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目的:研究纳米ZrO2的添加量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硅烷偶联剂Z-6030对纳米ZrO2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及FTIR表征分析,未经处理者为对照组。将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ZrO2颗粒按照质量比0.5%、1%、1.5%、2%、2.5%、3%和3.5%的添加量与PMMA混合,合成纳米ZrO2/PMMA复合材料,共7组。制作标准试件,进行表面硬度测试和三点弯曲测试,从每组中随机选取1个试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采用SAS 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红外光谱图显示,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ZrO2颗粒表面有硅烷偶联剂吸附。纳米ZrO2添加量为1.5%和2%组复合材料的表面硬度最佳(P<0.05)。1.5%组复合材料的挠曲强度最高(P<0.05),SEM观察断裂面为韧性断裂。结论:使用硅烷偶联剂能提高纳米ZrO2与PMMA的结合强度,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ZrO2,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但加入量会影响纳米ZrO2的增强作用。纳米ZrO2以1.5%和2%的添加比例对基托材料的表面硬度增强效果最佳,以1.5%的添加比例对PMMA挠曲强度的增强效果最...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钛硅(TiSi)涂层对牙科钴铬合金(CoCr)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CoCr合金,制作成10mm×10mm×3mm规格的试件,运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涂层钛硅。将涂层前、后的试件浸泡在人工唾液中,利用失重法计算材料的腐蚀速度,并运用ICP-A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钴铬合金钛硅涂层前、后离子释放量的差异,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失重法实验发现,钛硅涂层前的腐蚀速度为0.163g·m-2·h-1;涂层后为0.138 g·m-2·h-1,运用AES技术分析钴铬合金的元素释放量(g·m-2),涂层前镍为7.728582657、钴为0.008801153、铬为0.306195965、硅为0.194851978;而涂层后,镍为4.745189808、钴为0.004718889、铬为0.153195362、硅为0.778406136,镍、钴、铬的元素释放量在涂层后减少。结论:硅钛涂层能提高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对四方多晶纳米氧化锆陶瓷透明度和全透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氧化锆陶瓷坯体进行烧结,按烧结速率,分为H1组(100℃/h);H2组(200℃/h);H4组(400℃/h);H6组(600℃/h)。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陶瓷片的透光率和全光透过率,分析比较升温速率及晶粒大小与材料透光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采用100℃/h的升温速率,材料的透光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温度烧结的试件(P〈0.05)。结论:采用100℃/h的升温速率的氧化锆陶瓷具有最佳的透光性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初步分析一种3摩尔钇稳定的纳米氧化锆陶瓷(Tz—Px一242A)的低温老化性能。方法:将烧结后的氧化锆试件随机分成4组,在高温高压灭菌锅里进行循环热处理,处理条件为在134℃、0.2MPa下,进行0h,1h,3h,5h不同时间的低温老化实验。测量低温老化实验前后的三点弯曲强度,并用XRD分析试件表面单斜相的比例。结果:随着低温老化时间的延长,试件表面单斜相含量增加,三点弯曲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低温老化处理5h后强度仍高于1100MPa。结论:本实验用氧化锆陶瓷的低温老化性能具有时效依赖性,低温老化对三点弯曲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人工牙早接触部位对开闭口运动轨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早接触部位对下颌开闭口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早接触部位后移,下颌切点在矢状轴的运动距离有增大趋势,在垂直轴的运动距离有减小趋势,在水平轴有向非干扰侧偏斜的趋势,并且在垂直轴上得到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切点运动距离直线回归的混合效应模型:y^=34.7095-0.1590x1,δ=0.5549,P<0.001。结论:随着早接触部位的后移,下颌开口运动轨迹向后、向早接触点对侧偏斜,同时开口度减小,且在垂直轴方向的改变随着早接触部位的后移,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86.
