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1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具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而就诊,14例查体发现后就诊。肿瘤位于胰腺头部的10例,颈部2例,体尾部1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明确诊断,16例有免疫染色结果。10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或剥除术,9例行肿瘤切除的同时切除脾脏,4例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1例行胰体尾部肿瘤切除、胰体尾部空肠吻合术,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一般手术能够完整切除,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2.
33.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大肠癌的病死率90年代已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五位;据Green等犤1犦在2001年报道,美国大肠癌的病死率已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临床上对大肠癌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我院收治1567例大肠癌中,误漏诊达550例。现将其误漏诊原因及其对策简述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大肠癌患者1567例,院内外误漏诊550例,误漏诊率达35.1%。其中男性380例,女性170例。年龄19~88岁,平均46岁。误漏诊时间最长160d,最短12d,平…  相似文献   
34.
1986年9月~1998年7月,对21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留肛门手术,其中随访已5a的有1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2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73例,年龄17~83岁,平均475岁。直肠乳头状腺癌76例,腺管状腺癌34例,...  相似文献   
35.
献血者检测指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蝎毒对热疗的增敏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在NIH小鼠的右后大腿皮下,当肿瘤平均直径达到6mm时开始实验,观察蝎毒(0.6mg/kg)、热疗(43℃25分钟)及其联合治疗组的肿瘤直径倍增时间(MDDT)、生存时间(AST)、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对照组、蝎毒组、热疗组和蝎毒热疗组的MDDT分别为10.2±0.34天、11.5±0.38天、12.7±0.41天和14.1±0.42天,各治疗组均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引起肿瘤坏死,诱发细胞凋亡,尤以联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蝎毒不仅有抗肿瘤作用,而且对热疗有增敏作用,诱发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10/10万到90年代的23.4/10万,其死亡率已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5位。美国Green等^[1]报告2001年本国新增加135400例大肠癌患者,死亡率已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同其它恶性肿瘤一样,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按Dukes分期,A期和B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分别达到90%和75%,而D期低于10%,可见研究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多么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有关大肠癌的诊断方法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有些已应用于临床实践,现将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8.
自1989年Lichtenstian[1]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的概念以来,随着补片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催生各种形式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鉴于其与传统手术相比的巨大优势,已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腹股沟滑动性疝发病率相对较低,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存在一定的治疗难度。经过充分论证,我院于1999-01~2004-08对收治的12例腹股沟滑动性疝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lug mesh tension-free henia repair)。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用抗CD3抗体重链可变区与轻链可变区基因,经重叠延伸拼接连接形成单链抗体。方法用DNA序列分析及动态模拟构象分析,并与相关软件分析,推导Scfv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该基因全长732bp,三维构象稳定,兼容性分数S>0。将单链抗体基因克隆于载体中,在强启动子作用下,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结论重链可变区与轻链可变区经短肽连接而成的单链抗体,具有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的特性,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superfamily,TGF-βs)是由许多具有共同生物学特性的信号分子所组成的大家族,是介导细胞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骨骼和器官形成及胚胎发育等生理反应的十分重要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本文就近年来TGF-β超家族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及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1 TGF-β的产生及生物学活性TGF-β是一种由两个分子量为12.5kD的亚基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二聚体。只有二聚体形式的TGF-β才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