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46篇
  免费   5827篇
  国内免费   3697篇
耳鼻咽喉   550篇
儿科学   1321篇
妇产科学   648篇
基础医学   5211篇
口腔科学   1115篇
临床医学   17778篇
内科学   8772篇
皮肤病学   1006篇
神经病学   2242篇
特种医学   40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9篇
外科学   7337篇
综合类   33534篇
预防医学   13955篇
眼科学   1087篇
药学   13426篇
  136篇
中国医学   12984篇
肿瘤学   3217篇
  2024年   659篇
  2023年   2588篇
  2022年   1989篇
  2021年   1854篇
  2020年   2229篇
  2019年   2536篇
  2018年   2541篇
  2017年   1661篇
  2016年   2112篇
  2015年   2297篇
  2014年   6196篇
  2013年   4820篇
  2012年   5604篇
  2011年   6139篇
  2010年   5994篇
  2009年   5981篇
  2008年   5574篇
  2007年   5718篇
  2006年   5370篇
  2005年   5419篇
  2004年   5058篇
  2003年   4537篇
  2002年   3675篇
  2001年   3584篇
  2000年   3850篇
  1999年   3528篇
  1998年   3175篇
  1997年   3215篇
  1996年   3091篇
  1995年   2856篇
  1994年   2479篇
  1993年   1817篇
  1992年   1667篇
  1991年   1556篇
  1990年   1368篇
  1989年   1171篇
  1988年   652篇
  1987年   598篇
  1986年   545篇
  1985年   499篇
  1984年   396篇
  1983年   414篇
  1982年   386篇
  1981年   264篇
  1980年   191篇
  1979年   148篇
  1978年   74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5篇
  1963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 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 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回顾性分析 41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高分辨率 CT (HRCT)影像变化特点,进一步明确胸部 CT在 COVID-19重型病例的临床诊疗中的预警价值。方法 收集 确诊的 41例重型 COVID-19患者,分析其临床重症期 HRCT特点。结果 41例重型 COVID-19患者入院 表现不同程度的流感样症状,发热 33例,咳嗽 26例,畏寒 17例,咳痰 14例,乏力 13例等。重型患者 HRCT 双肺损伤范围中度、重度,病变形态密度混杂,呈磨玻璃、条索、实变等不同形态混杂,磨玻璃及斑片影累及肺 门;纤维条索累及肺门,网格影;胸膜下平行粗大纤维条索;垂直胸膜纤维条索;沿着支气管分布垂直胸膜小 段状实变;远端支气管扭曲扩张;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少见。结论 虽然影像学分期与临床分型 不完全一致,但胸部 HRCT双肺受损达到中度,磨玻璃影累及肺门,出现胸腔积液,平行/垂直胸膜粗大纤维 条索并局部实变伴/不伴远端支气管扩张扭曲,都高度预警临床重型 COVID-19的发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提高重症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4.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 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本文对安息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从多角度分析预测了安息香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正>患者女性,32岁。6天前当地医院体检B超示“膀胱结石”,无排尿困难,无血尿、尿痛,无恶心呕吐,无腰酸腰痛、畏寒发热等,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拟“膀胱结石”收入院。入院后行尿道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见膀胱左侧壁至输尿管口周围广基肿物,大小4 cm×3.5 cm, 肿物表面覆数颗大小0.5 cm×0.5 cm小结石,余膀胱壁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术中将膀胱结石直接冲出,术中取膀胱肿物3处组织送病理活检,后行膀胱肿瘤电切术。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共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和整体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主观症状和整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OSDI评分治疗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BUT、SⅠT明显延长(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可有效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28.
29.
叶渊文  潘琴  李飞飞  陈玲珑 《浙江医学》2022,44(16):1773-1776
目的探讨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评估基础疾病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MIMIC-IV)中脓毒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根据院内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校正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后比较组间ACCI差异。采用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CI与院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MIMIC-IV数据库共计35010例脓毒症患者,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3828对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ACCI分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ACCI分值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逐渐增加。ACCI最佳截断值为7.5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ACCI分值升高是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OR=1.524,95%CI:1.389~1.672,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基础疾病会影响疾病预后,且ACCI分值越大,院内死亡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