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51.
在医疗器械随机化临床试验中,当要判断有两种不同医疗器械的疗效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时,通常是在试验结束取得全部受试者的信息后进行统计分析。其缺点是不能在试验过程中进行监测,因而不能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两种医疗器械之间疗效的显著差异。统计学上还有一种设计是成组序贯设计,它是  相似文献   
52.
王军  赵吉平 《针刺研究》2008,33(4):280-283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基本要素之一,恰如中药处方要考虑中药的性质一样,针灸处方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腧穴的特性。中药之药性可以表现为升降浮沉、寒热温凉、五味、归经、毒性及中药的功能等方面,然而腧穴的穴性又该如何去认识呢?我们采用与中药类比的手段,对腧穴的穴性进行了归纳、总结,与中药相对应,穴性则可表现为升降浮沉、寒热、针感、经络归属、不良反应及功能等方面。对穴性的把握,将更加有利于准确选穴、配穴,增强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3.
肝失疏泄与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简称面瘫,是指以口眼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在《灵枢·经筋》中已有记载:“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这说明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筋发生病变,可以表现为面瘫的一些症状。一般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筋脉失养,风寒之邪侵袭所致。但是,我们在临床上遇到很多面瘫发病与情志失调有很大关系,患者来诊时常常自诉因“生气”或“发脾气”后不久发现嘴歪了。在此种没有明显的感受风寒病史的情况下出现的面瘫,“风寒侵袭”也许并不能成为主要病因,罪魁祸首当属“生气”或“发脾气”等情志变化…  相似文献   
54.
八脉交会穴合安神镇静穴为主治疗失眠1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一症,病因虽多,总由体内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常为多脏腑合病,症情较为复杂。针灸治疗非单取一经腧穴可愈。笔者以八脉交会穴配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等安神镇静穴为主穴治疗失眠134例,取穴简捷,疗效满意,总结如下。一般资料134例患者,均以失眠为主症。男59例,女75例。年龄22~71岁。病程3个月~12年。结合兼症分为六种证型,阴虚火旺35例,肝郁化火18例,痰热内扰15例,胃失和降10例,心脾两虚46例,心胆虚怯10例。治疗方法各型均选用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穴。四神聪浅刺0.2寸,捻转至局部微觉胀痛,神门、三阴交施补法。阴虚火旺者,取照海、…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针刺从心脾论治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亚急性湿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针刺疗法,对照组予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指标包括EASI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同时进行安全性及治疗后2周、4周复发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改善亚急性湿疹EASI评分,对照组优于治疗组。以EASI评分改善进行疗效判定,两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能改善亚急性湿疹VA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够改善中医症状,而对照组对中医症状无治疗作用。治疗组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复发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从心脾论治亚急性湿疹疗效确切,止痒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基础药物治疗维吾尔族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维吾尔族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包括口服甲氨蝶呤片7.5 mg,1次/w、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50 mg,2次/d;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治疗后两组关节压痛数和晨僵时间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和 VAS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治疗后 ESR 和 RF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联合基础药物治疗维吾尔族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9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螺旋CT资料。结果:急性胰隙炎主要表现为胰腺肿胀、胰腺密度减低、胰腺包膜增厚、胰外急性积液、蜂窝组织炎、假囊肿、脓肿以及其它合并症。结论:螺旋CT可以早期确诊急性胰腺炎,发现病因和诊断并发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探讨电针委中穴对腰背肌疲劳的缓解效应,为电针治疗慢性腰痛寻找实验依据。方法:30例健康大学生,测试前通过视频资料熟悉测试过程,前后进行3组测试(分别间隔1周),每组测试含2次腰背肌耐力测试。第一组测试(空白对照组):先进行腰背肌耐力测试,俯卧位休息5min,再进行第二次腰背肌耐力测试;1周后,进行第二组测试(电针委中组):先进行腰背肌耐力测试,俯卧位电针双侧委中穴5min,取针后再进行第二次腰背肌耐力测试;再1周后,进行第三组测试(电针假委中组):先进行腰背肌耐力测试,俯卧位电针双侧腘横纹中股二头肌肌腱内侧5min,取针后再进行第二次腰背肌耐力测试。间隔1周内,嘱受试者维持日常作息,不进行剧烈活动,排除第二组、第三组测试时腰背肌出现疲劳、疼痛等不适者(本研究无剔除、脱落样本),以避免前后两组测试间相互影响。测试由4人同步进行,分别操作测试床、关节活动度尺、针刺与电针仪和表面肌电图仪。观察三种不同干预下腰背肌耐力测试维持时间及双侧腰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sEMG)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PF)。结果:三种干预方式下腰背肌耐力测试维持时间比较:第一次测试较第二次测试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二次测试电针委中组与空白对照组、电针假委中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白对照组与电针假委中组比较,第二次测试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三种干预方式下双侧腰竖脊肌和多裂肌MPF比较:第二次测试较第一次测试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委中组与空白对照组、电针假委中组比较,第二次测试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白对照组与电针假委中组比较,第二次测试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委中穴可有效缓解双侧腰竖脊肌和多裂肌疲劳。  相似文献   
60.
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技术用于医学蛭类的遗传进化、物种分类、药材鉴定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了蛭类鉴定中常用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NA分子技术在中药动物类药材鉴定上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