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61.
环指蛋白43(RNF43)是一种重要的泛素链接酶.作为Wnt信号通路中的拮抗蛋白,RNF43具有重要的抗肿瘤作用.RNF43突变后会引起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促进细胞的侵袭、转移与增殖.除此之外,在临床抗肿瘤的研究中发现,RNF43与Wnt通路相互作用的位点有望作为肿瘤治疗的分子靶标.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RNF43的分子结构及其与Wnt通路中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已经逐渐明确.而在临床研究中,RNF43蛋白的类似物及相关疫苗也显示出RNF43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的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行胃镜检查的114例胃癌(胃癌组)、43例胃部良性疾病(胃部良性疾病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人员胃液中的α1-抗胰蛋白酶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胃癌组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浓度[(1368.7±498.4)μg/dL]分别显著高于良性胃部疾病组[(345±96.5)μg/dL]和健康组[(31.2±17.3)μg/d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4%、89.7%、90.1%;Ⅲ~Ⅳ期胃癌患者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浓度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的浓度有助于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63.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镁锌合金长期植入动物体内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目的:观察将镁锌合金植入大鼠盲肠的分子生物相容性. 方法:取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纯钛组和镁锌合金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仅做盲肠切开缝合,纯钛组在盲肠切口周围包埋医用纯钛,镁锌合金组在盲肠切口周围包埋镁锌合金.手术前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镁离子浓度及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浓度,以及盲肠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术后相同时间点3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镁离子浓及血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浓度,以及盲肠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镁锌合金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浓度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 〈0.05).表明镁锌合金对大鼠肠道伤口愈合无明显影响,在肠道内有较好的分子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4.
摘要 背景:内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MIVAT)目前因逐步开展应用于甲状腺癌倍受关注,我们对其与常规甲状腺术式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的愈后比较进行5年随访研究。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8名甲状腺微癌患者,其中31名采用MIVAT术式,37名采用常规术式,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 5年随访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指标及颈部超声结果,见表2/3。 结果:两组患者,MIVAT组及常规组,术后均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并且每6或12个月随访Tg指标及颈部超声。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并且MIVAT相较常规术式而言美容效果更佳。 讨论:MIVAT术式与常规甲状腺术式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的5年愈后无统计学差异,并且美容效果更好,对于满足适应症的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拮抗剂坎地沙坦不同剂量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P组、AP+低剂量坎地沙坦组(2 mg/kg)、AP+高剂量坎地沙坦组(10 mg/kg)。腹腔注射20%L-精氨酸溶液建立AP动物模型;坎地沙坦用大鼠灌胃针灌注。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12 h、24 h、48 h分批次等数量(6只/组/批)心脏取血处死。取胰腺组织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并评分(按Rongione标准),胰腺/体质量比,检测大鼠血清脂肪酶、TNF-α、IL-10的变化。结果:AP组胰腺炎症评分,胰腺/体质量比,血清脂肪酶、TNF-αI、L-1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胰腺/体质量比于造模后12 h已有明显升高,于48 h达到高峰;而血清脂肪酶和胰腺TNF-αI、L-10于造模后12 h达到高峰,此后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坎地沙坦干预的实验组胰腺炎症评分,胰腺/体质量比,血清脂肪酶、TNF-α以及胰腺TNF-α较AP组降低(P〈0.05),但低剂量坎地沙坦组与高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中,应用坎地沙坦对AP大鼠血清及胰腺IL-10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可以明显减轻L-精氨酸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及损伤。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病人不同术式对肝蛋白质合成与储备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门静脉高压病人分别实施断流术(Hassab16例)、分流术(脾-肾静脉分流10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2例)、联合手术(Hassab 脾-肾静脉分流8例),检测其术前、术后6个月、24个月血糖、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胰岛素、高血糖素的变化. 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均比对照组低(P<0.05).不同术式、不同时期蛋白质合成(尤其前清蛋白)改善显著,门静脉高压手术前、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断流术组清蛋白、转铁蛋白术后24个月明显好于其他各组,联合手术组与断流术组接近,高于分流术组(P<0.05).断流术组和联合手术组6个月后空腹血糖获得明显改善,胰岛素、高血糖素及二者比值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和门静脉高压术前组(P<0.05).联合手术组胰岛素、高血糖素的水平则有下降趋势(P<0.05). 结论:联合手术较断流和分流手术对肝蛋白质合成和储备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7.
转移消失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消失蛋白(missing in metastasis, MIM)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骨架的重塑、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与肿瘤的生长和侵袭密切相关.近年来,该蛋白在不同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通过综述MIM蛋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从而为MIM蛋白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8.
槐耳清膏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H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槐耳清膏及5-Fu分别与人肝癌细胞MHCC97H共同培养,采用CCK-8法、FCM及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变化,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及p53基因的表达。[结果]槐耳清膏在体外可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诱导MHCC97H细胞产生早期凋亡,且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呈典型的早期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组化可见Bax及p53蛋白表达增强,而Bcl-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槐耳清膏能明显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H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p5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9.
正1病历摘要患者,25岁,因足月顺产后8天,上腹痛5天,于2017年2月22日16时急诊转入本院救治。孕13周起患者于外省某二级医院建卡产检共14次,孕期经过顺利,未发现明显异常,孕期体质量增加18 kg。于2017年2月14日(孕40+3周)自然临产,顺娩一活婴,体质量2750 g,产后因胎膜残留行清宫术,无发热。产后多卧床休息,下床活动较少,产后3天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  相似文献   
70.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治疗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桥本病(Hashimoto's disease,HD)并存甲状腺癌(thyroid careinoma,TO的发病率在0.5%~38.0%之间,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HD合并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对本院198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因甲状腺结节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HD的417例患者(包括93例HD合并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HD并存TC患者共93例,占22.3%;1995年以前HD与TC并存患者6例,占同期手术治疗HD病例的9.2%(6/65);1995年以后HD与TC并存患者87例,占同期手术治疗HD病例的24.7%(87/352),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存TC病例中乳头状癌66例,滤泡状癌15例,混合性癌9例,黏膜相关淋巴瘤3例;全组中微灶癌43例,占并存TC病例的46.2%(43/93).手术方式包括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部分切除和活检术.结论:HD并存甲状腺结节的病例中TC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临床上应警惕并存TC特别是微灶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