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围化疗期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变化和两者的相关性,以及化疗对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新辅助化疗的晚期口腔鳞癌患者28例,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以TP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化疗期间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营养支持。分析患者化疗前、后PG-SGA、QLQ-H&N35评分变化以及两者的相关性,并根据肿瘤消退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CR+PR)和无反应组(PD+SD)进行分层分析。采用 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化疗后患者的PG-SGA评分和QLQ-H&N35评分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301,P=0.0015),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953,P<0.0001)。分层分析显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的PG-SGA评分与QLQ-H&N35评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体重、肌肉量和脂肪量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排除女性患者后发现,2组患者体重及脂肪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反应组患者的肌肉量显著增多而无反应组患者的肌肉量显著下降(P=0.0358)。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善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全自动印模调拌机、顺时针手动和联合八字手动3种调拌方法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气泡含量、流动性等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3种不同调拌方法调制藻酸盐印模材料,比较印模的气泡数量、总面积和流动性,调拌前、后温度变化以及工作时间和凝固时间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自动调拌组气泡数量为(2.30±2.50)个,总面积为(0.17±0.18) mm2,小于顺时针手动调拌组数量[(59.60±14.19)个]和总面积[(7.41±2.24)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时针手动调拌组流动性(39.52±0.85) mm,小于全自动调拌组[(50.78±0.90) mm]和联合八字手动调拌组[(50.36±1.7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方法调印模的工作时间和凝固时间均符合临床要求。结论: 全自动调拌法印模在气泡含量、流动性等方面较佳。手动调拌中,联合八字调拌法有助于减少印模气泡与形变量,提高流动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 OS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OST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使用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检测试剂盒(DCFH-DA)、免疫荧光染色、q-PCR、流式细胞术明确不同浓度(6.25、12.5、25 μmol/L)OST对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K-8结果显示,在25 μmol/L以下时,OST对RAW264.7无明显细胞毒性。免疫荧光染色及q-PCR结果显示,6.25、12.5、25 μmol/L的OST均能抑制M1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iNOS、TNF-α、CCR7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并且有效上调M2抑炎因子IL-10、Arg-1及CD206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OST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CD86的表达。结论: OST调节LPS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4.
3D打印技术目前已成为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技术工具。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制造的组织支架具有可控的内部结构、孔隙度和互连性,而传统技术制造的支架常常缺乏固定结构,重复性较差。同时,3D打印技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制造符合患者自身组织情况的个性化支架,更贴合患者的生理结构状态。目前,商品化3D打印永久性植入物逐渐增加,但尚无商品化可生物降解/吸收植入物问世。本文对目前主要应用的4种3D打印技术包括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粉末床喷墨打印技术和挤压印刷技术,从技术原理、应用材料范围、技术应用优缺点、已有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3D打印技术目前在引导牙槽骨再生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实验室培养对口腔唾液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取6个健康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志愿者,采集口腔唾液菌群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培养。基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我们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实验室培养对人体口腔唾液细菌的影响,分析了培养前后的菌群物种丰度和菌群结构差异。结果 高通量测序一共得到618个OTUs,测序分析显示人体口腔唾液菌群在实验室培养前后,菌群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TUs Venn图显示实验室培养前后,人体口腔唾液菌群拥有大约78.4%相同物种。结论 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人体口腔唾液菌群在实验室培养前后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上颌窦牙源性囊性病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大型牙源性上颌窦囊性病变病例,采用开窗减压后二期刮治手术治疗,开窗后配戴塞治器,分为负压及非负压引流2种。应用Mimics定量测量病变体积变化,观察新骨改建、上颌窦炎症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囊性病变和最终二期手术前囊性病变体积是否存在差异,通过成组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塞治器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纳入研究,负压及非负压引流各10例。开窗前囊性病变体积为(25 993.81±13 611.78)mm3,减压后最终体积为(5 386.30±3 546.30)mm3,体积缩小率为(77.54±13.01)%,缩小显著(P<0.001)。11例病变体积缩小>80%,9例介于50%~80%之间。非负压吸引组体积缩小率为(72.75±14.16)%,疗效优秀率40%;负压吸引组体积缩小率为(82.33±10.29)%,疗效优秀率70%,...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价2种根尖定位仪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因修复需要根管治疗的上前牙,共40个根管。要求未罹患任何牙体牙髓疾病,具有正常牙髓活力。局麻下常规开髓,分别选用第三代电子根管测量仪ROOT ZX及第四代产品VDW Raypex5测量工作长度。随后插针进行牙CT拍摄,从牙CT影像中得到根尖孔位置,测得工作长度,并以此作为金标准。引入经典流行病学中对诊断试验评价的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根据测得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按曲线下面积,比较几种诊断试验的诊断效率。结果 ROOT ZX和VDW Raypex5的准确率分别为87.5%和92.5%。ROC曲线下面积ROOT ZX为0.489,VDW Raypex5为0.505。结论 ROOT ZX和VDW两代产品都对根管工作长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安全、可靠。ROC曲线是一种全面、准确评价诊断试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颗需要树脂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Nd:YAP激光处理牙面后,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直接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分别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对牙敏感性,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和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12个月随访,实验组牙齿敏感度改善情况、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改善牙本质敏感疗效明显,充填体固位力和边缘密合度优,适合用于需要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者。  相似文献   
49.
目的:检测TP53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探讨TP53截断突变能否作为生物标志物筛选诱导化疗获益患者。方法:选择2008—2014年收治的101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肿瘤及正常对照新鲜冷冻或石蜡包埋样本。采用Ion Torrent PGM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突变识别及注释,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男74例,女27例,中位年龄59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4.9个月。平均测序深度肿瘤样本为2366乘,正常对照样本为2225乘。在73例患者中,检测出102个TP53非同义突变(等位基因频率≥3%)。与42例手术组口腔鳞癌患者相比,诱导化疗组(59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较好(P=0.090),但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带有TP53截断突变的患者可以从诱导化疗中得到无远处转移生存获益(P=0.038)。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诱导化疗能整体提高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期,但TP53截断突变可作为潜在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诱导化疗无远处转移生存获益的患者。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利塞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显微结构、抗凋亡因子Bcl-2、凋亡因子BAX表达以及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只),即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和RIS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然后给予利塞膦酸钠);造模3个月后,取各组大鼠下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并通过TUNEL染色以及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下颌骨骨细胞的凋亡。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牙槽骨丧失和骨细胞凋亡明显增多;RIS组与OVX组相比,骨细胞凋亡显著减少,BV/TV显著增加,Bcl-2 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增加(P<0.05)。结论: 利塞磷酸钠增加下颌牙槽骨中Bcl-2的表达和Bcl-2/BAX的比值,部分逆转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牙槽骨丧失,减少下颌骨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