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5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氮化钛膜对临床用钴铬(Co-Cr)合金抗菌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钴铬合金,制作成10mm×10mm×3mm规格的试件,采用电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其表面沉积一层厚为2.5μm的TiN涂层。将涂层前后的试件分别置于有变形链球菌或黏性放线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共同培养,以单纯培养基作为对照。24h后,运用电化学实验对所有试件进行极化曲线分析。结果:塔菲尔极化曲线图形显示,未镀膜的Co-Cr合金与变形链球菌或黏性放线菌共同培养后,自腐蚀电位更负,钝化区间变短。而镀膜后合金与细菌共同培养,极化曲线的变化不明显,细菌对合金的腐蚀作用与镀膜前相比显著减弱。结论:氮化钛膜使Co-Cr合金能耐受细菌的作用,提高材料的抗菌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义齿基托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义齿基托材料,但PMMA的性能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用纳米无机填料增强PMMA性能成为PMMA改性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本文简介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定量比较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架指导设计的全冠修复体咬合面的精度。方法 :选择全口恒牙列完整、符合入组标准的15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2~30岁。分别利用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架在修复设计软件中指导数字化全冠的咬合面设计,并分别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进行形态偏差比较。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架指导设计的修复体咬合面总体偏差为平均正向偏差(269.9±63.1)和(318.7±51.3)μm,平均负向偏差(-175.8±78.2)和(-253.7±65.6)μm,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267.1±84.9)和(304.1±82.2)μm。修复体上解剖特征点在垂直方向上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相应解剖特征点的距离为近中颊尖(197.6±86.2)和(288.0±79.6)μm,远中颊尖(176.3±85.3)和(297.7±63.2)μm,近中舌尖(171.6±62.4)和(246.4±62.8)μm,远中舌尖(166.2±64.6)和(232...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以钛为基底含银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中银离子的缓释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钛基羟磷灰石涂层试件.实验组为含5%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对照组为纯羟基磷灰石涂层.将试件浸入小牛血清,37℃厌氧恒温避光保存.以小牛血清作空白对照.1、7、14d观察期末进行原子能吸收光谱检测,并计算银离子浓度.结果:实验组于观察1、7、14d末银离子含量分别为250、425和417ng,银离子释放速度随时间推移而变缓.第7~14天,银离子释放量基本稳定,第14天银离子含量略有下降.对照组银离子含量可忽略不计.结论:含银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中银离子释放量少,第7天银离子释放达到稳定,第14天可能有银离子再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套筒冠固位赝复体修复技术治疗下颌骨大型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例下颌骨大型缺损患者,利用右侧下颌第二磨牙及左侧下颌第一、二磨牙套筒冠做固位体,制作固定与活动联合的赝复体。结果:套筒冠赝复体能够在患者口腔中自如就位,恢复患者的咀嚼、语音功能及面部外形,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对下颌骨大型缺损患者,利用患者的余留牙制作套筒冠固定-活动联合赝复体修复的方法是可行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6.
2001-2006年国内循证口腔医学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1-2006年国内专业期刊发表的循证口腔医学文献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清华同方知网技术产业集团出版的CNKI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工具,以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出2001-2006年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循证口腔医学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检出论文74篇,文献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循证口腔医学研究热点为口腔黏膜病及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等,国内刊登循证医学文献的主要期刊是《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结论:迄今为止,相当一部分为重复性的循证医学介绍,创新性不强,深入研究不够,采用Meta分析的文献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37.
目的:牙乳头细胞是牙髓细胞、牙本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讨以猪牙乳头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11在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以第1代猪牙乳头细胞为种子细胞与β-磷酸三钙为支架材料复合后接种在裸鼠皮下。移植在裸鼠皮下的β-磷酸三钙支架与牙乳头细胞复合物为实验组,同期移植牙胚作为阳性对照组,同期植入的空白β-磷酸三钙支架材料作阴性对照组。每组3个样本,在同一裸鼠皮下植入。8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及Goldner'色法染色)、牙本质涎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检测。结果:①移植物组织学切片显示在支架材料孔隙内形成了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样结构,由牙本质基质样物质、前期牙本质样物质及牙髓样组织组成。在牙本质样物质内部可见少量牙本质小管,牙髓样组织外层细胞较为密集且单层排列,表现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的特征。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邻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周围的前期牙本质内牙本质涎蛋白呈阳性表达。③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局部可见牙本质小管样结构。结论:以猪牙乳头细胞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为支架材料,成功构建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样结构。  相似文献   
38.
3D打印在口腔中的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全面的显示颌面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对牙齿以及颌骨周围组织的关系还有患者个性化的解剖结构都能以实物的复制体精确地展示出来,对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医生在制定手术计划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该技术在颌骨手术,种植,烤瓷冠桥修复领域应用已比较广泛。然而,目前3D打印在口腔有些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活动义齿金属支架和全瓷冠桥等,其中打印材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明晰其研究发展动态,本文将对口腔3D打印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并筛选得到最有效诱导SD大鼠咬合创伤的建模方法.方法:选用实验级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0 g,鼠龄10~12周.麻醉后,在其上颌后牙分别用Super-bond和Multi-link粘结不锈钢方丝、树脂、铸造半冠、铸造半冠联冠、使用选择性激光熔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的半冠、SLM半冠联冠.粘结后,每天观察实验装置脱落率.采用SAS8.2软件包的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Super-bond或Multi-link 2种方式,对脱落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黏结方式不影响脱落率的前提下,分析不同实验装置之间对脱落率的影响,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1).结论:应用SLM技术制作的修复体,在SD大鼠咬合创伤模型中诱导咬合高点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