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5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方法研究选择性激光熔覆(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在含氟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运用SLM技术和传统铸造(CAST)技术,使用相同成分的钴铬合金,分别制作40个直径10mm×3mm厚度的圆柱形试件。在p H值为2.5和5.0,含氟浓度为0.00%、0.05%、0.1%和0.2%的人工唾液中,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检测2种加工方法制作的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结果当p H=5.0时,Na F 0.1%环境下SLM组和CAST组Rp值分别为3.49±0.44和1.59±0.88;Na F 0.2%环境下SLM组和CAST组Rp值分别为5.30±3.29和1.71±1.10。当p H=2.5时,Na F0.00%环境下SLM组和CAST组Rp值分别为6.40±0.26和2.05±0.35;Na F0.05%环境下SLM组和CAST组Rp值分别为5.67±0.25和1.15±0.83;Na F0.1%环境下SLM组和CAST组Rp值分别为4.74±0.50和0.24±0.10;Na F0.2%环境下SLM组和CAST组Rp值分别为4.76±0.97和0.30±0.09。在以上各实验条件下,SLM组和CAST组之间的表面氧化层电阻Rp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M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耐腐蚀性能优于铸造组。  相似文献   
82.
目的体外实验评估正常人颌骨冻存后的生物活性变化,初步建立颌骨组织库,探讨骨组织活性冻存后用于骨缺损修复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5~80岁的捐献者(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阻生牙拔除术等牙槽手术的患者),术中无菌条件下用超声骨刀取骨。骨块处理后,置于含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DMSO)的冻存保护液中,无菌独立包装,行慢速梯度降温至-80℃。登记必要信息后,保存入-80℃深低温冰箱,建立骨组织库。通过检测不同冻存时限(0、1、6、12个月)骨块来源的成骨系细胞爬出时间及集落形成率、形态变化、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合成能力、体外矿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表达能力、凋亡情况、染色体变异情况、细胞衰老情况等,研究低温冻存对骨组织生物活性的影响。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冻存时间骨块组织块培养法均能观察到细胞集落形成,形态无明显变化;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合成能力、体外矿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表达能力、染色体变异情况、细胞衰老等与新鲜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冻存对人颌骨组织的体外生物学功能影响甚微,冻存颌骨组织库用于自体骨缺损修复或组织工程骨构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机械牵张应变对人牙周膜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应变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内游离Ca2 浓度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HPDLCs,利用动态机械应变细胞加载装置,对1%、10%和20%应变组的细胞分别进行30、60和120min的动态牵张加载,通过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变化,并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当HPDLCs加载30min时,各组检测到的胞内游离Ca2 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60min时,各个应变组的胞内Ca2 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加载时间延长到120min时,各组Ca2 浓度又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机械牵张应变可通过钙离子信号系统影响HPDLCs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4.
牙体制备形态对Cerec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牙体制备形态对Cerec系统制作的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将标准模型上的下颌第一磨牙制备成2种<牙合>向聚合度(6°和12°)和2种边缘形态(120°浅凹形边缘和90°直角肩台),分成4个制备体组,每组翻制8个基牙制备体试件.分别用Cerec 3设计制作成全瓷冠,用轻重2种硅橡胶材料同定于相应的试件上,剖开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别测定每个轴面的边缘轻体硅橡胶材料的厚度,用SPSS11.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组试件的轻体硅橡胶材料厚度为A组(172.8±42.6)μm,B组(181.9±46.6)μm,C组(187.1±46.5)μm,D组(191.7±46.4)μm,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近中面和远中面、近中面和颊面、近中面和舌面、远中面和颊面、远中面和舌面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颊面和舌面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中面的轻体硅橡胶材料厚度最大为(278.1±28.8)μm,最小的是颊面,为(135.8±14.6)μm.结论:所有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均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殆向聚合度为12°时的边缘适合性优于6°时,120°浅凹形边缘优于直角肩台.  相似文献   
85.
