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8例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关节软组织肿胀、高位髌骨、髌股关节间隙增宽及髌骨下极与主体髌骨分离的小斑状或点状小骨片,MRI检查可见撕脱软骨、小骨片、周围软组织损伤及关节腔积液或积血等.结论:熟悉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可减少漏诊、误诊,MRI检查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2.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被激活及功能亢进已被公认,Petralito等人研究表明血小板清晨有聚集倾向。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对急性脑梗塞病人及健康人血小板粘附率(PAGT)、血小板计数(PLT)昼夜动态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值的动态变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病时间段进行了分析。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急性脑梗塞35例,男女为1:0.52,平均年龄58.8岁。健康人28例,男女为1∶0. 64,平均年龄 58. 5岁.病人组均系本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诊断要点,并CT证实。健康组系经全面检查确定为健康者。 方法 采血前1d及采血期间18h内停止用药,分别…  相似文献   
33.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就其临床表现、文献、资料上无一不谈到立位时有晕厥,头晕等症状,笔者见到1例缺乏此类症状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男患,45岁,因阳萎6年,遗尿1.5年,行走不稳1年入院。患者6年前出现阳萎,近1.5年来尿急,并逐渐出现遗尿,1年来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近9个月言语不清,双手动作不灵活,入院前4天睡眠时双下肢抖动。整个病程中无直立性头晕,晕厥发生。平素体健。无类似家族遗传病史。查体,神清,营养欠佳,高级神经活动正常,言语欠清。血压:卧位14.7/9.3kPa,坐位9.3/6.7kPa。立位6.7/4 k Pa。一般内科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  相似文献   
34.
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疾病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疾病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反应。方法 多发性硬化(MS)2 例,视神经脊髓炎(DD)、急性播散性脑炎(ADE)及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病(AHLE)各1 例进行脑及脊髓病理组织学观察,以抗IgG、IgA、IgM、G3 补体、CD20、CD45RO抗体组化染色。结果 各种脱髓鞘性疾病脑部以白质脱鞘为主,脊髓则灰白质同时受累,坏死常见。小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组化染色见较多T细胞浸润,IgG、IgA、IgM、C3 补体多见于细胞内,主要是巨噬细胞,亦见于星形细胞、浆细胞,在AHLE坏变血管壁、血管周围间隙、软膜及室管膜沉积较多。结论 MS与DD病变性质相同而部位有异,AHLE突出表现为小血管壁坏死、灶性出血,ADE介于二者之间。脱髓鞘性疾病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各型间免疫反应类型与程度有所不同。星形胶质细胞在脱髓鞘性疾病免疫应答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脑电图观察吴丽丽,陈义林,藤连生肾功能衰竭脑电图(EEG)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然而,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EEG的研究不多。我们对近年来住我院的11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EEG与临床诸因素间的联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36.
尿试带为一种小型、快速、干燥、尿细菌计数培养基,由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参考美国 Ames 公司的 Microstix 研制而成。我们用它对唐山市震后十年的1003例截瘫病人及1057例健康人抽样普查,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7.
Shy—Drager's综合征起病隐袭,早期不易发现,其误诊率高达87.5%。本文报道长期误诊的4例,供临床借鉴。临床资料例1:男性,54岁。8年前出现阳萎,3年前尿频、尿急,间有排尿不畅、尿潴留,并逐渐感下肢无力、头晕,以立位时明显。2年前在某医院诊为“前列腺肥大”,遂行手术,因症状无改善,1年后再次手术,仍无好转,并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下肢无力加重,行走困难。入院查体:血压:卧位20/12kPa、立位13.3/9.3kPa。痉挛步态,四肢肌力Ⅳ级,共济运动失调,意向性震颤,双侧膝反射(++)~(+++),双侧巴氏征(+)。腰穿CSF正常。发汗试验:周身无汗。头CT示脑干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28例经桡动脉和124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手术成功率较股动脉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较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时间短,肢体制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臂疼痛,血管动脉痉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闭塞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创伤小,术后无需严格卧床休息,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9.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义林 《安徽医学》2010,31(2):152-15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8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急性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少部分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率高达33.3%。超声心动图、增强CT和(或)MRI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结论AD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易误诊、漏诊,及时诊断并合理地内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或支架置入术更加有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多脑叶切除治疗半球顽固性癫痫的规范化程序及效果.方法 对14例半球顽固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多种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位癫痫灶.对以单侧半球为主的弥漫性或多发性癫痫灶采用两个脑叶以上切除及联合软膜下横切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①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额极切除4例;②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枕极切除1例;③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胼胝体前2/3切开+额、颞、顶枕部软膜下横切(MST)3例;④颞前叶切除+枕极切除+胼胝体后1/2切开2例;⑤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额、颞、顶部MST 2例;⑥前颞叶切除+枕极切除+顶枕部非功能区皮质结节性病变切除及周围MST 1例;⑦改良大脑半球切除1例.结果 本组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无先兆9例(64.29%),其中4例已停服抗癫痫药;仅有先兆,无其他癫痫发作5例(35.71%).结论 多脑叶切除(含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源于半球多脑叶的顽固性癫痫效果肯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学、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资料综合分析,术前准确评估和精确定位功能区域,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