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肝癌组织TGF-β1异常表达与HBV复制的病理学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TGF-β1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并分析TGF-β1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转移性肝癌,TGF-β1均呈较高表达,且组间未见显著差异;TGF-β1在肝癌癌灶及非癌组表达存在显著差别,其阳性率分别为83.3%和43.3%,肝癌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的癌灶组中TGF-β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TGF-β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胆囊收缩素B受体(CCK-B)在人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筛选出有效的结肠癌生物学标志.方法 收集外科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标本41例和对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CCK-B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CK-B受体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RT-PCR检测41例结肠癌组织中有36例CCK-B受体mRNA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7.8%;癌旁组织CCK-B受体mRNA有10例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4.4%.两组间CCK-B受体mRNA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41例结肠癌组织中CCK-B受体蛋白有34例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2.9%,癌旁组织CCK-B受体蛋白有6例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4.6%,两组间CCK-B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各组间CCK-B受体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CK-B受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CCK-B受体的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可作为结肠癌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并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靶受体.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65例组织中VEGF和Galectin-3的表达。结果:VEGF和Galectin-3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分别44例(67.69%)、53例(81.54%)。乳腺癌中VEGF和Galectin-3的表达均与肿瘤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中VEGF的表达与Galectin-3表达呈正相关(r值=0.2648,P<0.05)。结论:VEGF和Galectin-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能力有关,两者在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提高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组1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和1981—2002年组16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切除率、手术死亡率和生存率。结果:2003—2010年组和1981—2002年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胰头、壶腹周围肿瘤符合率分别为90.3%和86.5%;胰十二指肠切除率分别为79.8%和68.2%;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和5.4%;生存率:平均生存期胰头癌分别为16.1个月和11.7个月;壶腹癌分别为18.3个月和12.7个月,胆管下段癌分别为23.1个月和21.8个月;十二指肠癌分别为44.5个月和29.1个月。结论:2003—2010年组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诊治水平明显高于1981—2002年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是外科的主要疗法,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可防止胰瘘的发生,治愈瘘的关键是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中Notch1和Notch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78例PHCC组织和对照组10例癌旁组织中Notch1和Notch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学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PHCC组织中Notch1阳性表达52例(66.67%),Notch2阳性表达12例(15.38%),而对照组癌旁组织Notch1阳性表达2例(20.00%),Notch2阳性表达8例(80.00%)。Notch1阳性表达率PHCC组织高于对照组癌旁组织(P<0.01),而Notch2在P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癌旁组织(P<0.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otch1的表达与有无肝硬化、肿瘤大小、HBsAg是否阳性、肿瘤分期及转移呈正相关,而Notch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分级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随访9年,死亡53例,存活25例,≥24个月38例,生存时间<24个月40例,平均生存时间34.96个月,2年生存率48.72%。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Notch1阳性表达率提高,PHCC患者术后生存率下降,两者呈负相关,Notch2阳性表达率与PHCC患者的生存时间无相关性。结论:Notch1作为促癌基因,在PHC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而Notch2在肝细胞癌中表达较低,可能具有抑制肝细胞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AM-1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AM-17蛋白和EGF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48例和正常涎腺20例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中ADAM-17的表达分别为35例(72.9%)和1例(5.0%);EGFR表达分别为36例(75.0%)和2例(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AM-17和EGFR阳性表达与肿块的大小、TNM分期和患者生存状况呈正相关,ADAM-17和EGFR阳性表达具有一致性和正相关性。结论:ADAM-17和EGFR蛋白可能协同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并可作为预后判断指标,也可望成为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ADAM-1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8例SACC石蜡组织和20例新鲜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和RT-PCR法检测SACC组织中ADAM-1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DAM-17蛋白在48例SACC组织中阳性率为72.9%(35/48),ADAM-17mRNA水平在20例SACC中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40±0.18),两者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TNM分期和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有相关性。结论 ADAM-17在SACC中高表达,可能介导癌组织生长、侵袭和转移,其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8.
高校学生体检对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公共卫生及疾病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3].为更好的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笔者对合肥工业大学2000-2008年本科生入学与毕业体检的X线胸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校入学体检中X线胸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高校大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素B(CCK-B)受体在人食管鳞癌(EC)组织及EC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EC组织标本30例和对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EC和癌旁组织中CCK-B受体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CK-B受体蛋白在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30例EC组织中有27例(90.0%)CCK-B受体mRNA呈阳性,癌旁正常组织呈阴性表达;30例EC组织中CCK-B受体有25例(83.3%)呈阳性表达。EC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各组间CCK-B受体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CK-B受体的表达是EC发生的早期事件,可用作EC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以及10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livin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者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00例NSCLC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68.0%、survivin为62.0%,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62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38例livin呈阳性。结论:livin和survivin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survivin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livin基因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