⅡ蛋白表达较少;与模型组相比,ARG组和抑制剂组Col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olⅡ、SOX9、TRPV4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MP9和MMP1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ARG组和抑制剂组ColⅡ、SOX9、TRPV4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MMP9和MMP1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olⅡ和SOX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TRPV4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ARG组和抑制剂组ColⅡ和SOX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TRPV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模拟步行压力可导致软骨细胞发生趋向于软骨退化的代谢反应。模拟步行压力下,ARG和TRPV4抑制剂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olⅡ、SOX9表达,抑制TRPV4、MMP9和MMP1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评估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刺激足三里穴位时肌张力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LIPUS刺激穴位的可行性,以期为LIPUS在外周神经调控研究中提供定量评估信息。方法:实验动物为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胫骨前肌组和腓肠肌组各8只,应用LIPUS刺激大鼠足三里穴20 min,通过SWE连续监测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肌张力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刺激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结果:胫骨前肌在LIPUS刺激足三里穴后3 min的剪切波速度和杨氏模量值均较刺激前显著升高(均P<0.05);腓肠肌在刺激足三里穴后13、14 min的剪切波速度和杨氏模量值均较刺激前显著升高(均P<0.001)。血清5-HT水平较刺激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SWE可为评估LIPUS刺激足三里穴位引起的肌张力变化提供客观依据,为LIPUS的经穴效应的研究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凝血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凝血酶可以诱导大鼠软骨细胞退变,提示抑制凝血酶功能可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种方法。塞来昔布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的常见药物,是否可以抑制凝血酶的促炎作用而改善大鼠软骨细胞退变尚未可知。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凝血酶诱导软骨细胞退变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凝血酶含量。体外提取、培养SD乳鼠关节软骨细胞,使用第一代细胞进行实验,将软骨细胞分对照组、凝血酶组和塞来昔布组。显微镜下观察3组细胞形态,并使用Edu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qRT-PCR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聚集蛋白聚糖、弹性蛋白、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炎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7、粒细胞趋化蛋白6)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Ⅱ型胶原α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分解代谢基因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环氧化酶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人相比,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凝血酶含量显著增高;(2)塞来昔布可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软骨细胞纤维样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8.
临床常态感染病原微生物、新发传染病(EID)微生物、再现传染病微生物、对医患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损失,本文就临床常态微生物、EID微生物种类及临床特征做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感控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68例早期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TX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MTX联合SIN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20、50、70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MMP-3、OPG、RANKL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ACR 20、50、70达标率分别为76.7%、40.0%、3.3%,对照组分别为34.5%、20.7%、6.9%,治疗组的ACR 20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ESR、CRP、RF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MP-3、RANKL水平降低(P0.01,P0.05),OPG水平和OPG/RANKL比值升高(P0.01,P0.05);对照组患者的MMP-3水平亦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的OPG、RANKL水平及OPG/RANKL比值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SIN联合MTX可改善早期RA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控MMP-3及RANKL/OPG系统,这可能是其抑制骨侵蚀、促进骨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简介病例1,男,55岁,主诉:突发脑梗,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史。心电图(图1A)提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图1B、C)及左心超声造影(图1D)提示左心室内异常肌束,考虑双腔左心室(double-chambered left ventricular,DCLV)。心脏增强CT(图1E)提示左心室内异常肌束结构,考虑DCLV。病例2,男,74岁,主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前常规检查。心电图(图2A)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