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4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目的:根据髁突囊内骨折的分类,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经临床应用验证该原则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关节组自1999年至2008年住院手术和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门诊非手术治疗、经全景片和(或)CT确诊为髁突囊内骨折的连续病例242例329侧进行分类,部分病例经MRI检查观察关节盘的移位情况,由此制定非手术治疗和手术复位固定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囊内骨折的不同类型、骨折块移位程度、下颌支残端移位情况、年龄、是否伴发其他部位骨折和错等制定相应的治疗适应证。治疗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CT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期均在3个月以上。结果:非手术治疗91例121侧,其中16例因为咬合紊乱进行颌间弹性牵引。54例获得随访,随访率59%。其中有长期CT随访者29例,儿童髁突出现完全或几乎完全改建者占78%(7/9),成人髁突主要表现为骨折的错位愈合,占55%。9例出现关节强直(外院转诊自然愈合病例),2例出现关节区疼痛,保守治疗疗效为76%。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下颌支残端外上方脱位于关节窝外侧的任何类型骨折,不能通过非手术治疗复位以及骨折块明显移位或脱位的囊内骨折。开放性手术151例208侧,其中A型111侧,B型60侧,C型8侧,M型25侧。178侧进行了骨折块复位固定;23侧行骨折块取出、关节盘复位。术后有CT复查者89例115侧,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比率为95.6%。35例术后随访3个月~5a,随访率23%,其中10例12侧儿童患者的髁突内固定术后出现继续生长,占63.2%;成人髁突骨折愈合良好者占92%。术后并发症为关节区弹响1侧,钛板位置过高、引起髁突骨质吸收行取出术2侧,面神经颞支损伤3侧。结论:本文提出的囊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及其治疗适应证,经临床初步应用,证实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但仍需加强随访和开展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由于儿童的改建能力强,在同等条件下,儿童较成人更多选用非手术治疗。A型以手术复位固定为主,B、C、M型以观察为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cyfra21-1含量、组织中CK19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对30例口腔鳞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唾液采用ELISA法检测cyfra21-1含量,其中6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CK19蛋白质表达强度和CK19mRNA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鳞癌患者唾液cyfra21-1含量为(85.95±78.00)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27±40.84)μg/L;口腔鳞癌癌组织CK19蛋白质表达强度和CK19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K19mRNA水平与CK19蛋白质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癌组织CK19蛋白质与唾液cyfra21-1含量也显著相关。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唾液cyfra21-1含量和组织CK19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组织CK19表达升高,对唾液cyfra21-1含量的上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领面部缺损,以期达到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方法:选择舌癌、颊癌、口底癌患者20例,设计前臂皮瓣时,一是根据缺损大小、形状设计其皮肤外形,二是根据桡动脉和头静脉走行,设计皮下筋膜层外形,包括桡动脉和头静脉在内,大于皮肤范围。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修复器官的解剖形态、黏膜化程度、发音清晰度、运动及饮食类型等诸方面生理功能。结果:20例皮瓣全部获得成功,术后半个月和3个月有不同程度的皮瓣外形臃肿,6个月后.修复器官解剖形态无臃肿和牵拉,发音较清晰,感觉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大部分患者(18/20)进普食,少部分(2/20)为软食。结论:皮肤和筋膜下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可以较好恢复颌面部器官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随访2例3侧采用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4年和4年半,以评价人工关节置换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例3侧采用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进行骨关节病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了为期4年和4年半的临床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在关节疼痛、开口度等指标的变化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主观评价。结果:2例患者术后受累关节疼痛、开口受限及咀嚼能力等方面均获得了满意的改善,开口度在术后4年均增加至35mm以上,未再出现明显颞下颌关节区疼痛.VAS疼痛评估为0-1。开口受限无复发,开口度维持良好。患者自觉咀嚼能力明显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一种良好术式,对恢复因骨关节病等导致的关节功能丧失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以腓骨重建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骨性支柱重建在上颌骨功能性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edGraphics、Unigraphics和Ansys8.0软件建立4种腓骨重建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于双侧后牙区垂直加载,研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结果:建立了上颌骨Brown 3类缺损的3段式腓骨、2段式腓骨+重建钛板、2段式腓骨+钛网和2段式腓骨+颧种植体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段式腓骨重建的应力分布图和应力矢量图与正常上颌骨最为接近.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另3种应力主要位于重建侧上颌骨,并集中于重建结构转折和颧种植体植入颧骨处。结论:有效的上颌骨骨性支柱重建,能使重建后的上颌骨处于比较合理的应力分布状态,更接近于正常的上颌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不同波长激光和不同激光能量密度照射家兔耳静脉后的温度改变。方法:采用立体数码体视显微镜,定量测量10只家兔(0只耳朵、80个区域)的静脉主干和I级分支的平均管径大小。采用PDL585nm脉冲染料激光和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分别对5只家兔(10只耳朵、40个区域)的静脉进行激光照射。PDL585nm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6、7、8、9、10J/cm^2,1064nm Nd:YAG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14、160、180、200、220J/cm^2。利用数码热敏温度仪测量激光照射后的兔耳皮肤温度改变。结果:家兔耳静脉的主干静脉管径为(1.0120±0.1900)mm,I级分支静脉管径为(0.4523±0.1074)mm。PDL585nm激光照射后,兔耳皮肤温度即刻升高至39.9℃~46.0℃;1064nm Nd:YAG激光照射后,兔耳皮肤温度即刻升高至38.6℃~45.4℃。结论:脉冲染料激光PDL585nm、1064nmNd:YAG激光照射均致兔耳皮肤温度升高,并与能量密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997.
发生于头颈部的畸胎瘤较为少见,而发生于软腭者更为少见。作者报告1例新生儿软腭畸胎瘤伴不完全性软腭裂病例,该肿物形似蘑菇,影响进食,经手术完全切除后,患儿饮食恢复正常,择期行腭裂整复术。该例畸胎瘤形状罕见,国内外尚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0—2009年治疗的33例老年人(〉60岁)口腔颌面部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根据随访资料,采用乘积极限法统计生存率。结果:33例患者中,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71岁(61~88岁),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3~83个月)。随访患者29例,失访患者4例,随访率为87.88%。随访患者中,原发病例20例,因肉瘤复发就诊(复发病例)9例。随访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2例,术后辅助放疗9例,术后辅助放化疗8例。经χ2检验,单纯手术治疗组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原发病例中,术后局部复发11例,复发率55%。复发病例中,7例术后出现复发,2例出现远处转移。随访病例中,1年生存率为69%,3年生存率为40.8%,5年生存率为25.4%。单纯手术治疗组和术后联合放化疗组的生存函数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肉瘤的主要手段。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对改善老年肉瘤患者的预后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999.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是刺激面神经干或其外周感受器,其刺激点到大脑皮层某一特定区域出现的特定生物电反应,它可帮助推断面神经病变的部位,为临床上面神经麻痹以及面肌抽搐的定位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信息支持。本文对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的电生理特点以及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争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自从Marx等2003年首次报道二膦酸盐类药物可导致颌骨骨坏死以来,与二膦酸盐相关的颌骨骨坏死逐渐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本文就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骨坏死的诊断标准及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