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针刺脾经腧穴阳性反应点治疗原发性痛经是否具有优效性,验证临床诊疗中经络腧穴诊查的重要性。方法: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腧穴阳性反应点针刺组(观察组)和腧穴标准定位点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以患者脾经三阴交、地机、阴陵泉穴处或其周围的压痛最敏感点作为针刺点,对照组以此三穴的国家标准定位(GB/T 12346-2006)作为针刺点,于痛经第1、2、3天疼痛发作时连续治疗3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结果:两组在即刻缓解疼痛及改善CMSS严重程度方面均疗效显著(P0.05);观察组在第2、3个月经周期痛经第1天,即刻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即刻缓解CMSS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地机、阴陵泉周围阳性反应点与针刺三穴的标准定位点均有即刻缓解疼痛的作用,针刺阳性反应点的即刻止痛效果更显著,初步提示依据经络腧穴诊察取得阳性反应点进行针刺,可以提高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32.
摘 要:[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MRI检查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老年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6例老年乳腺肿瘤患者,其中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4例,乳腺癌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钼靶及MRI检查,对不同诊断方法单独或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4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经乳腺钼靶单项检查确诊36例(85.71%),MRI单项检查确诊34例(80.9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钼靶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为83.72%(72/86),MRI符合率为77.91%(67/86),乳腺钼靶+MRI联合检查确诊82例,诊断符合率为95.35%(82/86),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查(P<0.05)。乳腺钼靶+MRI联合检查诊断老年乳腺癌敏感度为95.24%,特异性为95.45%,诊断准确率为95.35%,均高于乳腺钼靶及MRI单项检查,除敏感度与乳腺钼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钼靶联合MRI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针刺两组不同的穴位处方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额外卧床时间及合并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8例患者分为5组,选取其中3组总共376例,单穴(十七椎穴)经前针刺组94例,多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穴)经前针刺组96例,空白对照组186例,观察针刺前与针刺后患者额外卧床时间与合并用药情况的变化。结果:单穴组和多穴组的额外卧床时间与合并用药情况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显著差异(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组均能明显减少患者额外卧床时间(P〈0.01),单穴组能明显减少合并用药情况(P〈0.05)。结论:多穴组对于减少患者额外卧床时间情况起效更快,而在减少合并用药方面单穴经前针刺治疗更优。  相似文献   
34.
基于文献研究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造模评价方法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以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模型评价方法,寻找最佳的模型评价方法。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以“变应性鼻炎”和“豚鼠”或“过敏性鼻炎”和“豚鼠”为检索词,检索范围为1979~2013年,对文献中采用的模型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共得到208篇文献,其中共计51篇文献在造模后描述了模型评价方法,即分别通过行为学积分、鼻黏膜分泌物涂片、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病理观察等方法评价模型。结论:各种评价方法中,行为学积分评价方法最常用,目前以赵秀杰提出的方法较为可靠,但操作细节无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鼻黏膜分泌物涂片、PCA评价模型更肯定,但PCA和病理学观察需增加实验动物数量,不易操作。因此,目前的文献基础尚不能为最佳模型评价方法提供充分支持。  相似文献   
35.
小儿麻苷颗粒是由麻黄等八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平喘止咳、利咽祛痰的功效,用于小儿肺炎喘咳,咽喉炎症。麻黄为处方中的君药,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有效成份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睾丸及附睾炎性病变患者体表牵涉痛分布区与治疗该类疾病相关穴位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对比相关内脏器官体表敏化区与穴位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部分将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临床体查确定的体表痛敏点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布部位与临床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进行对比;动物实验部分观察雄性SD睾丸炎模型大鼠(n=8)、对照组(n=3)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后体表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和相关穴位对比。结果:临床观察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体表痛敏点大多分布在下腹部及下肢内侧,腰部及会阴部也有部分分布,痛敏点分布范围与大部分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所处位置在同一区域,并有部分重叠;动物实验观察到体表Evans Blue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分布情况高度相似。结论:睾丸、附睾炎性病变引发的体表痛敏点多数与治疗该类疾病的相关穴位所处位置重叠或邻近,提示这些疾病状态下的体表敏化点可能是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贺氏三通法”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贺氏三通法”对痰瘀阻络型中风病的疗效,寻找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319例人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依“贺氏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火针和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选穴手足十二针法,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30d后,观察两组疗效的不同,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3%,对照组为48.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贺氏三通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贺氏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38.
局部透刺为主治疗中风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透刺与非刺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风患者在腕踝局部取穴行透刺疗法结合整体辨证取穴,与行非透刺疗法结合整体辨证取穴进行疗效观察。采用《康复医学评价手册》所载测量方法,自拟腕踝关节活动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结果:局部透刺为主的治疗组腕关节背屈,掌屈,挠屈,尺屈,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的恢复较对照组疗效显著,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有效,局部透刺治疗为主疗效肯定,优于非透刺疗法。  相似文献   
39.
赵吉平  王燕平 《中医杂志》2002,43(10):797-797
“以痛为腧”是治疗经筋病基本的取穴原则,但因经筋病病因病机多样,涉及脏腑经脉下同,症状表现有异,若拘泥于此,未免过于局限。试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0.
白鹏  李冬梅  王军  赵吉平 《北京中医》2009,(11):871-872
目的观察红外光治疗仪与普通远红外线照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单纯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红外光治疗仪照射,对照组加用普通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后依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评分)、仪器使用主观评价及安全性指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JOA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JOA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自觉热力渗透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红外光治疗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针刺结合普通红外线照射,红外光治疗仪治疗时渗透度高可能是其疗效较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