变色牙漂白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漂白成为改善变色牙美观的一种常用方法,受到医患双方的肯定,但是,如何提高有效性和避免不良反应,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因此,本文就变色牙常用的漂白方法、漂白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以期对变色牙漂白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6.
试色糊剂对Ips-empressⅡ全瓷冠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试色糊剂对全瓷冠颜色的影响。方法:在临床上收集缺损、变色或过小的上前牙共计50颗,行全瓷冠修复(Ips-empressⅡ全瓷系统制作)。粘结前由同一实验人员用试色糊剂试色,将全瓷冠就位未涂试色糊剂时作为对照组,用电脑比色仪测定对照组及5种试色糊剂[A1、A3、Transluent(Trt)、Whiteopaque(WOT)和B0.5opaque(B0.5)]试色后的L、a、b值,用卡尺测量被测点的瓷层厚度,根据公式色ΔEab=(ΔL^2+Δa^2+Δb^2)1/2、Lab=L、Cab=(a^2+b^2)^1/2、Hab=arctan(b/a)计算并分析每种糊剂试色后的色差、明度、饱和度和色相角。结果:50颗全瓷冠被测点(唇面中1/3)的平均瓷层厚度为1.668mm,用5种试色糊剂试色后的Lab、Cab、Hab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5种试色糊剂引起的色差均小于1.5NBS,临床上肉眼均难以察觉。结论:当全瓷冠的瓷层厚度达到1.7mm时,粘结剂对修复体颜色的影响较小,肉眼难以察觉。随着瓷层厚度的下降,应考虑树脂粘结剂的遮色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可摘局部义齿单侧、双侧设计修复肯氏Ⅲ类缺损时,基牙及黏膜应力分布的差异。方法:建立5个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有限元模型,并按单、双侧设计分为A、B2组。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下,进行有限元力学计算和分析。数据通过SAS6.2统计软件包的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大应力均出现在第一前磨牙及第二磨牙的近中颈部。A、B2组比较,P〉0.05,基牙应力和黏膜应力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从基牙应力角度分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肯氏Ⅲ类缺损,单侧设计没有对基牙产生过大的负荷。  相似文献   
88.
义齿稳固剂作为辅助活动义齿固位及稳定的有效制剂,在患者中的认知率仍不足.本文就义齿稳固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义齿稳固剂可以增加义齿稳定性和适合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唇腭裂患者术后采用不同基托设计的双重牙列修复前后的咀嚼效能和语音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其修复效果。方法:选择6例腭侧孔腔在1cm×1cm以内,或腭部隐裂患者,分别给予双重牙列修复,一种是颊侧基托和假牙列的双重牙列,另一种是颊侧基托和假牙列并在腭侧作基托,覆盖孔腔和隐裂。分别在初戴前及初戴后、初戴1个月后行咀嚼效能和语音测试,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种设计方式的双重牙列初戴后,1个月咀嚼效能显著提高(P<0.01),被检敏感音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第2共振峰(F2)和第3共振峰(F3)上(P﹤0.05)。2种设计之间比较,咀嚼效能和语音检测均无显著差异。结论:2种设计方法均可显著提高咀嚼效能,改善语音功能。唇腭裂患者如腭侧孔腔很小,在1cm×1cm以内,或腭部隐裂患者,不必行腭侧基托设计,语音、咀嚼效能和美观同样得到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90.
目的:培养新生猪的牙乳头细胞,探讨其传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择刚出生1 ̄3d的新生猪,取出磨牙胚,分离牙乳头,用酶消化法培养猪牙乳头细胞,并用波形丝蛋白和细胞角蛋白鉴定细胞来源。观察细胞的生长规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牙本质涎蛋白(DSP)等的表达情况。结果:猪牙乳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生长良好,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而细胞角蛋白染色阴性,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DSP呈阳性表达。结论:通过酶消化法,可以体外扩增培养猪牙乳头细胞,细胞为间充质来源,其传代细胞在合成胶原及DSP的能力上与体内牙乳头细胞相似,提示猪牙乳头细胞可能具备作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研究种子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