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31.
目的:评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甲基化修饰物(EGCG-3Me)改性粘接剂对根管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将质量浓度为400 μgml的EGCG及EGCG-3Me添加到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SB2)中,制备改性粘接剂E-SB2及E3-SB2,SB2为对照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改性粘接剂抗粪肠球菌的性能.微拉曼光谱仪检测粘接剂双键转化率.制备纤维桩粘接试件,用于即刻和老化后的微推出实验.结果:改性粘接剂可以抑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且EGCG-3Me作用更显著.改性粘接剂与SB2的双键转化率和即刻微推出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化后改性粘接剂的微推出粘接强度显著高于SB2(P <0.05).结论:EGCG和EGCG-3Me改性的粘接剂均可抑制粪肠球菌增殖并提高树脂-根管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EGCG-3Me抗菌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因根管治疗术理论和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牙髓病、根尖周病患牙可以保留,为了恢复牙体的生理外形和功能,桩核冠修复体开始广泛应用。桩核材料的选择是关系残根、残冠修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获得理想的修复体,各种不同的桩核材料已应用于修复领域中,不同材料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Ⅰ型胶原纤维降解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不同粘接系统牙本质试件浸泡于去离子水或人工唾液中24 h、1个月、4个月,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浸提液中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含量,以此衡量Ⅰ型胶原的降解程度,继以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后,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微拉伸粘接强度与ICTP 释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种牙本质粘接系统,随着人工唾液浸泡时间的增长,其粘接强度均有所下降,而各组的胶原降解ICTP释放量均随之增高。ICTP释放量及微拉伸粘接强度数据的散点图决定系数R2=0.75,表明胶原降解后ICTP释放量与粘接强度值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Ⅰ型胶原降解后ICTP释放量与牙本质粘接强度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牙本质粘接强度值随Ⅰ型胶原降解后 ICTP 释放量的增加而下降,说明Ⅰ型胶原的降解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4.
该文以历史时间为轴,详细讲述了牙合架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完善的200多年发展过程。作者将牙合架发展史分为早期牙合架、近代牙合架和现代牙合架3个时期,详细讲解了牙合架的基本设计原理,并列举了髁导、切导等重要牙合架结构的演变由来。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P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膜片-种植体复合体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 BMSCs 并采用细胞膜片技术培养细胞膜片;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来源 EPCs;将 EPCs 加载于 BMSCs 细胞膜片上并检测相关基因;制作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体并植入裸鼠皮下,8周取材,行 Micro-CT 检查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体外实验显示EPCs 加载于 BMSCs 细胞膜片后成骨相关 Runx-2、ALP、BMP2和成血管相关 VEGF 的基因表达提高;裸鼠体内实验取材 Mi-cro-CT 检查显示加载 EPCs 组成骨量较高,HE 切片显示加载 EPCs 组成骨面积较多,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加载 EPCs 组 Runx2、BMP2表达较高。结论:加载 EPCs 能提高 BMSCs-种植体复合物的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通过 X 线头影测量对新型矫治装置口内颌间牵引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颌骨改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选择8例均采用口内颌间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的生长期骨性Ⅲ类错患者(ANB 角均<0°,平均-2.25°)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矫治前后同一位点的定位测量,采用 Steiner 分析法进行 X 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平均3个月的矫治,患者反解除,磨牙关系趋向Ⅰ类,ANB 角均值为1.19°,平均增加3.44°,患者、颌骨关系及面形均得到矫治。结论:口内颌间牵引矫治器对生长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颌骨关系及颌骨生长型的改建有明显的矫治作用。  相似文献   
38.
张寿华  王军 《医学争鸣》1997,18(4):398-399
不同粉液比对磷酸锌粘固剂粘结力的影响张寿华1王军2党艳丽2沈丽娟1张玉梅1(1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西安7100332镇江359医院口腔科)关键词磷酸锌粘固剂粘结力粉液比中图号R783.1磷酸锌粘固剂是口腔科常用于粘固冠桥等各种修复体.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39.
粘结瓷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粘结瓷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根据ISO9693标准,运用三点弯曲方法对Super Porcelain TI-22钛瓷系统的粘结瓷组和无粘结瓷组的钛/瓷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对钛/瓷结合界面进行SEM/EDS观察与分析。结果:粘结瓷组的钛/瓷结合强度(39.41±0.86MPa)明显大于无粘结瓷组的钛/瓷的结合强度(24.27±2.99MPa)(P〈0.01)。粘结瓷组断裂发生在钛/瓷反应层,断裂模式为沿晶与穿晶的混合形态,晶粒中有层状亚结构组成。无粘结瓷组断口平直,有大量锡球析出,钛/瓷界面有大量的孔隙存在。结论:粘结瓷可有效地增加了钛/瓷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40.
三种颌面赝复硅橡胶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对比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ZY-1、SY-1及A-2186三种赝复硅橡胶热氧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评价ZY-1硅橡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三种硅橡胶材料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ZY-1、A-2186和SY-1硅橡胶在热氧老化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以及硬度均呈现下降趋势,ZY-1热氧老化后性能变化百分率和A-2186无明显差异,ZY-1、A-2186硅橡胶的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3 min后)、撕裂强度的老化百分变化率明显小于SY-1硅橡胶。结论:ZY-1加成型赝复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氧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