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曾晖  郑家平  曹非  章浙伟  邵国良 《浙江医学》2020,42(22):2398-2402,2416
目的探索载药微球栓塞(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患者42例。分析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1、3、6、12个月疾病控制率(DCR)、局部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DEB-TACE术后不良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体系中的共性模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ORR分别为73.8%、83.3%、58.5%和21.1%,DCR分别为97.6%、90.5%、80.5%和47.4%,中位PFS为9.0(95%CI:7.3~10.6)个月,中位OS为20.0(95%CI:18.7~21.3)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索拉非尼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手足皮肤反应17例、高血压11例、腹痛8例和腹泻7例等,其中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6.2%。患者治疗后1周生活质量评估各项指标得分及总得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在治疗后1、3个月逐步升高,尤其是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3项指标得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近期临床疗效明显,患者对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125例拟行肺穿刺活检术的肺占位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及磁导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磁导组采用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质(CRP)以及肺癌相关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并对两组患者间肺穿刺活检术中定位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扫描次数、接受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病理诊断敏感度以及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前白细胞计数、PLT、INR、APTT、PT、ALT、血肌酐、CK-MB、CRP、NSE、SCCA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同时,磁导组患者在穿刺术中定位时间[(9.5 ± 2.6)min vs.(13.6 ± 4.1)min,t = 6.584,P < 0.001]、调针次数[(3.0 ± 1.3)次vs.(3.8 ± 1.8)次,t = 2.662,P = 0.009]、扫描次数[(3.9 ± 1.2)次vs.(5.8 ± 1.8)次,t = 6.853,P < 0.001]、DLP[(291 ± 167)mGy × cm vs.(407 ± 307)mGy × cm,t = 2.622,P = 0.010]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磁导组患者气胸发生率[15.87%(10/63)vs. 33.87%(21/62),χ2 = 5.204,P = 0.023]及出血发生率[20.63%(13/63)vs. 38.71%(24/62),χ2 = 4.899,P = 0.0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病理诊断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66%(52/58)vs. 96.36%(53/55),χ2 = 1.931,P = 0.165]。 结论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在安全性及对患者的伤害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影像导航辅助定位穿刺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新技术,它融合了影像与导航定位技术,通过影像显示实时动态导引手术器械对病灶进行操作,大大优化了微创介入治疗过程.影像导引方式主要包括超声、CT、MRI导引等,导航定位技术可根据不同原理分为机械定位、光学定位和电磁定位.不同影像引导方式和导航定位技术各有优劣.影像导航辅助定位穿刺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穿刺活检、局部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等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该技术在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最主要的手段,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局部消融治疗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SIRT)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期。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肝细胞癌系统性治疗近年来取得明显进展,尤其是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呈现出显著疗效,而局部介入治疗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这一方面作一个专题评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焦点管理循环(find-organize-clarity-understand-select -plan-do-check-act,FOCUS-PDCA)对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药物精准输注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经股动脉行HAIC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行HAIC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9),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行HAIC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FOCUS-PDCA,比较两组患者5-氟尿嘧啶注药泵输注时间准确率、动脉穿刺处出血率、动脉导管堵管率、用药未完成率、动脉导管体外固定方式标准率等安全性指标和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率。结果 观察组的5-氟尿嘧啶注药泵输注时间准确率、动脉导管体外固定方式标准率、健康教育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导管堵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穿刺处出血率和用药未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对HAIC药物精准输注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