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目的:近年来国外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有许多研究成果,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凋亡影响因素的研究颇具新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01/2004-12与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凋亡相关的文献,检索词“osteoarthritis,chondrocyte,apoptosis”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的摘要进行阅读初审,选取包括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试验。②试验包括对照组。排除标准:①没有设立对照组的文献。②综述类文献、Meta分析、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11篇关于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凋亡影响因素的试验,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排除的文献为综述类文献28篇和重复研究48篇。35篇文献多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有关的试验,分别对各种凋亡影响因素进行评价。资料综合:在骨关节炎患者和老年人的软骨中,由于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或通过高级糖基化、酪氨酸亚硝基化等修饰作用破坏了正常的细胞外基质从而使软骨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并促进其死亡。各种机械性刺激是软骨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因素,施加机械压力的加速率也决定软骨损伤和软骨细胞死亡的类型与程度。经某些细胞因子作用的正常软骨和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产生高水平的NO,而NO产物又能诱导软骨细胞死亡。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与相应的死亡配体结合能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当存在其他前凋亡因子或缺乏某些促存活因子时肿瘤坏死因子α能诱导软骨细胞凋亡。正是由于能量代谢受损使软骨细胞对其他的致死因子变得更加敏感。在发育和骨关节疾病相关过程中,软骨细胞的死亡虽然有p53的参与,但其精确的机制有待阐明,同时没有足够的直接证据表明c-myc能够影响软骨细胞的存活或死亡。结论:骨关节炎中影响软骨细胞凋亡的因素很多,机制复杂,许多因素导致软骨细胞凋亡的通路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1年前因车祸伤致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当地医院X线片检查示右侧股骨颈骨折并骨折移位,查体发现右下肢短缩畸形,右下肢轴向叩击痛明显,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髋部压痛阳性,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当地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长期卧床,持续发热,术后3个月未下床活动,经抗感染治疗后退热,手术切口愈合后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骨肉瘤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7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外科分期等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等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骨肉瘤好发于11~30岁者,多见于股骨(42%),胫骨(28%),腓骨(9%),肱骨(10%).其中约88%的患者病理分级较高,普通型骨肉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82.83%),11.44%出现早期转移.病理分级较低者多为骨旁型(7.08%)、低级别中央型(3.81%)和骨膜型(1.09%).结论 对原发性骨肉瘤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分布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融合术中顶椎确定下固定椎的可行性.方法 82例Lenke1型患者,分为两组,按Cobb角度、Risser征、中立椎和下终椎配对.实验组以顶椎所处的节段作为依据选择下固定椎,对照组以中立椎为依据选择下固定椎.均行后路内固定和脊柱融合术,在站立位片上测量手术前后侧凸畸形矫正率和脊柱平衡;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结果 冠状面Cobb角度和颈7距骶中线距离、矢状面胸5~胸12椎体后凸角度矫正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失平衡数较实验组多3个.结论 Lenke1型侧凸患者顶椎可以作为选择下固定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酪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五肽(YIGSR)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抑制作用。[方法]在MG-63细胞中加入0、50、100μg/ml的YIGSR,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明胶酶谱分析检测MMP-2和MMP-9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YIGSR剂量增加,MMP-2、MMP-9平均光度递减。胞浆着色变浅;RT—PCR结果显示,随YIGSR剂量增加,MMP-2、MMP-9对应电泳条带亮度逐渐减弱:明胶酶谱分析也表明,随YIGSR剂量的增加,负染条带平均光度越来越低。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YIGSR能有效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泌MMP-2和MMP-9,在抑制骨肉瘤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会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DN)在缺氧环境下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1α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HIF-1α亚基的mRNA反义和正义寡核苷酸(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SODN),并建立骨肉瘤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观察不同时相5μmol/L的HIF-1αASODN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1α和p53表达的影响。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IF-1α和p53 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常氧组比较,单纯缺氧组及SODN缺氧组的蛋白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延长明显升高(P〈0.05);而p53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常氧组均显著增强(P〈0.05)。在ASODN缺氧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5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减弱(P〈0.05)。结论:缺氧可以通过诱导野生型p53的突变使HIF-1α稳定表达。而ASODN明显抑制HIF-1α的表达,且使突变型p5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这说明HIF-1α可能在缺氧诱导野生型p53突变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挫伤后早期应用FK506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45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脊髓挫伤后5 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FK506(0.3mg/kg),其余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生理盐水。伤后3,7,14,21 d采用BBB评分法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NOS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同时行脊髓组织尼氏染色病理学观察。结果治疗组病理学观察和行为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iNOS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于伤后7 d达高峰,两者表达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FK506能抑制大鼠脊髓挫伤后iNOS表达,减轻继发性损害,从而改善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体外RNA干扰抑制Ezrin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与目的:细胞膜-细胞骨架联接蛋白(埃兹蛋白,Ezrin)参与了许多细胞的功能,包括细胞黏附、细胞运动以及细胞的生存.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Ezrin参与调控了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然而,在骨肉瘤中,Ezrin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还没有被很清晰的阐明.本研究拟探讨Ezrin蛋白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骨肉瘤MG-6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针对Ezrin编码基因设计小干扰RNA片段,重组其shRNA(short hairpin RNA)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的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Ezr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hRNA对Ezrin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显著下调作用.骨肉瘤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有明显的下降,由25.05%下降到18.36%,而G1期细胞比例则由60.57%上升到67.65%.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量也明显减少,由35.9±5.6减少为22.5±2.8(P<0.01).结论:Ezrin在骨肉瘤的增殖和侵袭过程中发挥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的关键性分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pIRES2-EGFP质粒为载体的PIN1反义基因转染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量(0、20、50、100、200、250μL)的以pIRES2-EGFP质粒为载体包装的反义PIN1基因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收集转染前后的培养细胞和上清液,用MTT法观测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生长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inl蛋白的表达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IN1mRNA表达变化。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显示反义PIN1基因转染能抑制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Western-Blot结果表明转染反义Pin1基因的量越多,其灰度越低,测得空白对照组及不同量(0、20、50、100、200、250μL)的转染基因组其相应的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854±0.136、0.866±0.138、0.732±0.154、0.611±0.121、0.547±0.109、0.398±0.113、0.320±0.151,差异有显著性(P<0.05);RT-PCR检测其灰度比值分别为0.983±0.125、0.988±0.127、0.915±0.157、0.786±0.125、0.608±0.124、0.433±0.130、0.410±0.158,差异有显著件(P<0.05)。结论反义Pin1基因可封闭Pin1mRNA,使已转染反义Pin1基因的MG-63细胞表达的Pin1蛋白减少,从而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 63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