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伸爪试验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伸爪试验是否为一种客观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慢性神经功能变化的方法。方法:在伸爪试验盒内,训练小鼠通过0.5cm窄缝用左侧前肢抓取食物;3周后,以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诱导局灶性脑缺血,继续观察4周内伸爪抓取食物的成功率,并与经典的转角试验、神经症状评分和斜板试验比较。实验结束后,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密度。结果:小鼠脑缺血后,抓取食物的成功率下降,转角试验的右转百分率增加,神经症状评分增加,斜板滞留角下降。斜板滞留角在脑缺血后5d恢复,其他3个指标在4周内都有显著变化。脑缺血4周的脑梗死体积增加,皮层、海马CA1区以及纹状体神经元密度下降。结论:伸爪试验是一种客观、稳定的指标,可用于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慢性神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诺和锐特充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方法30例患者分为诺和锐特充组和诺和灵R组,诺和锐特充组为餐前或餐后即刻注射,诺和灵R组为餐前30分钟注射。观察空腹、餐后2小时、手术期血糖波动、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诺和锐特充组血糖达标时间(4.36±2.3)天,手术期血糖波动(4.0±2.6)mmol/L,低于诺和灵R组,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R组。结论诺和锐特充对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迅速、安全、有效、平稳地控制全天血糖,明显优于诺和灵R。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DR4/TRAIL-R1)基因多态性在武汉地区胃癌患者及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DR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地区27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和169例健康志愿者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DR4基因多态性分布,并比较这些基因多态性在各组的分布差异。结果:DR4的626基因型(CC、CG和GG)在胃癌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2.2%,40.7%和37.1%,胃癌组与其它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DR4的626G/C基因型可能与武汉地区胃癌发生的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994.
Crouzon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璐  胡仁明 《医学综述》2007,13(24):1992-1994
Crouzon综合征是一种导致颅缝早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颅缝过早闭合,从而继发颅腔狭小、眼眶浅和眼球突出、鹰钩鼻、上颌骨发育不良和下颌相对前突等,可引起颅内高压、失明等并发症。绝大部分Crouzon综合征病例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5~q26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基因区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的调节因子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β、(成)头蛋白等。Crouzon综合征中散发患者占相当比例,发病可能与患者父亲年龄偏大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应用计算机视频跟踪技术,分析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小鼠开场自发活动行为特点的影响。方法:分别给KM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45、30、15、7.5、3.75mg/kg)、地西泮(8、4、2、1、0.5mg/kg)、咖啡因(100、30、10、3、1mg/kg)和茶碱(100、30、10、3、1mg/kg),10min后连续记录小鼠在开场内的自发活动2h,分析小鼠的活动轨迹。  相似文献   
996.
江苏省居民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分不同组合问的聚集性及MS组分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江苏省(6571名)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教育组(ATPⅢ)亚洲人群修订标准诊断MS,并运用Bayliss理论判断其聚集性.结果 MS组分共16种不同组合中有10种组合实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其理论值(P<0.01);同时观察到随着MS组分数量的增加,不同MS组分组合的实际患病率与理论概率的比值也随之增大;比较MS各组分在MS人群与非MS人群中患病率的比值后发现,腰围异常(76.73%/14.94%)和血糖异常(34.02%/6.73%)的比值最高.结论 人群中MS组分的不同组合在个体中的出现存在聚集倾向,而非随机现象;腰围异常和血糖异常较其他MS组分更容易聚集.  相似文献   
997.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璐  殷学礼 《河北医药》2008,30(7):1078-107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广泛的免疫损害引起多系统病变,常有一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而就诊于消化内科,易造成误诊,现将我科收住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分别被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是水解环磷酸腺苷(3’,5’-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和环磷酸鸟苷(3’,5’-cyclic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重要的酶。其中,PDE3由2个基因组成,在体内广泛分布,其抑制剂在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上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PDE3抑制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为寻找防治脑缺血的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9.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目前临床上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阳性结果是依靠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下移的程度及类型为标准来诊断的,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有报道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77.6%,准确性为76.5%[1]。为探讨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00.
白露露  王剑锋  王文涛  郝定均 《骨科》2021,12(4):300-305
目的 对比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院接受PLIF手术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17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椎间融合器的数量,将病人分为单枚组(97例)和双枚组(7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问卷表、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等功能评分及腰椎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融合率等影像学指标来评估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 单枚组随访24~36个月,平均29.7个月;双枚组随访24~36个月,平均28.8个月。与单枚组相比,双枚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所有病人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SF-36评分、腰椎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双枚组的椎间融合率较单枚组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但单枚组较双枚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