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探索多参数MRI影像组学信号模型预测直肠癌(rectal cancer,RC)KRAS基因突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104例经病理证实且行术前MRI检查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提取RC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与KRAS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纳入LASSO回归模型进行特征选择和建立影像组学信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影像组学信号对KRAS基因突变的预测效能.结果临床病理资料在有无KRAS基因突变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21个影像组学特征中,单因素分析表明16个影像组学特征与KRAS基因突变有相关性.LASSO回归筛选出7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信号,在验证集和预测集中预测KRAS基因突变的AUC值分别为0.81(0.70~0.92)和0.77(0.63~0.91,P=0.60),其中ADC特征中一阶偏度的压缩系数最大为3.36.结论MRI影像组学特征可以作为预测KRAS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标记,其中ADC特征中偏度的预测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在体检人群中采用结肠镜机会性筛查结直肠癌(CRC)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体检科采用直肠镜检查筛查CRC的220例健康成年人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 CRC的危险因素,对确定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最佳分界点.结果 220例结肠镜筛查 ,结直肠息肉47例,腺瘤35例,阳性率为37.3%.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为结肠息肉或腺瘤的危险因素(P=0.021,OR值为1.042,95%可信区间1.006~1.080) ,ROC曲线确定最佳分界点为40.5岁(敏感度为95.1%,特异度为28.3%).结论 结肠息肉和腺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年龄为危险因素之一,采用无创价廉的手段在40岁以上人 群中进行CRC筛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采用MR弥散加权成像监测核苷类药物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前后肝脏ADC值变化的意义。方法 26名经临床诊断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和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后6个月后行MRI并测量肝实质ADC值。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ADC值差异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治疗前后ADC差值与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透明质酸(HA)、甘氨胆酸(CG)治疗前后差值的相关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6名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肝实质ADC值为(1.619±0.161)×10-3 mm2/s低于治疗后的(1.842±0.160)×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8,P=0.000)。治疗前后ADC差值为(0.222±0.172)×10-3 mm2/s,PIIINP差值的均数为(51.886±22.957)ng/ml,HA差值的均数为(21.345±13.584)ng/ml,CG差值的均数为(12.830±15.962)ug/dl。活动性乙型肝炎经核苷类药物治疗前后肝脏ADC差值与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差值及透明质酸(HA)差值的相关性(r分别为0.614和0.413,P值分别为0.001和0.036),而与甘氨胆酸(CG)差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18,P=0.114)。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测量肝脏ADC值可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测量肝脏ADC值可以作为评价核苷类药物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手段。以作为评价核苷类药物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颌骨骨折和牙齿与颌骨关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批患者分别进行常规CT扫描和128层CT扫描,将扫描结果与最终手术结果对比,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牙齿与颌骨关系的诊断结果。结果 128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颌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为96.59%,显著高于常规CT扫描的8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扫描以及数据曲面重建对于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能良好反映牙齿和颌骨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5.
【摘要】目的:基于MRI分析脑梗死后早期抑郁症(PSD)患者的伏隔核、海马和杏仁核的体积及形态变化,探讨早期PSD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8例梗死后抑郁症(PSD)和18例梗后无抑郁症(PSND)和13例单纯抑郁症(De)患者及1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高分辨MR扫描,采用计算机自动分割及顶点分析方法,测量双侧伏隔核、海马和杏仁核的体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组间分析法比较各组间各部位体积和形态的差异。结果:PSD组的双侧伏隔核和海马的体积均小于PSND、De和对照组,双侧杏仁核体积小于De和对照组、仅稍高于PSND组,其中双侧伏隔核体积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右侧伏隔核体积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PSD与NC组(P<0.01),PSD与De组(P<0.001),PSND与NC组(P<0.05),以及PSND与De组(P<0.001);左侧伏隔核体积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PSD与De组(P<0.01)以及PSND与De组(P<0.05)。核团形态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部位主要为右侧伏隔核的顶部及尾部、双侧海马体部的腹内侧。结论:早期PSD患者的伏隔核、海马和杏仁核即存在体积及形态改变,尤其是伏隔核,提示中脑腹侧背盖区-伏隔核多巴胺奖赏环路的损害可能是早期PSD发病机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6.
67.
子宫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24岁,已婚未育,3个月前因月经量增多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止血剂、黄体酮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个月前再次阴道大量流血,伴重度贫血.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予己烯雌酚口服,行诊刮术,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术后1 d阴道流血停止,7 d后又再次出现阴道流血.当地医院相继给予各种止血剂、宫缩剂、雌孕雄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间断出现大量阴道流血,于2006年9月18日转来我院就诊,行盆腔彩超检查示:宫腔内膜厚3 mm,子宫后壁异常低回声,血流异常丰富,考虑子宫损伤可能.急诊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68.
急性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静脉血栓阻塞肺动脉引起的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理生理综合征,在美国每年发病率约为0.7‰~1‰。不经治疗的PE病死率高达20%~30%,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其病死率可下降至8%。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以及可治愈性,同时溶栓和抗凝治疗可能导致出血,因此,正确诊断及及时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与体征,PE的确诊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69.
床边CR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床边CR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应用。方法:搜集BPD患儿21例,首次诊断BPD时间4~32d。原发病诊断:肺透明膜病13例,胎粪吸入综合症3例,新生儿肺炎2例,极低体重儿2例(有呼吸暂停史、体重低于1500g),21三体综合征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吸氧或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双肺毛玻璃样改变2例,局限性肺组织实变并支气管气相3例,单发囊状透光区11例,蜂窝肺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气胸、纵隔气肿各1例。结论:床边CR是诊断BPD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严格执行投照规程,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0.
<正>患者女性,60岁,因意识障碍、左下肢无力于2020年6月于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影像科行MRI显示右侧额颞叶病变伴中线偏移(图1A,1B,1D,1E),考虑为脑恶性肿瘤合并大脑镰下疝。为降低术后恶性颅内压风险,行右额颞叶占位次全切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病理显示:右颞叶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WHO 4级,IDH野生型),见图1C,1F。基因检测:IDH野生型,1p/19q未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术后20天查体:患者发音不清;KPS评分<60分,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左侧肢体肌力为Ⅲ级。于2020年7月开始接受同期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联合3个周期贝伐珠单抗治疗。CCRT治疗结束1个月后,开始替莫唑胺序贯6个周期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