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97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07年10月对2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扩大椎板切除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自体骨填塞Cage行椎间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应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断钉及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方法,它可同时进行神经根减压及重建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2.
吴唯勤 《上海护理》2009,9(4):95-96
肿瘤的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目前更重视综合治疗。而化学治疗是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虽然目前已生产出口服的化学治疗药物,但静脉给药还是化学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化学治疗药物对静脉刺激的程度较重,一旦外渗,将会造成组织的损伤、溃烂和坏死,甚至畸形,给患者带来了无尽的苦痛和烦恼。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临床诊断为PCS的116例行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治疗性ERCP指征的80例(68.97%)进行内镜治疗。结果全组116例胆管显影率为100%,胰管显影97例(83.62%)。PCS原因为胆总管结石56例(48.28%),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及憩室内乳头19例(16.37%)、胆囊管残留过长并胆囊管结石15例(12.93%),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13例(11.20%)、Oddi’s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4例(3.45%),十二指肠乳头肿瘤3例(2.59%),胆总管损伤狭窄2例(1.73%),硬化性胆管炎1例(0.86%),胆管癌1例(0.86%),残留胆囊伴结石1例(0.86%)及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1例(0.86%)。行EST取石57例次,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疗20例次,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23例次,内镜下胆管内自膨性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1例次,胰管括约肌切开取石1例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内镜治疗的80例中,75例获得随访3—12个月,74例(98.67%)症状缓解。结论ERCP是PCS病因诊断的金标准,PCS是ERCP治疗的适应证,对有内镜治疗指征的患者,治疗性ERCP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利用自制的11^C-石杉碱甲(HupA)研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药物Hup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经SD大鼠尾静脉注射11^C-HupA,分别于5,15,30,60和90min测量血液及各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经大鼠尾静脉取血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25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11^C-HupA后,于上述不同时间点分别将各组(每组5只)大鼠断头处死,迅速解剖取脑,分离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海马、纹状体、丘脑、脑干等脑区,计算%ID/g。采用SPSS11.5软件,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1^C-HupA进人大鼠体内具有血液清除快的特点,半衰期(T1/2)为(14.61±1.77)min,药物自体内总清除率(CL)为(0.12±0.01)ml·min^-1·k^-1,经肝胆系统代谢,肾是11^C-HupA的主要排泄器官,在注射后15min达到高峰,为(3.56±0.36)%ID/g,之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肝在15min为(2.55±0.34)%ID/g,60min之前放射胜分布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1^C-HupA在肌肉、皮肤等组织放射性分布较少。大鼠血时间-放射性浓度曲线符合药代动力学一室模型,曲线下面积(AUC)0-∞为(167.57±12.39)kBq·ml^-1·min^-1。11^C—HupA在各脑区放射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6,8.72,26.28,9.33,8.48,P均〈0.001),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及脑干分布较多。结论11^C—HupA药代动力学研究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定量观测脏器功能。其在大鼠脑内分布特点为治疗AD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
患者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口腔酸碱度(pH值)的变化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真菌感染。2003年8月起对我院呼吸病房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口腔酸碱度的测定,并对pH值在5.0~6.0之间的患者,通过选用适合的口腔护理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调节口腔酸碱度,使其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之间,有效地预防了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一、乙型肝炎的治疗目的乙型肝炎的治疗目的就是以单剂或联合治疗 ,最大限度地抑制HBV复制 ,尽可能使血清HBV载量低于检测水平。无论HBeAg阳性还是阴性 ,病毒受到抑制后通常会伴有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组织学改善。长期的组织学改善使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可能性下降 ,腹水、门脉高压性出血、肝癌等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下降 ,而对肝硬化病人的长期有效治疗 ,使病人Child -Pugh评分得到改善 ,原本需要进行肝移植的病人最终可以避免肝移植。随着PCR检测技术敏感性的提高 ,一些病人尽管HBVDNA载量仅 3~ 4log10 ,但仍可检出…  相似文献   
87.
慢性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但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率颇高,移植后5年内25%~33%的患者可因丙型肝炎复发出现肝硬化,因此对其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作一介绍。1肝移植前的抗病毒治疗肝移植术前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的直肠癌围手术期老年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9份,有效回收率93.5%。结果 159例直肠癌术后老年患者中,发生尿失禁者38例(23.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腹部及盆腔手术史、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时间、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均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围术期发生尿路感染、BMI>25、有腹部及盆腔手术史是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直肠癌术后老年患者尿失禁发生情况不容乐观。护士术前需评估患者相关情况,特别是年龄、有无腹部或盆腔手术史、体质量指数、是否存在围术期尿路感染等,并针对相关原因尽早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9.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检测超声图像颈动脉斑块的方法。通过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提高超声图像质量,并采用高斯混合模型算法结合先验知识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最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颈动脉有无斑块的自动检测。使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提供的数据集,自动检测颈动脉是否有斑块,模型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达到94.11%、96.30%、91.67%。实验证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检测颈动脉斑块结果和真实值有很高的一致性,且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90.
231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对近4年多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31例诊断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Maria药物性肝损伤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31例患者中,Maria评分≥14分者69例,10~13分119例,6~9分43例,其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依次为24例(34.78%)、72例(60.50%)及14例(32.56%)。涉及药物频率由高至低,主要为抗结核药47.62%(110/231),中草药18.61(43/231),其他抗生素7.36%(17/231),其他药物26.41%(61/231)。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84.42%(195/231),胆汁淤积型6.49%(15/231),混合型9.10%(21/231)。结论Maria评分表在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进行评估时,其分值相对较低。抗结核药及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最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