贡晶觉  焦婷 《口腔医学》2016,(5):462-466
牙列缺损已经成为了困扰人们口腔健康的重大问题,而种植修复因其不用磨除健康牙齿、舒适程度高和使用效果好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人修复牙齿的第一选择。但是种植修复也存在一定失败率,种植体周围炎就是最常见的诱因。因此不同的学者也就针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其中抗菌剂治疗的方法由于创伤小、过程简便受到了很多医生的青睐,而本文就是针对不同抗菌剂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可摘式牙周夹板对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分别采用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段各相关牙周指数。结果:可摘式牙周夹板组修复后24个月时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出血指数( bleeding in-dex,BI)较修复前增加(P<0.05);但修复后12个月和24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较修复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组修复后12个月和24个月时均出现PLI、BI和PD较修复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可摘式牙周夹板可改善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患者的牙周状况,其修复疗效优于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EMMPRIN及其配体CyPA的表达,探索两者与牙周炎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以及无缺牙、无牙周炎患者(对照组)的天然牙龈沟液,并进行临床检查.以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EMMPRIN及CyPA的表达,应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两者与牙周炎的关系,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牙周炎组中,GCF总量与EMMPRIN总量、CyPA总量以及GI、SBI、AL呈显著正相关;EMMPRIN总量与GCF总量、CyPA总量以及GI、SBI、AL呈显著正相关,与吸烟情况呈负相关(P<0.05);CyPA总量与GCF总量、EMMPRIN总量以及GI、SBI、AL呈显著正相关.对照组中,GCF、EMMPRIN及CyPA三者总量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在牙周炎组与对照组之间,GCF、EMMPRIN及CyPA三者总量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MPRIN及其配体CyPA在牙周健康患者、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中均有表达,当牙周炎症临床症状较重时,分泌的龈沟液量明显增多,龈沟液中EMMPRIN及CyPA的表达也增多.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中国上海地区汉族青年人群恒前牙体部颜色特征.方法:132例20-35岁青年志愿者纳入研究,男性49例,女性83例;前牙发育正常,牙体完整,活髓,牙面清洁,无色素沉着、软垢、牙石,无前牙漂白史,使用OLYMPUS Crystaleye电子比色仪进行测量,共获得1584颗上下颌恒前牙体部的颜色参数L*、a*、b*值,按照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不同牙位分组,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青年人群前牙体部色度范围为L*:71.54±4.13,a*:2.11±1.30,b*:19.29±4.02;上颌前牙体部色度范围L*:71.00±3.18,a*:2.33±1.41,b*:20.00±3.81,下颌前牙体部色度范围L*:72.28±3.19,a*:1.89±1.12,b*:18.62±4.00,上下颌前牙体部色差△E为1.93.上中切牙体部色度值参数为L*:73.06±2.60,a*:1.39±1.08,b*:17.71±3.13,下中切牙体部色度值参数为L*:73.14±3.34,a*:1.21±0.87,b*:15.40±2.63;上侧切牙体部色度值参数为L*:70.52±3.29,a*:1.98±0.94,b*:18.97±2.93,下侧切牙体部色度值参数为L*.72.15±3.56,a*:1.64±0.86,b*:17.94±2.76;上尖牙体部色度值参数为L*:69.41±2.42,a*:3.61±1.14,b*:23.28±2.83,下尖牙体部色度值参数为L*:71.58±2.37,a*:71.58±2.37,b*:22.42±2.86.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体部色度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颌左右同名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下颌同名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群前牙中中切牙明度最大,其次为侧切牙,尖牙明度最低,色相与彩度则相反,由中切牙至尖牙逐渐增加,颜色渐偏黄、红.比色时应注意前牙列的变化规律和上下颌前牙颜色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人群前牙颜色特征。方法:使用OLYMPUS Crystaleye电脑比色仪测量148例18?35岁汉族青年共1769颗上下颌前牙颈、体、切端的L*、a*、b*值,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青年人群前牙的牙颈部色度范围为L*:70?96±3?05,a*:4?19±1?30,b*:21?10±3?52;体部色度范围为L*:71?63±3?21,a*:2?13±1?30,b*:19?43±3?99;切端色度范围为L*:68?08±2?91,a*:1?25±1?23,b*:15?89±3?71。前牙颈部、体部、切端两两比较L*、a*、b*值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②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三者间颈、体、切部的L*、a*、b*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左右同名牙之间,其颈、体、切部的L*、a*、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之间同名牙颈、体、切部的色度值进行比较时,除中切牙体部L*值、切端L*值、侧切牙颈部a*值、切端a*值、切端b*值、尖牙颈部b*值、切端b*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青年人群前牙并非均一颜色,比色时应注意颈、体、切分区比色,并注意不同牙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