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5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CST-π)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sandwic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143例食鳞癌石蜡标本和4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GST-π在人食管鳞癌石蜡标本和4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血清标本异有极显著性(P〈0.01)。GST-π在高分化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低分公食管鳞癌中的表达(P〈0.05).GST-π在高分公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天其在低分公食管鳞癌中的表达(P<0.05).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CST-π含量平均值均显著高天正常人CST-π含量平均值,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ST-π含量平均值低于术前血清GST-π含量平均值,但两者差异著性(P<0.05).结论 GST-π是食管鳞癌的一个有应用价值的标志物,其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可能是食管上皮癌变前的一个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32.
核黄素营养缺乏可能会增加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上述肿瘤中,仅食管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试验。"八五"期间,在高发区用核黄素阻断食管癌前病变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四川盐亭进行了核黄素强化碘盐干预试验,随访10年,试验组男性、女性食管癌的发病率分别下降30.2%和35.9%,且试验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美合作于河南省林州市进行了为期5年3个月的干预试验,对患者随访25年,观察发现核黄素和烟酸能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P=0.04)。21世纪初,中国学者还发现核黄素转运基因2(RFT2)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一个重要易感基因。自1999年开始,在河南省林州市和河北省磁县开始推广核黄素强化碘盐,在对磁县的随访研究中发现食用该盐人群的核黄素营养和食管黏膜的健康状况均明显改善(P<0.05),但发病率还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2013年,因"减盐行动"导致核黄素强化碘盐停产。河南省林州市有资料说明核黄素碘盐的推广未增加食盐的销售量。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除了食盐加碘外,还推荐食盐加氟预防龋齿;在限盐的同时,并未禁用食盐作为碘和氟的载体来预防相应疾病。核黄素强化碘盐预防食管癌在"七五"到"九五"国家攻关课题支持下得以顺利进行。希望负责疾控政策制定的机构能组织专人对上述有关情况进行审议,以便引领核黄素预防恶性肿瘤的研究走出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33.
癌症病人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癌症病人营养支持的一般概念,临床运作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NuS对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的辅助作用,对肿瘤宿主免疫功能的调节,对癌瘤细胞动力学影响等,认为给癌症病人进行适当的NuS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4.
香烟烟雾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对香烟烟雾凝聚物(CSC)在微生物及啮齿类动物细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实验系统中遗传毒性的研究已有报道,而对人类肺部细胞的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报道尚少.本研究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为实验材料,同时用SCE、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等几  相似文献   
35.
36.
器官培养能保持组织相对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可用于研究致癌物的代谢和癌症的发生,尤其是人体组织器官培养,对研究各种外界因子在人体组织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特殊意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砷对人体肺组织具有致痛作用;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砷能导致哺乳类动物的染色体损伤,但砷对动物组织的致癌作用尚未得到确证。本实验采用器官培养法,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及已知致癌物N-甲基-N′  相似文献   
37.
A series of bioassays such as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frequencies ( SC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 CA ), micronuclel rate (MN) and cell-cycle delay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ing the genotoxic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 (CSC) on human diploid cell 2BS strai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 higher SCE, ( 17. 0/ cell) was observed In 2BS cells treated with CSC at 100 μg/ml, as compared with 6. 9/cell of the background (P<0. 001). CA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 to 36% In cells treated with 10 μg/ml CSC (P< 0.001). MN rate varied from 9 -26‰ In cells treated with CSC compared to that of control (6‰). Meanwhile, the cell-cycle of cells was markedly delayed by CSC. The survival rate of 2BS cells declined to 59. 6% for treatment with CSC at 200 μg/ ml. There was a dose-effect response In SCE., CA, MN rate. We proposed that active oxygen might responsible for genotoxiclty of CSC on cells.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oltipraz对人肺早期癌变是否有阻断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人胚肺组织培养,光镜病理检查、ELISA法分析GST-π蛋白含量,比色法测GSTs活性,免疫组化分析mP53基因表达。结果:病理分析显示oltipraz阻断人肺早期癌变在CSC运用前或同时运用效果较好;测GST-π含量CSC组为129.2±26.9,CSC/oltipraz组为80.3±12.7,DMSO组为79.5±15.5(ng/mgprotein),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别明显(P<0.05);GSTs活性也有类似效果;组织mP53基因表达CSC组为阳性,DMSO组为阴性,CSC/oltipraz组多为弱阳性。结论:oltipraz对人肺早期癌变有较好的阻断作用,它能使GST-π、mP53基因表达减弱。  相似文献   
39.
1978年3~4月,我们利用在 IARC 参加会议和学习的机会,对该所进行了初步考察。现介绍如下:一、IARC 的建立1965年18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为加强国际癌症研究协作,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内设立 IARC,1966年任命 J.Higginson(美)为所长,1967年由日内瓦迁法国里昂,1972年迁入由法国捐赠的新建大楼。目前参加IARC 并负担其经费的有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美国和苏联等十个国家。  相似文献   
40.
据报道2000年全球癌症发病及死亡人数分别为1010万和620万。危害较大的癌症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及肝癌,发达国家癌症的发病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全球癌症发病及死亡率继续增长的趋势预示,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已构成对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癌症的发病及死亡率均开始下降,这主要归功于控制吸烟及早诊早治等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