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比较乌梅丸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疗效的大小,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56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4组,分别为乌梅丸组、SASP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匀浆NF-κB p65的变化.结果:在正常结肠组织中NF-κB p65无或仅有弱阳性表达,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45.67%±4.25% vs 10.45%±5.20%,P<0.05),乌梅丸(26.32%±9.65%)和SASP(31.23%±5.18%)组阳性细胞率则明显低于模型组,乌梅丸组阳性细胞率较SASP组更低.结论:NF-κB与UC发病关系密切,乌梅丸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活性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氧化苦参碱(OMT)组, 每组10只. 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 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 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肌注, 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 氧化苦参碱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肌注. 治疗15 d后观察大鼠的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 用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IL-2、IL-10的变化, 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结肠黏膜核因子(NF)-kappaB p65的 表达. 结果: OMT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 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显著改善. 与模型组比较, OMT组IL-2减少(102.93±21.10 ng/L vs 231.48±40.78 ng/L, P<0.05), IL-10增多(50.13±1.40 ng/L vs 18.64±0.65 ng/L, P<0.05), NF-kappaB p65显著降低(16.02%±7.27% vs 43.05%±13.80%, P<0.01). 与正常组相比, 模型组结肠黏膜IL-2升高, IL-10减少, NF-kappaB p65表达增多,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102.93±21.10 ng/L vs 30.44±12.03 ng/L, 50.13±1.40 ng/L vs 58.92±3.70 ng/L, 16.02%±7.27% vs 9.57%±4.31%, 均P<0.01). OMT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 IL-2、IL-10和NF-kappaB p65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氧化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IL-2的生成、促进IL-10分泌和抑制NF-kappaB p65的激活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川芎茶调散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解析其效应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川芎茶调散活性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收集活性成分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偏头痛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进行PPI分析;使用Cytoscape构建可视化"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通过R语言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获得141个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发现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的关键靶点为APP、CHRM2、CXCL8、CXCL2、CXCL10等;主要改变的信号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等;氧化应激反应、类固醇激素反应、血管收缩调节、低氧反应、雌二醇反应和神经递质代谢可能是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的主要生物学调控环节。结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是川芎茶调散中重要活性成分,APP,CHRM2、CXCL8等基因受到了药物调控,川芎茶调散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调控了偏头痛时的炎症反应、血管收缩、内分泌-神经递质代谢等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104.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该病主要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起病隐匿且迅速,传染性极强,病程缠绵。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干咳、乏力、胸闷、气喘、咽痛、肌肉酸痛、呕恶、食欲减退、腹泻等。少数患者可因病情急剧加重而出现呼吸困难,进而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K基因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活化的影响,探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的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2例使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西药组12例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大便常规、结肠镜和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 %,西药组为75 %(P<0.05);中药组结肠黏膜病变疗效总有效率为90.9 %,西药组为7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均降低,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抑制NF-κBp65及STAT6的活化及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6.
"发展中医" 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医”一直提了几十年 ,虽然中医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中医目前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很令人满意。这主要表现在 :中医研究脱离了中医的发展模式 ,至今尚未明确中医的发展方向 ;中医医院治疗病人没有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使其生存出现了危机 ;中医教育缺乏传统的祖国医学教育特点 ,使许多中医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 ,“中医没学好 ,西医没学到” ,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中医后继乏人。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这些问题 ,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的中医研究、学习现状 ,中医的发展前景则令人堪忧。1 历史回顾近几十年来为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考察在避光条件下,温度分别为4、253、7℃的环境中6 h内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奥硝唑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放置6 h内不同时间点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其外观及测定pH值。结果: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奥硝唑配伍液在4、25、37℃的环境中6 h内,色泽和含量都有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奥硝唑不能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理肠四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理肠四方(乌梅丸、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以动物实验从症状、体征、病理改变、细胞因子及其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乌梅丸疗效最好,白头翁汤次之,参苓白术散居中,痛泻要方稍差。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前提,动物实验的造模必须符合中医证型,乌梅丸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最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中医体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患者男89例,女153例,平均年龄(47. 7±12. 4)岁。男性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25例(28. 1%),女性患者以阳虚质为主,占57例(37. 3%)。年龄、中医证型均与中医体质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P 0. 05)。按年龄划分,老年患者主要对应阳虚质,中年患者主要对应气郁质,青年患者主要对应平和质,未成年患者则欠缺明显的对应关系。按中医证型划分,肠道实热证主要与平和质对应,肠道气滞证主要与气郁质对应,脾虚气弱证主要与气虚质对应,脾肾阳虚证主要与阳虚质对应,阴虚肠燥证主要与血瘀质对应。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性别、中医证候均有一定相关性,这对指导通过"治未病"理念防治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是通过对田玉美教授治疗女性原发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发现其疗效较好,总结其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中医周期疗法,即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分期论治.可以看出,其中医周期疗法的运用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分不开,本文试就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治法的理论依据:一者强调从肾论治,即原发性女性不孕症,一般应以肾着手治疗;另一个方面分期论治,本文期望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之对临床上的推广运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