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9篇
  免费   868篇
  国内免费   379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202篇
妇产科学   134篇
基础医学   996篇
口腔科学   351篇
临床医学   2589篇
内科学   2723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894篇
特种医学   404篇
外科学   826篇
综合类   7072篇
预防医学   1507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1688篇
  44篇
中国医学   2876篇
肿瘤学   2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451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1142篇
  2012年   1263篇
  2011年   1745篇
  2010年   1671篇
  2009年   1604篇
  2008年   1727篇
  2007年   1830篇
  2006年   1619篇
  2005年   1335篇
  2004年   1330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885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555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案为笔者多年临床实践中获效且印象较深的病例之一。我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加用西药等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每获佳效,现结合病案分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以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992.
三维适形放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9例,放疗、化疗同期治疗21例,化疗采用CMV或FP方案。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参数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同期化疗、射野内食管长度、整个食管的平均剂量、食管的最大剂量点剂量。针对RTOG分级≥2级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分析上述指标。结果26例(43.3%)患者出现了≥2级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其中2级18例(69.2%);3级7例(26.9%);4级1例(3.9%)。发现同期放疗、化疗和整个食管的平均剂量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三维适形放疗中,同期放疗、化疗和整个食管的平均剂量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3.
背景与目的:研究三氯化镧(LaCl3)对大鼠肝癌细胞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分别加入0.01、0.10、1.00 mmol/L LaCl3培养1、3、5 d后观察CBRH-7919细胞生长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术、MTF实验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G1期调控有关的CyclinD1和CDK4的变化情况,以培养液中不加LaCl3体外培养CBRH-7919作为对照.结果:0.10、1.00 mmol/L LaCl3组培养后3、5 d对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0/G1期细胞百分数均有显著性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1、CDK4阳性表达均显著减弱,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aCl3可通过下调CyclinD1和CDK4,使肿瘤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受阻,从而抑制CBRH-7919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确定阴茎癌患者进行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放射治疗的靶区、射线质、剂量及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阴茎癌患者48例,行手术治疗后,接受放射治疗。结果:早期(Ⅰ期~Ⅱ期)患者,在手术后不超过6周,接受不少于50Gy的外照射,治疗效果好(CR PR)。病理类型、术后放射治疗前的腹股沟区淋巴结情况、放射治疗的靶区、射线质则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Ⅰ期和Ⅱ期阴茎癌患者是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超过6周,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不小于50Gy。  相似文献   
995.
在认真诊治门诊患者的同时提高临床教学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明  张舵  韩巍  张铭  薛赤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58-1359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应在认真诊治门诊患者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术与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掌握门诊病人的诊治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996.
止咳宁嗽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止咳宁嗽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处方中桔梗、荆芥、紫菀(制)、前胡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盐酸麻黄碱含量在0.01242~0.074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9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专属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Ledeb.菊科蒿属植物,别名白莲蒿、铁杆蒿。几乎遍布全国,性味苦,辛,平。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效,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小儿惊风、退热、杀虫、阑尾炎、急慢性胃肠炎[1];可以作为“茵陈”代用品;又作为止血药,饲料。药用部位一般为其地  相似文献   
998.
总结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尿毒症患者合并皮下血肿与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一名56岁女性患者,主诉烦渴多尿血糖升高22年,水肿4年,伴恶心、呕吐1周就诊入院。住院治疗中出现皮下血肿。实验室检查结果:凝血因子(II,VII,IX,X)缺乏。对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尿毒症患者出现皮下血肿,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II,VII,IX,X)在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尿毒症、血液透析后,是皮下血肿的罕见原因。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尿毒症患者合并皮下血肿和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需综合治疗(手术、血液透析、药物),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笔者从分期论治、辨证分型、特殊疗法、实验研究等不同角度,概括了近几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提出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但辨证分型、疗效判定标准及科研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00.
牛磺酸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旷  王艳春  杨世杰 《药学学报》2008,43(6):591-595
观察牛磺酸(taurine,Tau)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CFb)增殖过程中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蛋白激酶C alpha(p-PKCα)的影响,以探讨牛磺酸抑制CFb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b,用Ang II诱导促进其增殖,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I型胶原、 III型胶原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KCα含量。牛磺酸(40、 80和160 mmol·L-1)可抑制Ang II诱导的CFb增殖及I型胶原、III型胶原合成增加(P<0.05,P<0.01),并使细胞G0/G1期百分率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P<0.01)。牛磺酸明显抑制p-PKCα的蛋白表达, 提高CFb NO含量, 与Ang II组比较差别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牛磺酸通过降低p-PKCα的表达而提高CFb NO的含量,使C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