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8月—2014年5月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髌股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治疗的48股骨滑车负重区骨软骨损伤病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2~46岁,平均33岁。左膝21例,右膝27例。31例患者有外伤史。明确诊断至手术时间5 d~6个月,平均16 d。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复查MRI示骨软骨柱与植骨床愈合良好,软骨面形态连续性良好,骨软骨愈合时间8~15 W,平均10 W。术前患侧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为6.79±1.01,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59.77±12.80,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2.15±0.17。末次随访时VAS平方评分为1.54±0.9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23.67);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2.58±4.1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16.78)。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为5.02±1.0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15.95)。随访期间无软骨剥脱、膝关节粘连、膝关节疼痛,无神经、血管损伤,无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短期疗效良好、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升降散汤药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汤药。采用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β、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IL-10水平并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PCT、IL-1β、IL-2R、TNF-α、IL-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升降散汤药能降低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有效性,适宜在重症肺炎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15例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1~66岁,平均44.9岁。均由摔伤致病。受伤至手术时间4~19 d,平均9.9 d。术前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74.13±17.19)°、外展(121.67±17.50)°、内旋(T11±2)°、外旋(39.27±8.08)°。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46±1.30)分,Costant评分为(62.27±11.90)分。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5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3周,平均8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为:前屈上举(169.33±7.99)°、外展(156.67±10.47)°、内旋(T6±2)°、外旋(71.67±7.9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为(1.73±1.02)分,Costant评分为(96.20±2.3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1,P=0.00;t=11.50,P=0.00)。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骨折移位、神经或血管损伤以及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近期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方法研究, 运用数据挖掘探索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的治疗特点和规律, 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痛风的达标、安全治疗及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 收集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痛风为诊断的门诊治疗患者, 将其在门诊治疗中产生的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及Excel软件, 采取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总结经治疗后达标的痛风患者的治疗措施特点及规律。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痛风患者3 287例, 随访诊次9 861个。其中治疗后血清尿酸(SUA)达标诊次占比为7.01%(691/9 861), 关节疼痛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达标占比为59.81%(5 898/9 861)。治疗后SUA控制达标诊次691个, 降尿酸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非布司他, 其次为苯溴马隆。高频治疗措施中, 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 发现6组治疗方案:①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中成药, ②阿魏酸哌嗪片-NSAIDs, ③别嘌醇-碳酸氢钠, ④苯溴马隆, ⑤激素-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和针刺单独及联合治疗气虚血瘀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7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骨科病房及门诊90例确诊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针刺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补阳还五汤组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服用补阳还五汤的同时联合针刺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JOA评分、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黏度)、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组和针刺组(P均<0.05);与补阳还五汤组、针刺组相比,联合治疗组VAS评分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黏度及TNF-α、IL-6、PGE2水平均更低(P均<0.05),JOA评分更高(P均<0.05);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毒药、通络药及生津药配伍对干燥综合征大鼠AQP5的影响。方法将7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解毒通络生津组(A)、解毒组(B)、通络组(C)、生津组(D)、强的松组(E)、生理盐水组(F)及正常对照组(G)。除正常对照组外,每只大鼠均经过造模,建立SS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给予解毒通络生津中药、清热解毒中药、活血通络中药、养阴生津中药、强的松、生理盐水治疗28d,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观察大鼠饮水量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颌下腺的AQP5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解毒通络生津组大鼠饮水量明显减少,与其他各中药组及强的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解毒通络生津组AQP5的表达优于其他各组(P〈0.05);生津组及强的松组AQP5的表达优于解毒组和通络组(P〈0.05)。结论生津药、解毒药及通络药配伍可改善大鼠口干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颌下腺AQP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元生肌颗粒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125例ALS患者进行随机、力如太对照研究.结果 复元生肌颗粒在改善痿病中医证侯量表的总分以及改善气短乏力、心烦、口渴咽干症状方面优于力如太(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均未发现药物相关性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和皮肤过敏.结论 复元生肌颗粒能延缓ALS患者的痿病中医证侯积分.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导致感染人群病重及病死率显著上升。我们在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利用健脾益肾疏风利湿方成功治愈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临 床 资 料患者顾某,男,66岁,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人,2022年5月4日因“干咳5 d,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 d”入院,入院时干咳,低热,无咽痛、咳痰,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7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183例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基于心理弹性模型选定潜在影响变量,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康纳戴维森心理弹性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希望指数量表、心理困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水平为(59.98±9.2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β=0.202,P<0.001)、自我效能(β=0.319,P<0.001)、希望(β=0.363,P<0.001)、屈服应对(β=-0.149,P=0.010)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共解释68.20%的总变异。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整体水平较低,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避免消极应对方式,促进患者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