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以EGFR抑制剂为介质,研究EGFR/KRAS通路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299细胞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用在相关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和H1299细胞经Erlotinib处理后细胞中c-myc的表达量变化; RT-PCR法检测Erlotinib对A549和H1299细胞中c-myc下游基因分化抗原簇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7,CD47)及PD-L1转录水平的调控,同时平行检测在c-myc基因沉默后,Erlotinib对CD47及PD-L1转录水平的调控;Western blotting检测Erlotinib用量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通过与肿瘤浸润T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T cell,TIL-T)共培养,检测Erlotinib影响前后A549和H1299细胞对TIL-T细胞治疗的敏感度。结果:Erlotinib能显著下调c-myc在A549和H1299细胞内的表达量(P<0.01);c-myc蛋白表达量受Erlotinib影响下调后,PD-L1的转录水平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P<0.01),但Erlotinib对于c-myc沉默的A549和H1299细胞株中CD47及PD-L1的转录水平影响很小(P>0.05);Erlotinib剂量对A549和H1299细胞中PD-L1的表达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对c-myc沉默的细胞株影响不大(P>0.05),结果与转录水平一致;Erlotinib处理后,A549和H1299细胞对TIL-T细胞的抵抗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信号caspase-3激活更加明显。结论:Erlotinib能通过EGFR通路调控c-myc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而介导PD-L1表达水平降低,增强TIL-T细胞对A549和H1299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腹腔灌注及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48例确诊的晚期胃癌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DC-CIK组、rmhTNF组。治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后患者临床受益反应(CBR)、腹水控制率(RR)、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水平等疗效,观察至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DC-CIK组RR、CBR分别为66.67%、83.30%,rmhTNF组RR、CBR分别为58.33%、7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前后两组间各肿瘤标志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DC-CIK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CD8+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55)。rmhTNF组治疗后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3),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1年,DC-CIK组患者TTP为7.1个月,rmhTNF组为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DC-CIK及rmhTNF腹腔灌注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恶性腹水,自体DC-CIK治疗在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抗肿瘤方面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mi RNAs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表达谱的改变,从而为其在DN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平台。方法:腹腔单剂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50 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检测对照组和糖尿病小鼠尿白蛋白排泄率,采用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的改变;MicroRNAs微阵列分析采用单通道Cy5荧光标记法,分析对照组和糖尿病mi RNAs表达谱,利用GO分析对差异表达mi RNAs进行靶通道测定。结果:糖尿病组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S染色提示糖尿病组小鼠肾小球内大量细胞外基质积聚,系膜区明显增宽,符合DN早期的病理改变。糖尿病组共检测出128个mi RNAs,其中显著上调者分别mi R-34a,mi R-214,mi R-2132;显著下调者为mi R-2143,mi R-1970,mi R-703;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 RNAs参与细胞周期、细胞黏附、凋亡、小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结论:DN早期mi RNAs表达谱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阵列技术为DN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国产替吉奥(S-1)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方案为:S-140~60mgbidd1~d21;顺铂60mg/m2静滴,d8,5周为1周期。对照组方案为: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顺铂20mg/m2静滴,d1~d3;亚叶酸钙20mg/m2静滴,d1 ~d5;氟尿嘧啶350mg/m2 微量泵持续24h静滴,d1~d5,3周为1周期。3个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8.3%和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获益率为87.5%,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S-1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5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肿瘤局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黄疸、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同时取得8例PR、5例SD的近期肿瘤控制率,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微创、有效的优点,而适形放疗可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阻塞的可能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KAI1基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玉强  张鸣青等 《癌症》2001,20(12):1436-1438
  相似文献   
28.
平阳霉素及沙培林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内药物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越来越被重视及采用,我们对64例患儿分别采用国产平阳霉素和沙培林注射治疗,对其适应证,疗效作临床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男39例,女25例,年龄25d~14j,平均4.2j.颈部48例,腋部6例,躯干5例,四肢5例,多发性5例。囊状26例,海绵状21例,单纯性7例.就诊后先做青霉素皮试,阴性者随机分成A组及B组,阳性者归到A组.A组用国产平阳霉素(争先霉素入)10mg以生理盐水10ml溶解,瘤体内穿刺抽净淋巴液后,按每千克体重0.6~l.omg注入,一次剂量不超过20mg,5~7d注射一次,3wt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5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肿瘤局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黄疸、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同时取得8例PR、5例SD的近期肿瘤控制率,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微创、有效的优点,而适形放疗可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阻塞的可能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辅助治疗对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免疫指标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单用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加注射甘露聚糖肽)和对照组(单用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分别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临床控制率相近,但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有显著改善,发生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症的病例也较对照组减少,且程度减轻。结论注射甘露聚糖肽与放疗或放化疗联合应用虽不能明显提高Ⅱ~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但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减轻放化疗或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