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为了提高规范化培训日常和过程管理效率,从临床病理学专业规范化培训的角度,采用B/S架构,使用HTML5、XML、CSS、Ajax以及JavaScript等技术,优化设计规范化培训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涵盖面广,数据库构成设计优化,系统运用结果良好,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在喉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喉癌84例、不典型增生5例及声带息肉5例组织中VEGF和Ang-2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喉癌84例中VEGF总阳性率70.2%。增加不同组间表达率,不同分化程度喉癌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3, P<0.05);不同分期喉癌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9, 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8, P<0.05)。Ang-2总阳性47例(56.0%)。高、中、低分化喉癌中阳性率分别为38.8%、68.8%和100%;不同分化程度喉癌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0, P<0.05);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78.6%和48.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0, P<0.05)。结论:喉癌中VEGF与Ang-2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揭示喉癌发生、发展、转移的机制。  相似文献   
73.
胃肠道间质瘤中p16、p27、Ki-67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p16、p27和Ki67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核分裂象的多少、肿瘤体积的大小及有无浸润等将胃肠道间质瘤划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并运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p16、p27和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良性、交界性、恶性和复发死亡病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p16、p27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26%和24%。p16在良、恶性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在良性和交界性中的表达与复发和转移相关;p27低标记指数和Ki67高标记指数与复发和转移相关。结论p16、p27和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SASH1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凋亡与侵袭方面的影响.方法 标本组织来源于妇产科手术收集的50例卵巢癌组织.通过建立重组质粒pcDNA3.1-SASH1,并借助于脂质体2000转染到SKOV3,采用流式细胞计(FCM)分析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来探索SASH1对卵巢癌细胞SKOV3在细胞扩散、凋亡和侵袭中的影响.结果 pcDNA3.1-SASH1转染组中的s期细胞分值(%)低于正常(未转染的)对照组(x2=26.78,P<0.01)或空载组(pcDNA3.1) (x2=25.12,P<0.01).与空载组和正常(未转染的)对照组相比,pcDNA3.1-SASH1转染组中的SKOV3明显降低了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侵袭的能力(x2=31.25,P<0.01),然而在空载组和正常(未转染的)对照组中没有明显的差异;pcDNA3.1-SASH1细胞组显示更多的凋亡细胞(x2=36.58,P<0.01).结论 SASH1可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增殖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 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 以及10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 livin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者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00例NSCLC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 68.0%、survivin 为62.0%, 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 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62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 38例livin 呈阳性.结论: livin 和survivin 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survivin 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livin基因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HIF-1α、VEGF基因表达与其彩超表现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VEGF基因在30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对照,探讨其相关性.另取同期存档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蜡块10例作为对照.结果 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各期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与HIF-1α、VEGF间存在相关性;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与彩色血流信号分级间存在相关性;超声肿瘤血流分级与HIF-1α、VEGF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HIF-1α、VEGF基因表达与其彩超表现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95例胃癌组织中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4.7%、75 .8%。CD44V 6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1) ,nm 2 3 -H 1和CD 44V 6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CD44V 6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4例喉癌、5例不典型增生及5例声带息肉组织中VEGF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VEGF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和肿瘤间质血管内皮。VEGF总阳性率为70.2%。不同分化程度喉癌间的表达有差异;不同分期喉癌间的表达有差异;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癌细胞存在VEGF的自分泌,VEGF过表达能直接刺激肿瘤细胞增殖。VEGF的表达水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由早变晚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增高,提示其可作为喉癌恶性程度增高的标志。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观察硒酵母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口服硒酵母胶囊联合辛伐他汀(30例);对照组(B组)口服酵母胶囊联合辛伐他汀(30例),均坚持连续服药1年。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皆用彩色超声波检查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同时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结果:A组治疗1年后颈动IMT、动脉粥样硬化改善优于B组(P<0.01),并使患者血压、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降低。结论:硒酵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比单用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0.
MMP-13及p38MAPK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原位杂交检测32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MMP-13 mRNA的表达,使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3蛋白和p38MAPK蛋白,分析它们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MMP-13 mRNA及MMP-13、p38MAPK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63%(29/32)、93.75%(30/32)和96.88%(31/32),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分别为59.38%(19/32)、71.88%(23/32)和59.38%(19/32),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MMP-13蛋白和p38MAPK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P<0.01).MMP-13蛋白及p38MAPK蛋白表达在肿瘤组织甲胎蛋白不同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癌栓和(或)肝包膜受累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肿瘤直径和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MP-13和p38MAPK在肝癌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可能参与了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MMP-13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