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研究急性首发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至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血液学检查结果,统计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性别、年龄、入院收缩压及血液学检查结果,6个月后随访,根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GOS3分)组和预后不良组(GOS≤3分),比较两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GCS及其他血液学指标有无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LMR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血压、LMR、单核细胞数量、血脂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入院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预后相关(r=0.49,P0.01),是6个月GOS评分的保护性因素(LMR,OR=0.367,P=0.01)。结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对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中药材的真伪对于中医临床用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药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DNA分子标记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中药分子鉴定新方法,但对于这些新方法的系统比较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药材金银花真伪鉴别为例,比较了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位点特异性PCR、DNA条形码技术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时间和应用范围等,并针对各方法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筛选到适合金银花快速真伪鉴别的方法,也为其他中药材分子鉴别研究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颅脑损伤患者(PHI组49例,非PHI组7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计分、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时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因素对PHI发生的影响.结果 PHI组首次CT时间(1.39±1.27)h,非PHI组(2.91±1.85)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PHI组发生tSAH 35例,非PHI组发生37例,2组tSAH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伤后首次行头颅CT检查的时间以及伴有tSAH与脑外伤后PHI的发生有密切关系(OR值0.558,95%CI 0.329~0.946,OR值13.000,95%CI1.187~142.354,P均<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首次CT检查的时间以及tSAH可以作为PHI发生的预判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三级语言指令训练方法对老年脑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语言干预的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康复理念,进行重点三级语言指令训练。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干预1个月后和3个月后的失语商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失语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失语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失语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失语改善比对照组患者更显著。干预前,2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F-36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三级语言指令训练方法在老年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遵循循序渐进的康复理念,能有效的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5.
我院以往对尼龙针的消毒保管方法为:拔针后泡入清水中,由另一班用1/5000折洁尔灭冲洗后浸泡4至5小时,再由下一班闲清水冲洗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凉干,装入铝盒高压消毒。我们对此法随机抽查12例作热源反应,有8例不合格。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对尼龙针的处理进行了改进,即将用过的尼龙针山专人用1/5000新洁尔灭冲洗浸泡,24小时后,把尼龙针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再浸泡3至5分  相似文献   
96.
手的深度烧伤,如治疗不当会遗瘤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甚至严重畸形[1],给病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手的功能,且整形修复往往效果不佳。通过我科1987~1998年可随访的手深度烧伤病人,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的113例196只手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97.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1,2]。我院自1993年1月~1998年12月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365例次,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自发性气胸122例次,占33.4%,接受胸膜粘连治疗者35例,占28.7%。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鹿茸、鹿角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比较梅花鹿、马鹿及其混伪品的COI,Cytb基因序列差异,根据Cytb片段上的3个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变异位点设计出一对鹿茸的特异性鉴别引物LR-238上游和LR-238下游,并对影响PCR结果的主要因素退火温度,PCR循环次数,模板DNA浓度,Taq酶用量和及影响重复性的Taq酶种类和PCR仪型号等进行方法学考察和优化。结果: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鉴别条件的基础上,当PCR退火温度为56℃,循环次数为35次的条件下,鹿茸、鹿角正品均能扩增出约250 bp片段,其他9种混伪品麋鹿、白唇鹿、水鹿、坡鹿、黇鹿、骡鹿、驯鹿、驼鹿、狍及阴性对照无条带。不同来源的药用的马鹿亚种东北马鹿、塔河马鹿、天山马鹿、阿拉善马鹿、阿勒泰马鹿、新西兰马鹿,梅花鹿亚种东北梅花鹿、华南梅花鹿样品使用建立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均产生约250 bp特异性鉴别条带。结论:该文设计的鉴别引物具有高度的专属性,所建立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用于鹿茸、鹿角的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微信平台优化急救流程的效果。方法   连续入组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在院前急救过程中通过微信实时与卒中中心联系的患者为120急救+微信组(n=16),仅通过120急救的患者为单纯120急救组(n=13),自行到达医院的为自行就诊组(n=69),观察3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比较3组患者前往医院时间、到达医院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120急救+微信组均显著短于单纯120急救组和自行就诊组(P<0.05);120急救+微信组和单纯120急救组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比率显著高于自行就诊组(P<0.05);此外,120急救+微信组院前急救现场处置时间显著低于单纯120急救组,并呈逐月下降趋势。结论   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借助微信平台对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有效治疗时间,让急救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0.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但目前缺乏快速简便的质量控制方法。该研究将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ELISA)用于金银花配方颗粒质量的快速检测,即利用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对金银花配方颗粒进行真伪鉴别,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金银花配方颗粒进行指标性成分的快速检测,从而为金银花配方颗粒质量快速检测标准建立奠定基础,也为其他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