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唐伟东  陈钟  章建国  沈爱国  陈澍周 《江苏医药》2012,38(20):2384-2386,2364
目的 探讨泛素连接酶Pirh2对人肝细胞肝癌(HC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饥饿释放过程中SMMC-7721和Hep3B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过程中Pirh2及p27Kip1蛋白表达.在SMMC-7721和Hep3B细胞中转染Pirh2 shRNA,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结果 细胞饥饿72 h,两种细胞周期进程停滞在G1/G0期,血清释放后增殖到S期.在此过程中,Pirh2表达上调,p27Kip1表达下调.转染Pirh2 shRNA组相较于对照组和转染空载体质粒组,CCK-8和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及细胞的周期进程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Pirh2参与HCC细胞的周期进程调控,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HIF-1α、VEGF基因表达与其彩超表现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VEGF基因在30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对照,探讨其相关性.另取同期存档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蜡块10例作为对照.结果 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各期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与HIF-1α、VEGF间存在相关性;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与彩色血流信号分级间存在相关性;超声肿瘤血流分级与HIF-1α、VEGF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HIF-1α、VEGF基因表达与其彩超表现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 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 以及10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 livin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者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00例NSCLC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 68.0%、survivin 为62.0%, 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 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62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 38例livin 呈阳性.结论: livin 和survivin 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survivin 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livin基因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95例胃癌组织中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4.7%、75 .8%。CD44V 6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1) ,nm 2 3 -H 1和CD 44V 6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CD44V 6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检测鸟苷酸环化酶C(GC-C)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免疫荧光检测GC-C和CDX2蛋白在23例肠上皮化生、9例异型增生、30例胃癌及相应远癌胃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两者在30例胃癌及相应远癌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GC-c和CDX2蛋白在肠上皮化生(均为9例阳性)、异型增生(均为5例阳性)和胃癌(分别为17例、18例阳性)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远癌胃组织(均无表达);两者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均高于弥漫型(均P<0.05),与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GC-C和CDX2蛋白在肠上皮化生和胃癌中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r=0.4524、0.3845).结论 GC-C和CDX2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肠型胃癌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其变化可能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6.
MMP-13及p38MAPK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原位杂交检测32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MMP-13 mRNA的表达,使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3蛋白和p38MAPK蛋白,分析它们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MMP-13 mRNA及MMP-13、p38MAPK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63%(29/32)、93.75%(30/32)和96.88%(31/32),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分别为59.38%(19/32)、71.88%(23/32)和59.38%(19/32),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MMP-13蛋白和p38MAPK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P<0.01).MMP-13蛋白及p38MAPK蛋白表达在肿瘤组织甲胎蛋白不同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癌栓和(或)肝包膜受累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肿瘤直径和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MP-13和p38MAPK在肝癌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可能参与了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MMP-13的调节.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医院药械科药学服务工作中6σ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于6σ管理理论实施前选入若干例门诊患者,其中2020年1~12月入院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入院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等候时间及药学服务满意度,另对6σ管理理论实施前后的就医全程时间、药品划价缴费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等候时间、药学服务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6σ管理理论实施后,就医全程时间、药品划价缴费时间明显降低(P <0.05)。结论 在药械科药学服务工作中,6σ管理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的效率与品质,并改善门诊患者对药学服务工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88.
章建国 《北方药学》2023,(1):121-123
目的:浅析事前审方与事后点评药学服务与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本院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将2020年9月至2020年3月间的96名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按要求记录患者的入院日期,并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进行两组均分,入院日期为单号的记录为对照组,而入院日期为双号的记录为实验组,两组中均录入48名患者后截止。对照组选择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选择优质事前审方与事后点评药学服务,对最终的用药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实验组,同时在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内患者对于药学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满意度明显更高,统计数值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前审方与事后点评药学服务在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中进行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临床用药合理率,使临床治疗依从性提升,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